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认知超越了我,我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谢谢老天给了我一个懂事的孩子。
雨后的夜晚,看完两集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已经9:30,有点小兴奋,早早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于是就走向了孩子的卧室。
这里既是孩子的卧室又是书房,看书写作业都在这里,书柜,桌子,窗台,地上,满满的摆的全是孩子的书籍,她学习性自主很强,作业基本不用我操心,和那些家长追着干着打着骂着学习的孩子截然不同,每每讲到这些,看到别的家长声嘶力劫的无奈,我很欣慰。
她正在做发的题,远看都是文字多,以为是语文或其他史地政类,仔细看了看题目,数学统计题。
“累了就起来转转,别老坐着”,我提醒她。(与其他家长老轰孩子去做作业不同,这是我平时说的最多的也是重复最多的话,今年总是腰酸腰痛,我非常担心,有时为她着急担忧的睡不着觉,我甚至为此有点神经质)
“嗯,好的,妈妈。‘’她边说边写。
”我在你这儿坐会儿不碍你事吧‘’,我说是商量其实就是没话找话的直接坐在那儿看她写作业。因为腰痛所以又买了个小桌子放在床上,厚厚一摞书搁在小桌上,有各种辅导练习。
“碍事,妈妈”孩子调皮的笑着说,这是我和她逗哏老用的方式。呵呵,我笑着依然幸福的坐在那里,突然我的眼神瞟见了厚厚一摞书中夹着一份资料,我好奇的扥出来,仔细看。
这是我了解孩子的一种方式,我经常走进孩子房间,无意识得左看右看,见到张小卷子、小纸条、小漫画,甚至是一张废纸或者一个手工小制作等等,我都会拿起来瞅瞅,据此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小思想、学校活动、学习状况等等。
“XXX演出活动”,上面有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剧目、主持人,该谁说什么谁的旁白,哪班的等等,我的眼神很快就落到了孩子的名字上:XX依据情况及时拉幕布。。。。。。
以前孩子都聘个主位,可是自从她们有了演出剧目开始,要么是管谁谁穿什么服装带什么服饰拿什么道具,要么管放片子,要么是管照相录像,当然有次是旁白,这也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我不解的是为什么不去找个角色试试,融入到剧情中,这样不是可以更好的体验一下长长经验和见识,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演出才可以督促自己深入的记住剧目中经典台词,训练提高英语的听说读的能力,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地方。
”秘密啊,小秘密,有人又提前知道了小秘密“,姑娘高兴的边写作业边说。说我呢,还没来的及告诉妈妈,妈妈已经主动掌握了她的动向,呵呵。
姑娘的话还没说完,“你拉幕啊,怎么选拉幕,不选个别的。”“我又有点小失望,估计我的话是孩子没想到的,没想到妈妈会对她拉幕有所反应。
"拉幕怎么了",是啊,姑娘笑着,慢悠悠的说
”这学不到什么知识,力气活儿,不如领个别的任务,拉幕既观看不了节目,我也担心你知道是拉幕,所以不会好好看里面的台词,对于英语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
“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每件事都得有人来做”。
哦,MYGOD ,哇哈哈没想到孩子说这句话,我有点往回收,这倒是,你不做他或她就得做,总得有人去做。
“电的,自动的,也不用费力气,那也不能说什么也学不到,最起码你参加了活动你知道了流程。您说它不重要,如果你不动脑你就去拉,那该收的时候你不收,不该收的时候你收了,那能行吗?不能说你什么也学不到吧。”姑娘慢悠悠的说。
我知道其实这是我的短视,思想范围窄,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有这样的想法,我只是一味的想到记台词提高英语。不过我也认识到了我的错误,其实她每一个角色都动脑筋去尝试过了,她在为她的人生积累经验。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放学回来,姑娘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我高升喊着:拉幕的回来喽!哈哈我和孩子相拥而笑。
孩子竟然有这样的思想高度,实在难得,我着实应为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