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龙族》|十年青春文学的回忆记录
最近在重新看《龙族》。
其实这本书我高中的时候就弃了,初二的时候看第二部夏弥死了难受了一阵子,后面因为等单行本,又转战《最小说》,除了《爵迹》以后没怎么看过幻想类的作品。所以第二部以后的剧情就再也没关注过了。
大学的时候和小王同学聊天时提及了这本书,她说第三部在日本发生了很多事情,加上龙五在微信读书上面的连载,我想都十年了,郭敬明的坑早就填不上了,江南老贼居然还在写这个故事,于是我就又从第一本看起来,因为前面的很多剧情早就忘了。
看龙族还是有一份契机的,那是在2009年。
是的,十年前。
那是军训完的第一周,我刚上初中,和爷爷奶奶住在一环离市区很近的地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逛书店和报亭是我的一大消遣之一,我兜里揣着几十块钱,绕过了《知音漫客》,绕过了《读者》以及《青年文摘》,然后我就发现了《小说绘》,一本只要5元创刊号,当时被价格还有打着“青春的梦与爱”这样沙雕又热血的封皮所吸引。而当时连载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江南的《龙族火之晨曦》。因为很少上网,不认识江南,也不知道他写的《九州缥缈录》和《此间的少年》。但是卷首语有沧月还有蔡骏的名字,我想这两人我很熟啊,在厕所里一边提裤子一边心潮澎湃。
当时这本书被室友吐槽,和《哈利波特》的设定也太像了吧。
那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作为新课标的推荐读物,人手一本。前面确实很相似,但《哈利波特》从头到尾都是一群人冒险的故事,友情是主旋律;虽然《龙族》还没有完结,但是从第四部开始,那种隐约的惆怅,你就知道,这是一个一群人同行但最后只剩下你的故事。
很多人都希望小龙女还有小怪兽能够复活,希望大师兄还有路明非不要那么凄惨,但是没办法,虽然大家都想要给作者寄刀片。

《龙族》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但是确实是很有分量的一部作品。十年的时间够多少媳妇熬成婆,而我也即将告别学生的身份进入社会了。
想当年追的《浮生物语》以及《哑舍》都慢慢淡出视线。偶尔出现在视野青春读物渐渐变成了现在大热的IP,从《致青春》开始到《小时代》,再到过几天上映的《最好的我们》。作者们把书的版权卖给电影商。纸媒江河日下,关注的杂志也一个个停刊,喜欢作者大部分做了编剧或者网红。
初中时代因为学校环境的封闭,娱乐方式的匮乏,一本书可以传阅全班,当然有时候也跑到外班寝室借书。
记得自己买的第一本书还是《新概念作文选》,那个时候哪知道作文能够这么写,哪里知道有人靠写作也能上北大。第一本言情小说是《天使街23号》,再后面一段时间看完了郭敬明和韩寒所有的作品,看桐华还有八月长安以为自己也能上清北。那个时候的青春文学是如此的声势浩大,网络文学也是如火如荼。
班主任因为极力反对我们看课外书,经常在寝室搞突击检查,没收在他心里不入流的杂志和闲书。我的隔壁床就是时尚杂志的爱好者,经常被没收一大摞的《伊周》。
现在想起来我的读书生涯还是有些枯燥烦闷的,所以上了大学以后,希望能够弥补学生时代的缺憾,如饥似渴地尝试新鲜事物,但因为小时候缺乏系统的训练,很多东西都不了了之。
也许是因为年少时看了太多别人描写的生活,所以总是向往到不了的地方,看三毛时思念有荷西的撒哈拉,看李娟时梦寐去天山脚下的阿尔勒,有时候看到落落也会在想冰岛有什么神奇地方呢?而《生活在别处》以及《在路上》这样的书很容易把人一直安放在“远方”,但15岁时候的我不懂,认为只要一直远方生活的一地鸡毛就追不上你了。
但同时仍感谢当时的书籍和杂志提供给你的一份审美,他们帮你进行做好分类,进行筛选,不像现在的自媒体时代,要发现那么一两个真正好的公众号,太难了。

再次读龙族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以前就是草草过了剧情,更关注路明非还有楚子航的情感线,在青铜城以及北京地下铁杀龙的剧情都是很模糊地过了,以至于我再读起来的时候会有些惊讶于之前那么好的设定,江南对于每一个人物的把控和描写都很不错,人物也都很立体,我甚至真诚地希望楚师兄和路师弟就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好好活着。微信读书上面有一些剧情的分析和大神的讲解,我才知道我以前漏掉了很多关键的耐人寻味的东西。所以再次读到小龙女死掉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难受了——大概是青春期擅自强调的孤独感成了一大部分的发酵剂,所以有人突然地陪伴还有关注,惊异之外的温暖,不曾拥有的爱情,才会在当下那一刻掉下眼泪吧。
我很少读书看两遍,除了课本,除非特别喜欢,和小王同学在聊《龙族》的过程中她的叙述是打动我的,虽然是别人的故事,这可能是我重新拿起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原因。她对人物的感受很敏锐。听她讲起《艺伎回忆录》以及分享古龙的小说,里面逗乐她的地方,她讲出来告诉我,我也能被逗乐。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神奇的能力,因为你能感受到这就是和人物共同呼吸的样子,小说的关键不就是讲好故事塑造人物么?通俗小说如是,晦涩难懂的更是如此了。
所以我每次听她讲起实习中的趣事,我都在学习,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或者如何才能把想说的话变得有趣。有些人描述一件事情就是很平淡的,但是有些人的描述总是入木三分,就像《孔乙己》里面的“便排出九文大钱”。那个“排”字,所有的形象就出来了。小王同学就有能用一个字扣题的本领。
所以我重新看《龙族》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和人物成为共同体,还有就是学会思考吧,毕竟有些剧情的bug还有知识的缺漏我还是发现不了,但关于医疗方面的还是略知一二,有时候也会跟着吐槽,没有医生的医嘱怎么能够随便给病人打针呢,护士的头花一般都不会拿下来吧。诸如此类,但还是很佩服一个人在脑中构造的那个世界。
这就是一个很热血的故事啊,当年的我看了血脉贲张,就像看完《悟空传》一般想要掉眼泪,现在的我看过来还是觉得很感动,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中二的认为世界就靠一个人就能被拯救的了。只是该离开的,再怎么想要留住,也只能看着他走。
当然,江南这个人的非议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我只是想表达我再次读《龙族》的感受。
好了,那就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