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美食(原著:沈嘉禄)
在日本产业馆周边布局着不少餐饮点,比如乐宝宝里的松脆红薯饼干,原料为巧克力与红薯,又松又脆。奶油大福是一种类似中国青团的小食品,爆米花呢,有四种口味,而且色泽鲜艳,日本的刨冰盛在盆子里像木匠师傅刨下来的刨花,层层叠叠无比松软,分焦糖和樱桃两种口味。
章鱼烧,就是章鱼小丸子,典型的街头小吃,如果要给大阪特色小吃排名,章鱼烧绝对能挤上前三,其中道顿堀的章鱼烧,在每年一次的章鱼烧大赛中,总能夺得第一名。酷璐璐就将道顿堀的章鱼烧搬到了上海,据说所有材料都从日本空运过来,以保证口味纯正。
七人组的厨师团队中,正店长是大岛圭太郎,副店长是松叶翔太,一胖一瘦,更像是相声组合。道顿堀章鱼烧每份35元,8粒一盒,浇了特制的酱料,洒一把“会跳舞”的柴鱼片,还有青苔粉,年轻游客吃得特带劲。“有章鱼块,弹性足,味道也鲜,不像有些摊头是用鱿鱼须冒充的。”
游客在日本产业馆周边的小店里还能尝到火腿鸡蛋炒面、烤牛肉和明石烧等典型的关西小吃。参展商还将把大阪的“大章鱼店标”挂在展区墙上。这只大章鱼时不时会吐出雾气,舞动巨大的触须,吓大家一跳。
在日本馆外有一家山里料理,“山里”的店名来自上海花园饭店,但这里的厨师和店长全部来自东京著名的大岛饭店。一起来的还有调味料和70%的原材料,另一部分食材就委托家乐福采购。这里的价格就比较贵,一般而言人均消费为600元。山里以会席特色,有牛肉和海鲜等多种,还有寿司会席,会席包括生鱼片、天妇罗、酱汤等。定食也有好几种,相对便宜些。如果另点铁板烧,则每例索价1000元。
据说怀石料理处在日本美食文化的金字塔尖,因为价格昂贵,连日本人都难得吃上一回。“紫MURASAKI”此次入驻世博园,也是为了推介日本饮食文化,所以厨师是由“日本料理学会”推荐的三家著名料亭——菊乃井、丹熊北店与鱼三楼的主厨担任,阵容强大,说不定暗中还较上了劲。在日本,这三家料理店的厨师之间也不一定有机会华山论剑。世博会结束后,这个“梦幻组合”也将分崩离析,各归其主。料亭的菜单均为既定套餐,5月至7月执行夏季菜单,8月至10月执行秋季菜单。每位3000元的菜单含有11道菜品,其中包括先付、八寸、向付、盖物、烧物、酢肴、强肴、御饭、水物等,说白了就是开胃前菜、一个拼盘、两道刺生、一份烧烤、一盅汤、一碟凉食、一份主食、一份甜品以及抹茶。鱼是从日本进口的,上等牛肉则来自澳大利亚。当然,怀石料理的食物再顶级也就这么一点点,出了门再奔肯德基那是你的事了。
在韩国馆的二楼是CHAI韩式餐馆,里面供应正宗的韩式菜点,人均消费100元至150元。招牌泡菜是不可少的,直接空运上海。石锅拌饭、冷面、大葱饼和大酱汤都是中国人熟悉并喜欢的,还有一种泡菜饼也值得一尝。
在新加坡馆内的美食中心里尝到咖喱鱼头、椰浆饭、辣椒螃蟹、亚参虾等80种特色美食。
在马来西亚馆馆里可以品尝到白咖啡和别具风味的肉骨茶。
泰国馆的瀛泰阁供应泰式菜品,有泰式稞条、紫苏叶炒肉丝等,椰浆黄咖喱炸酥面条在泰国北部很有名。
再过几天,游客可以在印度尼西亚馆内尝到比黄金还贵的“猫尿咖啡”,这种名字很难听的咖啡又叫麝香猫咖啡,当地有一种亚洲麝香猫,喜欢吃咖啡豆,吃了之后排泄的粪便中,会夹有没消化的咖啡豆,当地人就采集后制成咖啡。据说香气特别,令人一尝难忘。当然整个生产程序是卫生的,而且价格比黄金还贵——夸张了——每杯售价100元。
在土耳其馆里可以尝到正宗的烤肉,与米饭一起组成盖浇饭,味道相当不错。土耳其咖啡和红茶也值得一尝。更不能错过的是土耳其的冰激凌,香味浓,但较硬,要借助用刀叉享受。
