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理控制术》
首先感觉,这本书的中文名字《心理控制术》不那么讨喜,透着浓浓的骗术的味道。英文名为 Psycho-Cybernetics ( Maxwell Maltz )。
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它是讲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理。基本原理是,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对自己的正确看法,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宜的目标,那么这个人自身的伺服控制系统会自动地向着目标矫正式趋近。伺服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控制理论的专有名词。这也许是“控制术”的来源。
幸亏老娘我工科出身,基础概念记得牢。
在基本原理下,作者把各个环节分解得很细小透彻。只有将环节分解得细腻了,才知道问题在哪儿,自己的力气在哪里切入。
我也尝过那种味道,就是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然而还是不能改进。我想原因之一,就是那些书还没有分解得很细,除了从精神上uplift一下,操作起来又不知哪里下手。问题可能会从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庖丁解牛那样的解析,总是小兴奋一下,浪花又恢复平静。不是那些书的错,也不是读书人的错。只是彼此之间不合适罢了。
可是我感觉到这次不一样。凭着脑海里残存的控制理论基础,竟然看懂了这本心理学大众书,画了思维导图。甚至有一种直觉,终于迎来一个比较自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了。
有些人说,这本书读了好几遍。既然我做了思维导图,希望一次比一次读得明白吧。
*********************************************少量摘抄********************************************
心理控制理论的实质,就是准确而冷静地、从而最终自动地将事实与假定、事实与看法、真实情况与放大的障碍分离开,使我们的行动和反应牢固地建立在真相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看法的基础上。
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人总是根据自己想象中信以为真的样子来做事、感觉和实践。
你不能通过自己不快乐,来帮助(满足)不快乐的人。
自我意象不是石膏做的,而是灰泥做的。无论你多么年迈、多么疲倦、受过什么样的创伤,都可以将泥土湿润,按照你的想像和愿望重新塑造它。
他们在过去某个时候曾经受过某人的伤害,而伤害他们的人对他们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再也不敢使自己暴露于攻击之下,再次受伤。甚至,他们率先发起攻击。
你制造了错误,但是错误并没有造就你。
心静,身静;身静,心静。
致力做一名行为者而不是反应者。
担忧者的任务并不是战胜某些具体的担忧源,而是改变心理习惯。
使我们变老的不是岁月,而是重要事件以及我们对它们的情绪反应。
***********************************************************************************************************

© 本文版权归 SiSú (Ψυχ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SiSú (Ψυχ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工作场合霸凌之后——投诉前 (4人喜欢)
- 面对灾难,看到两种态度 (2人喜欢)
- 做园丁的两天——修剪花草 (1人喜欢)
- 关于心理求助,愿你遇见对的人 (4人喜欢)
- 由AI和绘画所想到的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