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雨的心脏与毒苹果
三毒史出了之后,又开始循环林檎歌单,想想自己和林檎的缘分,追本溯源应该是名为九月雨的心脏的那位网友。
九月雨的心脏是莉莉周小说里其中一首曲子的名字,2010年左右,还特别有社交欲望的我用莉莉周的关键词在邮箱漂流瓶里认识了一些同好,还有不少现在还在qq空间里活跃着,九月雨与郑州的Catherine也是认识的。他是西安人,我高一的时候他还在英国读本。我们聊的并不多,刚上高中的我是一张白纸,触网不深,小城市,见识和经历也都没什么好说的。尬聊之间我说自己最近喜欢的乐队是tizzy bac,这一阵在听英摇。他说他喜欢queen和东京事变。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东变的名字,虽然我是看日漫成长起来的一代,自诩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够深,但是对于东变我的直感是不知名的小乐队。也许是因为对方没唱过日漫主题曲吧(笑),豆瓣FM也从来没推过的样子(后来想想豆瓣FM是给推过KSK的,那个瓷器封面不止一次出现过)。那个时候我还在用QQ音乐,搜了最热门的几首,不来电,呱噪失真的金属摇滚乐。对于一个从小浸淫在旋律为王,曲式固定的流行乐里的人,不得不自嘲真的还没那个品位。
是什么时候开始听林檎的个人专了呢,这个由头实在记不太清,也许是第二年我和九月雨不再联系后再次想起他的时候。听得是石膏和依存症,印象最深的歌词是"新宿街头黄色车名希特勒",孤独窒息的神经质气息,这种癫狂对于一个涉世不深、未试愁滋味的孩子(?)来说很难有共鸣。林檎的百科写的也很变态,医疗器械、性/器/官什么的就还挺赤裸。就连当时的好友也一脸鄙夷,连在关注林檎的我也好像很奇怪。现在想想这些只是林檎美学的冰山一角吧,这个世界上还有病娇苹果,巧克力苹果、蜜桃苹果、香颂苹果、掺着爱与痛的纯真苹果。
那个时候还有一条重要的线是我还在看麦克尤恩,关于麦克尤恩四个字概括:阴差阳错。起因是高二的时候我在当当给wyq买的生日礼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冲着小清新的名字买的,回来后发现被骗得很彻底,那是描写边缘群体的一本麦恩暗黑处女作,印象最深的是想要回到妈妈子宫里的恋/童/癖,住在伦敦郊区女朋友经期做/爱的年轻潦倒情侣,麦恩犀利地用房间里的一对老鼠夫妻对照后者。wyq特别意味深长的和我说这书现在不能看,也不能让家长瞥到,得压箱底等到几年。不得不感叹那个时候我身边的人真的很纯洁,我放佛是最放飞的一个,但我飞的也没那么稳。
顺着麦克尤恩的大名我找了另一本看起来比较正常的txt——《海滩》,现在想想这本书是我成长路上很重要的阴影之一了。剧情还好,年轻夫妇到某个海滩度蜜月,但是不和谐的地方在于sex,男主觉得年轻妻子太过保守,幻想着妻子某天可以给自己KOU。看到这里我内心大喊救命,还是道行太浅,就算是已经经过以大胆著称的村上老师的洗礼,我也还是没办法接受并认同如此直白的东西。我的脑子崩坏了,真心实意觉得和同龄人比起来我有病(此前lzh妈妈发现我在她mp4里下的洛丽塔还教育了她一通)。在我心理防线崩塌的时候恰巧耳机里回荡的 就是林檎那失真嘶哑的声线,我像玻璃芦苇一样陷入了自我谴责的恶循环,就连上下学路上,也会不由自主想起并谴责自己有病,真心实意的像个清教徒。后来我遇事总是不堪一击心态那么差和这次经历绝对是有直接关系的。
再说九月雨,我和他其实并没有太多回忆,我不健谈,对方也不是喜欢对牛弹琴的类型。但以我的仅存记忆和现在的直觉来考量,他也许是个gay吧,喜欢的乐队风格都是颓废华丽风。那个时候他在英国上学,我以看神探夏洛克的一点点了解度曾问过他腐国的LGBT现状,他只说很多,很多都是黑人,经常领人回宿舍,晚上床一直响之类,我便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实我的私人品位和陌生网友相关性很大,共同的起源是莉莉周。但骨子里喜欢什么还是自有定数,真正认识林檎是入了日圈之后,彻底不可自拔是大学的事情了,和高中的心理阴影完全没有传承或者转折意义,是同一物体在两个时空里投射的不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