墨西哥展馆的餐厅提供闻名于世的玉米面卷、玉米煎饼、红辣椒和龙舌兰酒。
在巴基斯坦展馆里就餐可以边吃边看表演,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当地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很有特色。在餐厅里可以吃到极富风味的烧烤,甜品中的芒果优格和奶茶享有盛名。
有两家印度风味的餐馆不停地飘出独特的香味,一家叫瓦蒂卡,另一家叫詹卡尔,据后一家店的老板称,他们在印度已经开了16家,在新德里就有5家,这里最出名是印度咖喱鸡、香烤鸡腿、炸碎肉饼和烤饼。印度飞饼以其游戏精神为上海食客喜欢,厨师摘一团发面,在桌台板上一按,然后向空中扔几下,使之越来越薄,然后快速贴入烤炉内壁,一分钟后就可钳出。表面鼓起几个“泡”,微焦,但很香。印度游客喜欢用饼夹着蔬菜或肉末吃。还有一种小吃叫金三角,是裹了各种水果粒后油炸的。印度雪糕和印度香料茶也是值得一尝的,在上海的印度饭店里不一定有。
在非洲联合馆东边在一家哈酷娜·玛塔塔餐厅,是非洲风味的,底楼供应烩饭套餐,比如黑胡椒鸭胸、好吉鱼、北非牛肉和大大有名的鸵鸟肉卷套餐,鸵鸟肉脂肪极少,去筋上浆后或烩或炒,肉质鲜嫩爽滑,类似上等牛肉。二楼是自助餐,通常的色拉和烩菜以外,还有尼日利亚的五色饭、乌干达的香蕉饭等。店家特别推荐毕利毕利汤,食材与口感类似罗宋汤,但味道更加浓郁。
位于法国馆最顶层有一家名为“第六感”的餐厅,附带一个酒吧,在顶层的空中花园可置办鸡尾酒会,餐厅设有120个座位。法国馆周边有一圈水池,像一条“护城河”,去餐厅必须经过河上的平板桥,那是一条只有两人宽的小道,就在旅法画家严培明的一组黑白肖像油画右侧。午饭时分,客人得在河边耐心候位,生意不错啊。餐厅的老板是一对双胞胎,雅克·波塞尔兄弟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世界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餐厅,在法国,他们的餐厅曾获得《米其林指南》三颗星的评价。在“第六感”里供应的菜品体现了法国南部的风格,以地中海的风味与欧陆风味混搭,比如橙香醋汁调味生牛肉配瑶柱、烟熏鸭胸肉配蔬菜芒果、香瓜及浸渍香草籽油、慢烤糖渍柠檬鱼排、西葫芦塞螯虾肉、虾味小蚕豆配松露奶油汁和虾肉串等。此外,掼奶油和脆心巧克力也可以一试。人均消费标准在300元至500元。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里的顶层,也有一家法国餐厅,法国著名的保罗—博古斯学院的大厨将在这里对上海学生进行“最佳实践”的烹饪培训。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法国大厨在全开放式厨房里操作,喜欢做菜的游客不妨看仔细了,偷几招回去练练。另外,据说在法国馆里还可以免费品尝到鹅肝、牡蛎和烤蜗牛。
9月份已被定为法国馆的“葡萄酒月”,来自波尔多区、梅多克区、贝尔热拉克区的数百款葡萄佳酿将在馆内展出一个月,届时游客可免费品尝。
在捷克馆一楼有一个极富设计感的餐厅。游客除了能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外,还能喝上最著名的捷克啤酒。世界上早期的啤酒透明度不高,是捷克人发明的皮尔生酿造法,造就了诱人的金黄色透明酒液。从此,捷克皮尔生啤酒就成了淡金色啤酒的代名词。
