读书|《杀死一只知更鸟》——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好好保护它

六月伴随着儿童节,来啦!
前几天看到一个采访,问一群小学生对90后过儿童节怎么看。回答各异,有的说“那就一起过吧,没关系的”,有的说“抢我们的节日”,有的说“装嫩”,有的说“他们不配过六一就该好好去上班”……不过其中半数小朋友都提到了“有童心”,让我有点儿意外,他们思想的开阔和包容度很棒。
那么,这个有童心的六月,来读一本用儿童视角写的书吧!那便是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的美国文学经典《杀死一只知更鸟》。书名来自于“知更鸟什么坏事都不做,总是呕心沥血地唱歌给我们听,所以打死一只知更鸟是造孽的”,这是一个隐喻。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有种温柔的力量,柔软地震撼了我。读来如沐春风!
本书以一个8岁女孩斯库特的口吻,讲述了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和爸爸阿迪克斯、哥哥杰姆以及黑人家庭厨师卡波妮在美国南方一个小镇上生活时,身边发生的各种或大或小的事情,特别是身为律师的爸爸为被诬告的黑人辩护的事件。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小镇风貌、民风思想、社会环境;传达出关于善良、教养、正直、公正、亲情、爱、信念等一些东西。
这些美好的发着光的东西,除了阅读原著,是不太好用语言直接表述的。正如好的影视作品,将要传达的道理、感想、情感表演出来,让观众去感受,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本书语言简练、准确,描写精彩,充满美式幽默。可读性非常强。难怪它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是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也是美国中学推荐课外读物。

作者哈珀·李,1926年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 父亲是律师,曾在亚拉巴马州立法机关及银行担任要职。儿时的哈珀·李,活泼淘气、古灵精怪,也就是书中8岁小女孩的原型。
她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片断为素材创作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她一生中唯一的长篇小说,并给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部小说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至今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在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压倒《圣经》,成为“最具启示意义的书”。
由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获第2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有趣的是,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师(即父亲阿迪克斯)名列英雄第一位。

哈珀·李一直隐居在家乡阿拉巴马的小镇上,拒绝各种采访和社交活动,过着平静的生活。终其一生,她一直是那个快乐、谦卑、仁慈的南方姑娘。
01 他是个完美的父亲,是个绅士,也是“平民英雄”
父亲阿迪克斯是全书的根基,大部分的亮点都从父亲这个人物生发出来。他是个鲜活温暖的力量源泉,充满人格魅力。

作为律师,他公正勇敢。
在歧视黑人的社会大环境下,身为白人律师的他,不畏舆论压力,不泯良心,挺身而出为被白人诬告的黑人小伙儿辩护。虽然结果不很圆满,但是这个行为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正义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哥哥杰姆、姑姑亚历山德拉,以及镇上的普通群众们。
“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现实虽然无奈,但是仍旧怀抱希望。
作为公民,他善良敦厚。
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人,待人永远温和有礼貌。
比如,虽然总是被她无礼对待甚至谩骂,但阿迪克斯仍然让“我”和杰姆为重病的杜博斯奶奶读书,陪她度过为戒除药物而发病的艰难时光,也是她为了有尊严地从容地离世而奋斗的最后时光。
又如,为了照顾常年闭门不出、远离人群的“怪人杰拉德”,阿迪克斯带大家去前廊上商讨问题,而避开灯光比较强烈的客厅。对待特殊人群,既一视同仁、自然随和,又在细节处照顾对方让其感到舒适自在。
阿迪克斯爱读书,知识渊博,年轻时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但他从不显山露水,却在关键时刻冷静果敢,利落地击杀了对大家造成安全威胁的疯狗。
作为父亲,他言传身教。
“我和杰姆都很喜欢父亲。他和我们一起玩耍,读书给我们听。对待我们既随和又公正。”“措词如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打断他,要求解释。”
阿迪克斯是个朋友式的父亲,亲子间平等互爱、沟通顺畅。不因为我们是小孩就隐瞒和回避一些事实,而是开诚布公地和我们解释和讨论。只这一点,就值得无数的为人父者学习。感觉跟大家熟悉的黄磊老师的教育风格有些相似。
阿迪克斯尊重我们,给我们自由生长的土壤。当邻居因为他们的价值观而指摘“我”和杰姆的不是时,他说: “这很正常……他们早晚要经历的……”一些我们自以为隐瞒得很好的小把戏,他也从不戳穿我们。
阿迪克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还没到担心的时候”。有父亲在,总是感觉很安心。
他坦荡、无畏,即使尤厄尔扬言要报复,或是走在路上被恶言相向,也从不畏缩,永远冷静沉稳。
除此之外,他勇敢、沉着,为正义辩护;他喜爱读书、技有所长,却谦和低调;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些都让“我”和哥哥耳濡目染。
这所有的方方面面,是他给予两个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02 让人羡慕的兄妹感情
大“我”4岁的哥哥杰姆是和“我”待在一块儿时间最长的一个人。兄妹相处的点点滴滴,贯穿始终,为本书增添了许多趣味的底色,以及童年生活的共情性。我非常喜欢。
书中许多关于童年经历和心理状态描写,十分感同身受。尽管国籍和生长环境不同,但各种奇怪的小心思小想法,和同伴的玩耍桥段,稚嫩又义无反顾的倔强,都是一样的呀!像在照一面返老还童的镜子似的,照见小时候的自己,会心一笑。

