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
今天读完了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一书,这是近期读的第一本心理学的书籍,当然也是第一次读武志红老师的书籍,武志红老师的大名早已久仰,他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心理学家,许多人对他的理论都持有批判的态度,但武志红老师好像却不怎么关心这些批判的观点。当然,一本书的观点本身就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的看法的,每个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都会带有先入为主的观点,联系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评判,而自己的经历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大家对于这些理论会有争议是应该的,反而是如果大家都一致同意的较好则显得不太正常。下面的看法也仅仅是我个人对于此书的一些观点。
武老师谈的所有一切基本上都来自于一个前提即大家都是巨婴,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弗洛依德把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1岁前,是以嘴巴为快感中心,肛欲期:1-3岁,是以肛门为快感中心,俄狄浦斯期:3-5岁,快感中心转移到生殖器部位,潜伏期:6-12岁,孩子倾向于与同性玩耍,生殖期:13-18岁,性能量大爆炸,一个人的身体上做好了生育的准备。国人的发展阶段在武老师看来还属于早期的口欲期,即是心理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以此为出发点来讲述了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妈宝男、孝道、中国式好人等等。
首先是妈宝男的形成,书中指出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婴幼儿时期缺乏母爱,而对母爱的渴求是所有人的头号渴求,所以妈宝男会执着于母爱。第二,大一些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妈妈的言听计从而获得妈妈的关注,于是形成对妈妈的绝对服从,但这样做时,势必压抑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其次,对于萝莉找大叔的这种现象,武老师认为是萝莉总是嘟着嘴,这是在要奶吃,她们渴望被包容,想要安全感,而同龄人只有热情,这热情也是巨婴水平的,所以要找大叔。大叔不仅仅是成熟,甚至根本就是不是成熟,而其实是具有母性的男人,没有乳房的“妈妈”。中国人有七八成的婚姻建立在安全感之上,这都是婴儿在找妈妈,两个人活成了亲人,也许会非常亲密,但很容易感觉到,两个人的发展似乎被限制了,虽然很亲密,但谈不上精彩,因为精彩是属于个性化的部分。爱情经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1=1,我们是一个人;1+1=0,我所有的痛苦与不幸都是因为你;1+1=2,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但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到达过第三阶段,我们好像都在为对方投入,但却收获甚微,像是两棵歪脖树拧在一起。
什么是中国式好人,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感觉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的好像绵羊,缺乏力量。如果把自我比喻成一个能量球,那么好人一定是一个坍塌的球,因为中国式好人都会指向一个方向-自我压缩。如懂事,不给人添麻烦等。大多数好人都是一个孤独星球,每一个人宛如一个能量泡,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彰显存在,都要扩张能量泡。所谓攻击性与性欲,就是能量泡扩张动力的表现。成为一个没脾气、没需求、没性能量的好人,你得到了其他气泡的赞许,但失去了自己的活力。我们不是要去做一个好人或者坏人,最重要的是做一个真实的人。
关于孝道,孝的本义是就是顺。“孝”字拆开来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字源的意思是"字承老",子要承老的意志。这个字讲的是老和子共生在一起,但除了前六个月的共生是正常外,以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而我们一直以来都是病态共生。本来母婴共同体的共生,是母亲要顺着婴儿的意志,因为婴儿没有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需求,而在中国式的亲子共生中,是孩子要顺着父母的意志。所以说孝道是人性的逆转。孝道是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是因孩子发现,他除非能敏锐地捕捉到妈妈的感受和想法,去满足妈妈的情绪,否则妈妈不会去关注他。假自我也导致了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的官员言谈举止都像是阉人与圣人的结合体,既强调纯洁又强调不贪,但背后,他们的欲望泛滥。并且,因为还觉得这些欲望是坏的,所以欲望泛滥时,也非常丑陋,这最终也在他们的面孔和身体上呈现了出来。
© 本文版权归 Jackie-zh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hyounn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0 13: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