德国馆的餐厅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这里不仅有十几种德国香肠,也有牛排与龙虾,甚至有藏红花汁调配的色拉酱。用圆白菜或大头菜腌制的酸菜是这里的最大特色,用来配香肠最为适宜。
在比利时馆游客可以看到巧克力工厂的制作过程,商店里大量出售专为世博会定制的巧克力。
到挪威馆参观,千万别忘了去海之恋餐厅品尝来自北大西洋的三文鱼,有六七种可选择,烟熏的味道更加正宗。还有帝王蟹、扇贝、莳罗、鳕鱼等。挪威、芬兰与瑞典三国的美食构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风味,在上海还没有这类餐馆,所以值得一尝。
意大利餐馆在意大利馆的二楼,游客只有进入展馆才能到二楼去,这种设计将不少好吃分子挡在门外。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各种馅料的披萨、墨鱼面、生火腿、烩饭、奶酪以及品种繁多的甜食,都是意大利餐饮的特色。
在瑞士馆底楼的品瑞餐厅里,奶酪火锅是作为追加品种推出的。由于瑞士处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之间,历史上深受邻国的影响,国内使用四种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不同的语言地区就有不同的风味。为了让中国游客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厨师长特地设计了三种套餐,分别以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瑞士烤羊肉配洋葱酱、鸡肉卷配瑞士传统葡萄酱、瑞士奶酪醋柠檬饭来体现。但每份套餐中都有传统的火腿和热奶酪。生火腿切得纸样薄,有三种风味让客人品尝。热奶酪呢,一大块奶酪在高温“熨斗”下加热后被厨师快速刮一层在盆子里,与酸黄瓜、香草、小土豆一起吃,别具风味。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在瑞士是一种乡土味很浓的家常美食,天寒地冻,家人团聚,妈妈才会做一锅让全家人分享。
因为价位适中,午餐时分,160个餐位被占得座无虚席,菜谱都不够用。卢卡经理对记者说:“其实我们瑞士也有好啤酒,RIVELLA就是创建于1779年的老牌子,驰誉全欧。”
西班牙的佩德罗·拉龙搏餐厅就显得相当开放,它设在展馆边,容易找到。阳光透过藤编的顶棚散射到餐桌上,每个人脸上都烙下了花斑。餐厅老板佩德罗·拉龙搏先生是一位有着30多年厨师生涯的西班牙人,一头白发,红光满面,为了上海世博会他铆足了劲要与法国人、意大利人争个高低。所以菜单中罗列了100多种菜品和葡萄酒,在记者采访时他还躲在餐厅一角在一张白纸上划拉菜谱。日常推出的品种有前菜30余种,其中橙味杏仁酱龙虾色拉和面包屑水煮荷包蛋、奶酪水腿干果蔬菜色拉最受欢迎,而更受注目的是伊比利亚火腿,用这个地区的黑毛猪加工,这种猪吃的是橡果,所以有无与伦比的风味。在西班牙,这种火腿是吊在酒吧台上的,成为最生动的店招。主菜中,店方推荐尖头蟹肉卷、圆白菜橙汁烤扇贝、甘草黄椒慕斯鳕鱼、白芦笋配红肉金枪鱼、黄芥末酱兔肉、雪利黄油蔬菜配对虾等。佩德罗·拉龙搏跟了一句:“我们也有松露,不比意大利的差,松露菜卷鸭肉就值得一尝。”西班牙人是热爱生活的,他们把这种理念带进了世博会。餐厅正在推出一份晚间套餐,每人298元,包含四道前菜和一道牛排主菜,还有甜点等,最有价值的则是西班牙艺术家歌舞表演,有弗拉门戈舞和萨伊尔马戏团一试身手,历时75分钟。据悉,在世博会的184天里,将有60位西班牙艺术家轮流到上海来尽展艺术才华与奔放热情。在南非世界杯期间,老板还将请来西班牙前国足的退役球星来捧场助兴,到时肯定又是一片尖叫声啊。