兄妹俩,是玩伴,是损友,是战友,也是亲人。相爱相杀,相伴成长。
一个个漫长而快乐的夏天,“我”和杰姆、迪尔厮混在一起,探秘怪人杰拉德,自导自演小话剧,做游戏。有一次玩滚轮胎游戏时,哥哥因为“我”之前反驳他让他没面子而“报复”我,加重了力推坐在轮子里的“我”,滚了好远,幼稚得可爱,叫人忍俊不禁。
兄妹俩会交流成长中的困惑,分享成长中的小秘密。
杰姆:“我像你这么大时,也是这么想的。”
杰姆长腋毛了,表示自己长大了,可以上场踢球了,于是高兴地告诉妹妹。
再长大一点,随着俩人个性的形成和兴趣的分化,相处模式也慢慢地在变化,但爱不减。
尽管互相揶揄,互相嘲笑,但又相互关心爱着对方。有时候上一秒还在激烈争吵,下一秒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自然地照顾起对方来了。
杰姆会在“我”生气不能自已时拉开我,然后给“我”嘴里塞一块硬巧克力糖。杰姆在黑夜中独自冒险去取自己的裤子,留守在家的“我”十分担忧。在遭遇人身危险时,哥哥挺身而出与坏人搏斗救妹妹,因此一条手臂骨折,昏迷不醒。
在这些看似自然而然的行为中,流淌的是平淡却深厚的兄妹感情。
私以为,哥哥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父亲的补充,也是继承。作为一个平辈的同龄人,他充满活力,以及少年的热血和孤勇,补足了阿迪克斯由于年龄偏大、沉稳低调而弱去的这一部分特质。
受父亲的影响,哥哥虽然才是12岁的小男孩,却已经初具男子汉气概和满腔正义感;“我”也是个敢作敢为、勇敢果决的小姑娘。兄妹俩会勇敢地齐心保护父亲。
三个家庭成员——阿迪克斯,杰姆,“我”,在家里都是独立、平等、自由的个体,既有亲人的亲密,有又各自的个性和空间。
03 杰拉德“怪人”
虽然直到最后章节才露面,但怪人杰拉德这是本书的线索人物,由着对这个人物的好奇、猜测、探秘,渐渐展开视角,就像一个谜底,慢慢揭开。
全书最后高潮是阿瑟·杰拉德在“我”和哥哥在黑夜遭受袭击时救了我们的命。
“邻居们之间,家里死了人会送食物,家里有病人会送鲜花,其他情况则送一些小礼物。怪人是我们的邻居。他送给我们两只香皂娃娃,一只不走的怀表和表链,一对吉祥币,还有我们的生命。”这句话就像在心口放了一枚小炸弹,把心房炸开,一下打到心里了。虽然叙述淡淡的、很平静,却如平地惊雷。不止这里,其实整本书都充满了这种平淡的震撼感。
“不过,在我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脸上的紧张神情慢慢消散了。他嘴唇微启,露出一个羞怯的微笑。我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水,这位邻居的面容瞬间变得一团模糊。’你好,怪人。’我说。”这是杰拉德终于第一次露面时的描写。当谜底揭开,温暖扑面而来。像在装了冰块的杯子里,缓缓地倒入温热的水,心就如同冰块一样,随着暖流轻轻地被融化了。
其实,让“我们”闻风丧胆的怪人杰拉德,就是个腼腆的、温柔的、善良的、不善言辞的高高瘦瘦白白的邻家大哥哥。无数个“我们”窥探杰拉德宅邸的夏天,他应该是在某个角落微笑着默默看着我们“作妖”吧。


