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孩对我很好,我也爱她,可我依然选择了离开
“环境安静对精神最要紧。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 而最要紧的是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一乱,精神决不可能平静。廓清思想,方能心绪平定。”

是啊,我依旧在读《傅雷家书》,每日上下班的来去地铁上,差不多一来一回可以读上一个小时。很执着,读得也很慢,预计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读完第一遍。为何如此?大概是源于我对来自父辈人生指引的渴求。我的父母压根没怎么读过书,在上世纪80年代,父母的青年时期,即使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可是普通人家里依然很穷,父母皆在高一的年纪就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进城打工了,也是因为打工相识才有了我。在我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很少给我建议和指引,他们要我做的就是自己看着模仿身边那些优秀的孩子,亲戚家的哥哥姐姐或者是班上的同学。当别人出了好成绩,就去找人家长反复打听秘诀,然后把听来的学习小技巧和只言片语的小故事添油加醋得说给我听,揉捏在对我的要求里。到后来那张需要我保持的多少多少条好习惯的清单已经越来越长了,有一些还是互相矛盾的,这很合理,因为这张单子本来就是来源于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身上,不矛盾才有点奇怪吧。很可惜没有早读到这本书,现在的我已经27了,过了大学时的迷茫期,浪费了无数青春年华,过了留学时的困苦期,那时候饱受煎熬,想法上常常掉进了死胡同,无人解救。如今再读,再写成日记大概就是对我自己过去十年的复盘,看看一个普通人到底走了多少弯路才在年近30的时候,勉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回到标题,在我留学时期有过一个女朋友,是我在国内备考雅思的时候认识的,算上出国前的一年,我们整整在一起了五年,无数次下定决心要在那一年年底步入婚姻的殿堂都因为这样那样的插曲儿打断了,直到真正的缘分断裂。都已经考虑结婚的事儿了,确因为我整体上对她是满意的,爱她已如家人,而她对我也很好。国外的开销很大,她从不舍得让我多花一分钱,纪念日、生日、情人节这些个节日,即使对我的礼物有不满意,也很少说,日后还会找个合适的时机给我恰当的回礼,而且次次回的礼物都直击我的甜点。我知道现在这样让人舒服的女孩不多了吧,而且自打分开以后我也从来没有奢求过能遇到一个类似的,于是就打算这么单着下去。
要说唯一让我如鲠在喉的大概是她本能得不支持我的任何决定顺便否定我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这让我的情绪时常打结,这一点倒是和我妈很像。我知道我妈的心态是讽刺挖苦我的所作所为来激将我产生无限的羞耻心从而变得争强好胜起来,但其实我根本不是这样的孩子。九句表扬+一句批评大概是引导我这种性格最好的方式,即使我能够一眼分辨出前面的都是客套,最后一句才是重点,我依然非常乐于接受。士为知己者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我乐意去为知我懂我鼓励我的人努力,用超出他们期待的方式回馈他们的赏识。很遗憾的是,我妈不懂,我的女朋友也不懂。我时常要花很久跟我的女朋友沟通,也没能沟通个所以然来,每次只有事情全部了结了,她才会意识到原来这样真的行得通。

在澳洲的这四年,我时长感觉生活的节奏不对,有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人,每天都在紧锣密鼓得筹划着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像我跟我女朋友这样人生地不熟的新移民,时常容易把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因为绝大部分的澳洲人就是这样晃荡晃荡一辈子就没了的,开心快乐最重要是他们的人生箴言。我每天心急如焚得想要做点什么事情,男人没点事业心总觉得心里没底儿,而她始终觉得来了澳洲就要过得像个澳洲人,移民美国就要过得像个美国人,这才是拥抱移民生活最好的方式。而那些都已经移了民的,还把生活节奏过得国内一样的人,想要靠勤劳勇敢立马闯出一片天的人,只会事事不顺心,这样的人也不该移民。我必须承认她的说法是对的,无数身边移了民去澳洲、美国又回去的人都跟我或多或少得透露过类似的感受。很不幸,我就是我女朋友口中的第二类人,没能勇敢得面对现实,接受这里的生活方式,也没能力改变,在没能跳出这个心理怪圈后的结果就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抑郁。
我发现我没法开心得陪我女朋友玩了,即使我下了班就想见到她。但晚上总想再多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做准备,疏远了女朋友也没能换来做出多少成绩;工作上,同事的突然离职造成的工作量陡增,也让我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状态一落千丈,我开始了无限的厌倦。厌倦工作,也没有心思享受生活,我开始厌倦墨尔本这座城市,厌倦澳洲人和这个国家。现实找不到机会,心灵找不到出口,抑郁的症状也开始加深,我连白日梦都没得做了,因为我想象不到生活中会出现任何喜事了。移民签证早就下了,18年澳洲房地产下滑,行业失业率陡升,工资也不涨了,槽也没得跳,我开始考虑要不要结个婚冲冲喜,可是双方家长似乎也聊得不怎么顺意顺心。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我决定清零,辞职,分手,回国,重新开始。
女友,家人,朋友,同事都觉得突然,只有我一个觉得那种被命运无形的手卡住脖子的窒息感没有了,我终于可以重新呼吸了,虽然呼吸的是“霾”。
我发现人生的动力和快乐都来源于一个叫做“不确定性”的东西,你不知道你的人生会往哪走了现在,什么都不确定其实就是无限的可能,就是希望。
现在,我已经回国两个月了,面试一个月,工作一个月,从一个职场新人开始,拿着入门级,只有国外1/4的工资。短期内再也买不起喜欢的名牌奢侈品了,心心念的Armani,Versace,何时才能把你们重新塞回衣柜。每天骑共享单车坐地铁上下班不说,还是996,身边无数牛逼的人竞争极少的升迁机会,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摆在这儿。
但是我感觉我又活过来了,竞争让我热血沸腾,即使我知道我可能会输,即使我知道我的工资和生活质量会比过去两年还要差,但是我终于可以微笑得面对每天的第一缕阳光,这比什么都重要。
谨以此篇日记分享给那些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移民,不知道留学了要不要回国的同龄人,选择让你精神愉悦的生活方式更重要,而不是让你肉体轻松的生活方式。
谨以此篇日记感谢前女友过去五年对我的悉心照顾,我未曾就我的突然回国给你一个充分解释,希望你在异国他乡生活幸福。
NISHIKI
2019年5月29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