章鱼烧,就是章鱼小丸子,典型的街头小吃,如果要给大阪特色小吃排名,章鱼烧绝对能挤上前三,其中道顿堀的章鱼烧,在每年一次的章鱼烧大赛中,总能夺得第一名。酷璐璐就将道顿堀的章鱼烧搬到了上海,据说所有材料都从日本空运过来,以保证口味纯正。
七人组的厨师团队中,正店长是大岛圭太郎,副店长是松叶翔太,一胖一瘦,更像是相声组合。道顿堀章鱼烧每份35元,8粒一盒,浇了特制的酱料,洒一把“会跳舞”的柴鱼片,还有青苔粉,年轻游客吃得特带劲。“有章鱼块,弹性足,味道也鲜,不像有些摊头是用鱿鱼须冒充的。”
游客在日本产业馆周边的小店里还能尝到火腿鸡蛋炒面、烤牛肉和明石烧等典型的关西小吃。参展商还将把大阪的“大章鱼店标”挂在展区墙上。这只大章鱼时不时会吐出雾气,舞动巨大的触须,吓大家一跳。
在日本馆外有一家山里料理,“山里”的店名来自上海花园饭店,但这里的厨师和店长全部来自东京著名的大岛饭店。一起来的还有调味料和70%的原材料,另一部分食材就委托家乐福采购。这里的价格就比较贵,一般而言人均消费为600元。山里以会席特色,有牛肉和海鲜等多种,还有寿司会席,会席包括生鱼片、天妇罗、酱汤等。定食也有好几种,相对便宜些。如果另点铁板烧,则每例索价1000元。
据说怀石料理处在日本美食文化的金字塔尖,因为价格昂贵,连日本人都难得吃上一回。“紫MURASAKI”此次入驻世博园,也是为了推介日本饮食文化,所以厨师是由“日本料理学会”推荐的三家著名料亭——菊乃井、丹熊北店与鱼三楼的主厨担任,阵容强大,说不定暗中还较上了劲。在日本,这三家料理店的厨师之间也不一定有机会华山论剑。世博会结束后,这个“梦幻组合”也将分崩离析,各归其主。料亭的菜单均为既定套餐,5月至7月执行夏季菜单,8月至10月执行秋季菜单。每位3000元的菜单含有11道菜品,其中包括先付、八寸、向付、盖物、烧物、酢肴、强肴、御饭、水物等,说白了就是开胃前菜、一个拼盘、两道刺生、一份烧烤、一盅汤、一碟凉食、一份主食、一份甜品以及抹茶。鱼是从日本进口的,上等牛肉则来自澳大利亚。当然,怀石料理的食物再顶级也就这么一点点,出了门再奔肯德基那是你的事了。
在韩国馆的二楼是CHAI韩式餐馆,里面供应正宗的韩式菜点,人均消费100元至150元。招牌泡菜是不可少的,直接空运上海。石锅拌饭、冷面、大葱饼和大酱汤都是中国人熟悉并喜欢的,还有一种泡菜饼也值得一尝。
在新加坡馆内的美食中心里尝到咖喱鱼头、椰浆饭、辣椒螃蟹、亚参虾等80种特色美食。
在马来西亚馆馆里可以品尝到白咖啡和别具风味的肉骨茶。
泰国馆的瀛泰阁供应泰式菜品,有泰式稞条、紫苏叶炒肉丝等,椰浆黄咖喱炸酥面条在泰国北部很有名。
再过几天,游客可以在印度尼西亚馆内尝到比黄金还贵的“猫尿咖啡”,这种名字很难听的咖啡又叫麝香猫咖啡,当地有一种亚洲麝香猫,喜欢吃咖啡豆,吃了之后排泄的粪便中,会夹有没消化的咖啡豆,当地人就采集后制成咖啡。据说香气特别,令人一尝难忘。当然整个生产程序是卫生的,而且价格比黄金还贵——夸张了——每杯售价100元。
在土耳其馆里可以尝到正宗的烤肉,与米饭一起组成盖浇饭,味道相当不错。土耳其咖啡和红茶也值得一尝。更不能错过的是土耳其的冰激凌,香味浓,但较硬,要借助用刀叉享受。
墨西哥展馆的餐厅提供闻名于世的玉米面卷、玉米煎饼、红辣椒和龙舌兰酒。
在巴基斯坦展馆里就餐可以边吃边看表演,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当地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很有特色。在餐厅里可以吃到极富风味的烧烤,甜品中的芒果优格和奶茶享有盛名。