不由想起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面的威利·旺卡。他也是个“怪人”。某个角度来说,威利·旺卡和阿瑟·杰拉德多像啊。他们的心都很柔软,却因为被他人不理解和排斥,一个用强悍精干将自己包裹隔离;一个被动地被小镇上的人隔离,只能闭户不出,用房屋做物理屏障。

被小镇上的人认为的最危险的人物杰拉德却在关键时刻救了孩子们的命。这个谜底的揭开与反转,讽刺了恶意的谣言和揣测,对社会人心的隔阂作用,以及对人的伤害。所谓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乌合之众。
这一连串的对比相当精彩:
“恶人”怪人的善良,和善良普通人们的恶;我们以为的杰拉德,和实际上的杰拉德;看得见的恶行,和看不见的人心的恶;杰拉德这个被“困住”伪危险源,和尤厄尔这个自由活动的真危险源。
04 小镇上的人
在书中其他的人物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
我非常喜欢莫迪小姐。莫迪小姐和父亲阿迪克斯是同类人,她善良、热情、冷静、睿智、正义。传道会的女士们聚会的那个段落,莫迪小姐的美丽和一些女士的丑陋,在对比中显露无疑。
杜博斯太太在弥留之际与药物抗争,与自己、与尊严抗争,绝不服输。她那仅仅九十八磅的身体,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她赢了。她是最勇敢的人。
“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卡波妮是“我们”家的厨师,是个踏实勤劳、朴实善良的黑人妇女。“我”邀请同学沃尔特到家中吃饭,沃尔特把糖浆都浇在饭菜上,“我”有点看不惯,对他抱怨起来,卡波妮生气地把“我”叫到一边,说道:“不管他是谁,只要踏进这家门,就是你的客人。你们家人也许比坎宁安家的人好,可是你这样羞辱人家,就是一钱不值。”
除此之外,还有在报纸上发社论激烈抨击迫害黑人汤姆事件的安德伍德先生;给汤姆遗孀海伦提供工作并警告尤厄尔不准跟踪海伦的雇主林克先生;为了尊重杰拉德的隐居习惯,保护他不受打扰,善意谎言定下案情的警长泰特先生……
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我看到一颗颗扑通扑通跳动的金子般的心脏。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本充满了人情味的小说,这是它最吸引人的魅力。
亲情的温馨美满、邻里的和睦关怀、普通市民身上的美好品质、不同种族间仍存的善意…萦绕在一起,让整本书丰沛充盈。
杀死知更鸟是个隐喻,象征着主动权较高的层级侵略主动权较低的层级。比如健全的人伤害残疾人,白人伤害黑人等。书中具象化的代表,就是被诬告的黑人小伙子汤姆。其实,杰拉德也是一只知更鸟,但是他这只知更鸟最终得救了。
杀死知更鸟同时也象征着,那些不经意中被扼杀的善良、教养、公平。善良的人也会犯错。“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些东西会让人丧失理智——他们不论怎样努力都做不到公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坚守一份内心的纯净。即使有可能会输,也要去做。这是最大的勇敢。
不要杀死知更鸟,也不要杀死自己金子般的心,好好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