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还没到,但为什么我天天都很焦虑
当代职场有一条潜规则——年轻人不好惹,中年人更好欺。
职场上,不能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职场危机是所有上班族都会遇到的共同难题。而跟年龄挂上钩的职场危机似乎更让人焦虑恐慌,尤其是35岁这一节点,招聘简介上明确要求35岁以下已经是目前人场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职场危机是所有上班族都会遇到的共同难题。而跟年龄挂上钩的职场危机似乎更让人焦虑恐慌,尤其是35岁这一节点,招聘简介上明确要求35岁以下已经是目前人场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中年人为什么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公司不离不弃?因为对有车、有房、有娃的中年人来说,缺什么不能缺钱,丢什么不能丢工作。
木木老师本人也在很多类似抖音啊微信公众号文章啊上边有很多在讨论关于如何管理90后的话题,的确,现在90后不吃很多老套的管理方式,他们可能更看重是否服你这个人。
但是有一部分原因的确是90后多数还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无房无车一身轻,干得不爽大不了就走呗。
木木在这里想跟大家强调的是:
撇开年龄这一要素来说,所谓职场危机应该理解为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应该对自己目前所处的职业状态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并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
这一危机意识能让你常怀进取心且付诸实践,有计划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这种职场危机意识是任何一名职场人都应该具备的。
1
建立在自我驱动力上的目标
马斯洛的理论基于三个基本假设,即: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首先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求(能活着),安全需求(能不受威胁活着),社交需求(能感受到被爱和关心),尊重需求(能认可自己的社会地位),自我实现需求(能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
其实很多人的悲剧是在上一阶段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却把下一阶段的需求当做自己的现阶段人生目标,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很难成为你现实的驱动力。
以前实习时遇到一个女孩子,她想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但她不是学设计出身的,于是她就利用下空余时间自学了设计相关的课程,每天要求自己看多少设计相关的书籍,写多少字的感想,还尝试参加一些比赛。
虽然她每天忙忙碌碌的,但眼睛里一点也不见疲态,反而总是亮晶晶的,那是只有在婴孩身上能够看到的一双眼睛——对未来可期的信心。
她说,现在多学一些,以后就能更自由一些。就算未来用不到,也当作是培养多一技。
B仔则完全跟她相反。
同样是实习生,B仔做着那个女孩子一直想从事的工作。但他贪图安逸,总觉得自己是设计专业的就可以高枕无忧。在正式出来工作后,就没有再继续输入更新设计相关的知识。平时的工作也是应付完成。
上司对他不是很满意,说他的设计毫无灵气,而他却抱怨对设计越来越无感,越来越不会设计了,想转行。
在他看来,额外的学习占据他的私人时间,而且那是为了工作而为之,耗时耗神,没这个必要,还不如多睡一会儿觉。但他不明白,任何一件看上去似乎是自己吃亏的事情,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刻,踩中他的利益点,他自己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真正拥有强大自我驱动力的人,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可以忍受垂钓的寂寞,相信必有鱼会上钩,并且会制定踮脚就能实现的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前行。
2
有可行性的能力提升计划
有危机感才有提升自己的动力,也才可能为此真正行动起来。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简单理解就是你要想在某个领域的成为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的锤炼。
在职场上也是一样,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中保持竞争优势,除了做好工作的本分,更应该让时间的累积变成工作能力的积累,不但要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更要全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否则就是一种自我倒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个人能力体系,提升职场竞争力
渠道1:以职业晋升的中期目标或比现在岗位高1-2级的职位要求来对标,通过网络或公司内部的岗位说明书来确立自己能力体系的构成。
他们站在高层的角度比较了解要胜任某个岗位需要具备能力的客观要求。比如可以找你的上级谈你对于自己职场发展的规划,比如想成长为产品经理,需要在哪些方面积累和努力,请他们给你建议,通常能够得到比较中肯的建议。
渠道2:以行业标杆企业的岗位招聘要求来对标
除了通过人事的岗位说明书或网站问答外,这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以行业标杆企业的目标岗位招聘要求来对标。基本上,在招聘信息中对于知识、技能、能力都会有完善的要求。

咱们举个例子,看看小米硬件产品部产品经理的招聘信息. 我们拆解一下这个招聘启事,看看我们都能得到哪些信息: 产品经理的职责—去除一些个性化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做为产品经理,都需要做哪些事: 1、负责产品设计和策略制定 2、负责制定产品执行计划并落实项目执行 3、推动跨部门合作 4、产品的运营和分析 5、主导重点项目的上线全过程 对产品经理的能力体系要求 知识:本科及以上学历 技能:有产品项目的管理经验,有产品设计经验,组织过产品运营的整个过程 能力:沟通能力和需求分析能力 冰山下的能力:市场导向和创新意识 几乎每一个岗位都是可以通过对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同类职位的招聘要求分析,得出该岗位对于知识、技能、能力三大模块构成的能力体系的要求。 渠道3:向专家请教:资深员工、行业专家 他们站在高层的角度比较了解要胜任某个岗位需要具备能力的客观要求。比如可以找你的上级谈你对于自己职场发展的规划,比如想成长为产品经理,需要在哪些方面积累和努力,请他们给你建议,通常能够得到比较中肯的建议。 3 寻找自己的“第二副业”前端时间木木也跟一位职场朋友聊天,大家也是不约而同感受到了目前的职场危机,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父辈口中的“私企不稳定”。 这里木木建议大家尽早选择一个靠谱项目和团队加入,作为自己的第二副业,一方面是多攒点积蓄,另一方面也是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这些技能必定会在职场某个时间点助自己一臂之力。 木木职场兼职销售团队招募 岗位职责: 无需自己开拓线索,由木木统一分配线索,你需要通过微信/电话的方式去触达去转化。 岗位绩效: 销售额的30% 报名方式: 添加微信号【mumuzhichang】回复暗语“销售”
如果你对自己的特质和优势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想获得系统的分析和指导。
如果你对目前的职场现状不够满意,想最快超越同龄人,获得更高的薪资&更好的职业平台
可以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的微信(mumuzhichang)进行一对一现状分析,可以和她聊聊自己工作发展上的问题和困惑。

木木职场公益计划
添加导师微信:mumuzhichang
300+行业TOP在职行业精英导师+资深在职HR导师公益 1v1 深度沟通
内容:
①免费享受价值2888的职业专业的职业测试发现自己职业风格问题(99%准确度)
②简历修改建议
③面试模拟
④职业瓶颈发掘与对策深度剖析
⑤职场升职加薪“长线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