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恭喜迎来最好的时光!
昨天,高考刚刚结束,有两个关键词上了热搜:#高考结束#和#高考结束表白#。
如火如荼的六月,一大波青春洋溢的考生将开始一个他们此前从未享受过的轻松暑假,没有作业,没有补习,有的是和朋友们解锁城里所有主要的娱乐方式,有的是可以毫无阻碍地向ta说:我喜欢你。

这是青春时代的第一个小高潮,更是我们记忆里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或许正是这种缅怀,让我们一直会对青春片恋恋不舍。
在这个档期上映的青春片《最好的我们》,其实不只是给刚刚撒欢的孩子们找共鸣,更是给已经高考结束几年、十几年的我们看的。当我们开始纪念青春,也意味着即将错过青春。

在过去几年里,青春片刚刚在内地经历了一次“其勃也兴焉,其亡也忽焉”的小高潮。从2013年的《致青春》的火热,都后来闻“青春”而色变,市场的反响相当有趣。但其实,青春片始终是类型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近几年,市场上已经兴起了许多非常出色的国产青春片。包括《过春天》《狗十三》《嘉年华》等,不但稍稍扭转了泛滥成灾的狗血青春片带来的市场排异,更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片在表达上可以有的多元。

相比于以偶像剧思维驱动的那些狗血作品,青春片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其所承载的叙事功能甚至可以深邃得超乎想象。
今天,我们不妨将青春片划分为三大流派,看看青春片常用的那些套路,回忆那些曾让我们流泪不止的细节。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青春片那些事。
1
清新怀旧派
如果用武林门派划分的话,清新怀旧的青春片就好像逍遥派:功夫好看不说,还有点隐逸的意思,让你在回忆里飘飘欲仙。
但凡这样的电影,一定是要给青春加点时光滤镜,甚至是降智光环的。一切都不会太复杂,甚至如《歌舞青春》或者《旋风小子》,有反派也是蠢萌蠢萌的。

少女情怀总是诗,情窦初开的年纪,最容易发生青涩懵懂又纯真美好的恋爱,而这也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难忘的回忆。泰国《初恋这件小事》、美国《怦然心动》、日本《恋空》……随便数数都有一大堆。
这些电影都曾打动过亿万少男少女的心,里面恋爱的酸臭味既让人心里泛起柠檬酸,但又因代入感而幸福得要冒泡。

既然是纯商业的类型电影,那么一定要有固定的元素。基本可以总结为四大标配。
首先,要有养眼的帅哥美女组合。即使女主前期是丑小鸭,要相信,后期总会变成白天鹅的,比如《初恋这件小事》里的小水,包括《我的少女时代》里的林真心。

《初恋那件小事》
其次,画面一定走的是清新唯美的MV风。影片色调是温暖明亮的,营造浪漫的画风,甚至很多镜头会直拍阳光造成曝光,如梦境般产生幸福感,比如《狼少年》。

其三,剧情一般是不复杂的纯纯恋爱。要么是是互相暗恋(《怦然心动》),要么是本看不顺眼却慢慢产生感情(《我的少女时代》),,当然,也有可能明明相爱却又不得不面临生离死别(《恋空》)。

最后,撒糖必须非常高明!剧情里的恋爱细节非常真实,同时又要暗暗发糖,比如《怦然心动》,他们一起种下那棵树的情节,后来曾无数次被搬演。

一般来说,纯情小清新爱情电影的市场受众是女性观众,但是,九把刀编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也曾让很多男性受众过了一把怀念初恋的瘾。
诚然初恋会有很多遗憾,但更多的是怀念和不舍。所以最好用的,还是找到大家对青春时代最普遍的情怀。

2
成长反思派
如果说上一类是逍遥派,那么成长反思类型的电影就是少林派:方正持重,稳扎稳打,而且不乏社会责任感。
青春是什么?人们无一例外地会回想起纯真的初恋,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青春的全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到,人受到三种连接/限制:自然环境、社会性(人与人合作)和两性关系,从而带来三种问题:职业、位置和夫妻。在青春期,少男少女开始真正思考这三个问题。
基于两性关系,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基于职业,萌生一种想要去广阔天地尝试无限可能的渴望;基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开始出现大人所谓的叛逆。

而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所谓成长。
关于成长的电影,大多都会辐射到长大成人后的世界,并有许多现实意义。所以这类电影不像第一类那么商业,但出佳片的比例,可就要高得多了!
事实上,那些可以成为经典的青春片,大多都有着现实的关照性,比如《死亡诗社》《阳光灿烂的日子》《朱诺》《不一样的天空》等,包括近年来国内口碑很好的《狗十三》《过春天》等。

这一类电影也因侧重点不同而表现出一些差异。一类更多关注青少年成长,比如《伯德小姐》《过春天》《壁花少年》《蓝色大门》《狗十三》等,讲述少男少女在面对理想、爱情、友情、自身认同、亲情等一系列情形时所发生的故事和蜕变。

《壁花少年》
而另一类则更多把视角更着眼于社会,反映社会问题,聚焦社会发展和变迁,这类的杰作就更多了。比如《死亡诗社》关注青少年应自由表达,《嘉年华》关注未成年性侵,《朱诺》关注学生未婚生育问题。