有两家印度风味的餐馆不停地飘出独特的香味,一家叫瓦蒂卡,另一家叫詹卡尔,据后一家店的老板称,他们在印度已经开了16家,在新德里就有5家,这里最出名是印度咖喱鸡、香烤鸡腿、炸碎肉饼和烤饼。印度飞饼以其游戏精神为上海食客喜欢,厨师摘一团发面,在桌台板上一按,然后向空中扔几下,使之越来越薄,然后快速贴入烤炉内壁,一分钟后就可钳出。表面鼓起几个“泡”,微焦,但很香。印度游客喜欢用饼夹着蔬菜或肉末吃。还有一种小吃叫金三角,是裹了各种水果粒后油炸的。印度雪糕和印度香料茶也是值得一尝的,在上海的印度饭店里不一定有。
在非洲联合馆东边在一家哈酷娜·玛塔塔餐厅,是非洲风味的,底楼供应烩饭套餐,比如黑胡椒鸭胸、好吉鱼、北非牛肉和大大有名的鸵鸟肉卷套餐,鸵鸟肉脂肪极少,去筋上浆后或烩或炒,肉质鲜嫩爽滑,类似上等牛肉。二楼是自助餐,通常的色拉和烩菜以外,还有尼日利亚的五色饭、乌干达的香蕉饭等。店家特别推荐毕利毕利汤,食材与口感类似罗宋汤,但味道更加浓郁。
位于法国馆最顶层有一家名为“第六感”的餐厅,附带一个酒吧,在顶层的空中花园可置办鸡尾酒会,餐厅设有120个座位。法国馆周边有一圈水池,像一条“护城河”,去餐厅必须经过河上的平板桥,那是一条只有两人宽的小道,就在旅法画家严培明的一组黑白肖像油画右侧。午饭时分,客人得在河边耐心候位,生意不错啊。餐厅的老板是一对双胞胎,雅克·波塞尔兄弟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世界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餐厅,在法国,他们的餐厅曾获得《米其林指南》三颗星的评价。在“第六感”里供应的菜品体现了法国南部的风格,以地中海的风味与欧陆风味混搭,比如橙香醋汁调味生牛肉配瑶柱、烟熏鸭胸肉配蔬菜芒果、香瓜及浸渍香草籽油、慢烤糖渍柠檬鱼排、西葫芦塞螯虾肉、虾味小蚕豆配松露奶油汁和虾肉串等。此外,掼奶油和脆心巧克力也可以一试。人均消费标准在300元至500元。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里的顶层,也有一家法国餐厅,法国著名的保罗—博古斯学院的大厨将在这里对上海学生进行“最佳实践”的烹饪培训。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法国大厨在全开放式厨房里操作,喜欢做菜的游客不妨看仔细了,偷几招回去练练。另外,据说在法国馆里还可以免费品尝到鹅肝、牡蛎和烤蜗牛。
9月份已被定为法国馆的“葡萄酒月”,来自波尔多区、梅多克区、贝尔热拉克区的数百款葡萄佳酿将在馆内展出一个月,届时游客可免费品尝。
在捷克馆一楼有一个极富设计感的餐厅。游客除了能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外,还能喝上最著名的捷克啤酒。世界上早期的啤酒透明度不高,是捷克人发明的皮尔生酿造法,造就了诱人的金黄色透明酒液。从此,捷克皮尔生啤酒就成了淡金色啤酒的代名词。
德国馆的餐厅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这里不仅有十几种德国香肠,也有牛排与龙虾,甚至有藏红花汁调配的色拉酱。用圆白菜或大头菜腌制的酸菜是这里的最大特色,用来配香肠最为适宜。
在比利时馆游客可以看到巧克力工厂的制作过程,商店里大量出售专为世博会定制的巧克力。