甚至如去年德国的佳作《沉默的教室》,用青春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阵痛和思考。

这类反思成长的电影,其实有着更多的社会思考,已经不再是以青少年为主要观影人群,承担着更多文学表达层面的内容。里面当然也会有青春的美好,但这些美好往往会成为失去的代价,而产生疼痛感。
3
残酷狗血派
上两类都是江湖大派,那么这第三类就有点旁门左道的意思了,可以看作是蜀中唐门:善暗器善施毒,让你又疼又痒,故而印象深刻。
“残酷青春”的题材其实日本玩的最早,这个名字都是从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来的,包括后来的《热血高校》都是这一类,把“不良少年”这个群体的问题不断挖潜。

《热血高校》
究其根本,大多是关于对原生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其实大有可为。包括去年大放异彩的挪威电影《7月22日》,也可以算作其中。
但当这种疼痛感有了许多人为色彩的时候,已经背离了我们许多人的青春记忆而变成了“伪青春”,从而戴上了狗血、矫情的帽子。
自从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大卖后,国产片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一类伪青春电影,《同桌的你》《原来你还在这里》《何以笙箫默》等等。

其实这类电影的套路基本相同,剧情撒狗血贩卖情怀,打架、车祸、堕胎、绝症,各种小概率事件随机出现。正所谓“校园暴击三角恋,纯情少女遇渣男;虐恋劈腿第三者,不打个胎不算完。”
不管爱情还是友情,不是在经历大风大浪后依旧天长地久的“煽情”,就是在撕心裂肺后分道扬镳的“冷漠”。

这样的青春片看着过瘾,却很陌生。说的不是自己的故事,也不是别人的经历,倒是像极了某些言情小说中的男女主故事。
好在现在这股风潮有渐渐减弱的迹象,愿青春片创作者们多一点生活观察,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在青春片里,观众总会希望看到,通过青春这个载体,展现我们共同拥有和经历过的青葱岁月里的纯真情感,以及共通的通过孤独摸索和不断努力而获得的成长。
最后,如果有哪些小编文中没有提到的,但对你来说恋恋不忘的青春片,欢迎在评论区投喂哦~
青春片必看经典
1
《死亡诗社》(1989)
Dead Poets Society

导演:彼得·威尔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罗伯特·肖恩·莱纳德/伊桑·霍克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一所教学秩序森严的私立高中,一位文学老师用诗歌给死气沉沉的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空气,但这种意识上的对立所带来的反弹,造成了他们没有想到的后果。
2
《阳光灿烂的日子》(1989)

导演:姜文 主演:夏雨/宁静/陶虹/耿乐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香港
这部脱胎于王朔小说的电影,变成了一部全然的姜文回忆录,并成为一代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孩子的集体怀旧,其中那些关于青春和成长的探讨,至今犹觉动人。
3
《朱诺》(2007)
Juno

导演:贾森·雷特曼 主演:艾伦·佩吉/迈克尔·塞拉/詹妮弗·加纳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加拿大
少女朱诺一时冲动偷尝禁果,竟然怀孕了。谈婚论嫁显然为时过早,但这个认为自己长大了的姑娘,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4
《怦然心动》(2010)
Flipped

导演:罗伯·莱纳 主演:玛德琳·卡罗尔/卡兰·麦克奥利菲/瑞贝卡·德·莫妮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少有的把一段青春恋情拍得丝丝入扣,真实又唯美地让人无法不爱。少女对少年一见钟情,但当她希望后者站在自己身后的时候,却无法得到支持。
5
《放牛班的春天》(1989)
The Chorus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主演:热拉尔·朱尼奥/弗朗索瓦·贝莱昂/凯德·麦拉德 类型:剧情/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瑞士 / 德国
许多表达很像《死亡诗社》,但更喜剧,更跳脱。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寄宿学校做教师度日,当他发现这些孩子都是所谓问题儿童的时候,他决定用音乐来改变这一切。
6
《沉默的教室》(2018)
The Silent Revolution

导演:拉斯·克劳梅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圭斯德克 类型:剧情/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德国
或许是去年最好的德国电影。1956年,一群同情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民主德国学生,在课堂上以一分钟的沉默来表达抗议,给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以及后来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7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
Three Idiots

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 主演:阿米尔·汗/卡琳娜·卡普尔/马达范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印度
让内地观众第一次正视现代印度电影的作品。在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最格格不入、又或许是最聪明的那个,他的存在给原有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
8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

导演/ 编剧:九把刀 主演:柯震东/陈妍希/敖犬/郝劭文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至今国内的小清新青春片还难以超越的作品,一切关于青春的欲言又止、胆怯与勇敢、狂热与孤独,都诠释地无比动人。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有一个沈佳宜。
9
《伴我同行》(1986)
Stand by Me

导演:罗伯·莱纳 主演:瑞凡·菲尼克斯/威尔·惠顿/科里·费尔德曼 类型:剧情/儿童/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史蒂芬·金被视为恐怖大师,但他的作品同样洞察人心,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和这部《伴我同行》。四个经历不同的孩子为了当“英雄”,决定去河对岸的树林里找一具尸体。
10
《蓝色大门》(2002)

导演/ 编剧:易智言 主演:陈柏霖/桂纶镁/梁又琳/仇政 类型:剧情/爱情/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 法国
闺蜜林月珍拜托孟克柔,去给一个叫张士豪的男孩子送情书,不料张士豪却误会是孟克柔喜欢自己。孟克柔知道,自己心里喜欢的,是另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