到挪威馆参观,千万别忘了去海之恋餐厅品尝来自北大西洋的三文鱼,有六七种可选择,烟熏的味道更加正宗。还有帝王蟹、扇贝、莳罗、鳕鱼等。挪威、芬兰与瑞典三国的美食构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风味,在上海还没有这类餐馆,所以值得一尝。
意大利餐馆在意大利馆的二楼,游客只有进入展馆才能到二楼去,这种设计将不少好吃分子挡在门外。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各种馅料的披萨、墨鱼面、生火腿、烩饭、奶酪以及品种繁多的甜食,都是意大利餐饮的特色。
在瑞士馆底楼的品瑞餐厅里,奶酪火锅是作为追加品种推出的。由于瑞士处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之间,历史上深受邻国的影响,国内使用四种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不同的语言地区就有不同的风味。为了让中国游客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厨师长特地设计了三种套餐,分别以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瑞士烤羊肉配洋葱酱、鸡肉卷配瑞士传统葡萄酱、瑞士奶酪醋柠檬饭来体现。但每份套餐中都有传统的火腿和热奶酪。生火腿切得纸样薄,有三种风味让客人品尝。热奶酪呢,一大块奶酪在高温“熨斗”下加热后被厨师快速刮一层在盆子里,与酸黄瓜、香草、小土豆一起吃,别具风味。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在瑞士是一种乡土味很浓的家常美食,天寒地冻,家人团聚,妈妈才会做一锅让全家人分享。
因为价位适中,午餐时分,160个餐位被占得座无虚席,菜谱都不够用。卢卡经理对记者说:“其实我们瑞士也有好啤酒,RIVELLA就是创建于1779年的老牌子,驰誉全欧。”
西班牙的佩德罗·拉龙搏餐厅就显得相当开放,它设在展馆边,容易找到。阳光透过藤编的顶棚散射到餐桌上,每个人脸上都烙下了花斑。餐厅老板佩德罗·拉龙搏先生是一位有着30多年厨师生涯的西班牙人,一头白发,红光满面,为了上海世博会他铆足了劲要与法国人、意大利人争个高低。所以菜单中罗列了100多种菜品和葡萄酒,在记者采访时他还躲在餐厅一角在一张白纸上划拉菜谱。日常推出的品种有前菜30余种,其中橙味杏仁酱龙虾色拉和面包屑水煮荷包蛋、奶酪水腿干果蔬菜色拉最受欢迎,而更受注目的是伊比利亚火腿,用这个地区的黑毛猪加工,这种猪吃的是橡果,所以有无与伦比的风味。在西班牙,这种火腿是吊在酒吧台上的,成为最生动的店招。主菜中,店方推荐尖头蟹肉卷、圆白菜橙汁烤扇贝、甘草黄椒慕斯鳕鱼、白芦笋配红肉金枪鱼、黄芥末酱兔肉、雪利黄油蔬菜配对虾等。佩德罗·拉龙搏跟了一句:“我们也有松露,不比意大利的差,松露菜卷鸭肉就值得一尝。”西班牙人是热爱生活的,他们把这种理念带进了世博会。餐厅正在推出一份晚间套餐,每人298元,包含四道前菜和一道牛排主菜,还有甜点等,最有价值的则是西班牙艺术家歌舞表演,有弗拉门戈舞和萨伊尔马戏团一试身手,历时75分钟。据悉,在世博会的184天里,将有60位西班牙艺术家轮流到上海来尽展艺术才华与奔放热情。在南非世界杯期间,老板还将请来西班牙前国足的退役球星来捧场助兴,到时肯定又是一片尖叫声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