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爪哇古城——梭罗
在上一篇《爪哇岛遗落的古都——哥打格德》中我们介绍了马塔兰苏丹国(Mataram Sultanate) 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爪哇岛最强大的伊斯兰教王国。然而在第三任统治者苏丹阿贡(1613-1645年在位)去世后,苏丹家族陷入权力斗争之中。1670年代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用马塔兰苏丹国的权力斗争逐渐加强对中爪哇地区的控制。
1、迁都梭罗
1726年,末代马塔兰苏丹Pakubuwana II继位。17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巴达维亚城(雅加达)爆发了对华人的屠杀,随即整个爪哇岛都陷入混乱之中。1741年,华人武装进入中爪哇,开始围攻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爪哇的首府三宝垄。苏丹Pakubuwana II选择帮助华人对抗荷兰东印度公司,于是派遣军队一同围攻三宝垄。然而随着荷兰援军的增加,华人-爪哇联军被不断击退,苏丹Pakubuwana II不得不与荷兰谈判,希望让出爪哇岛所有北部海岸来换取和平。 随着谈判的展开,爪哇人和华人都开始反对苏丹Pakubuwana II。1742年6月30日,华人-爪哇联军攻入了马塔兰苏丹国的都城Kartasura, 苏丹Pakubuwono II被迫逃走。1742年12月14日苏丹Pakubuwono II在荷兰的帮助下重回首都,然而此时宫殿已经被摧毁,城市本身也被认为充满了厄运。于是苏丹Pakubuwono II决定迁都。 1745年2月17日,苏丹Pakubuwono II正式迁都梭罗(Surakarta),这里也是马塔兰苏丹国最后一座都城。此时马塔兰苏丹国的大部分领土已经被交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而且所有官员的任免也必须经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批准, 苏丹Pakubuwono II成为了荷兰的傀儡。同时,马塔兰苏丹国内部也在不断分裂。
2、梭罗苏南国
最先反叛的是马塔兰苏丹Amangkurat III的孙子Raden Mas Said,1746年苏丹Pakubuwono II的弟弟Mangkubumi王子也加入反叛。1749年苏丹病逝,去世前他委托荷兰东印度公司处理国家事务。17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继任苏丹Pakubuwono III与Mangkubumi王子谈判。最终签订条约,马塔兰苏丹国被分裂为日惹苏丹国(Yogyakarta Sultanate)和梭罗苏南国(Surakarta Sunanate)两部分,梭罗城正式成为梭罗苏南国的首都。
在荷属东印度时代,梭罗苏南国和日惹苏丹国一样享有自治地位,被认为是荷兰帝国的附属国。在Pakubuwono X(1893年-1939年在位)统治时期,索罗苏南国的声望和权力达到高峰。十世对殖民地经济的理解比所有前任都要深刻许多,他通过把土地租给欧洲开发商,购买商业地产股份获得了资金。他主持在梭罗城中建造了很多建筑和基础设施,并为苏南国很多地方通水通电,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尊重。 1945年印尼共和国宣布成立,1946年爆发了啊反啊君啊主啊制啊运啊动,梭罗苏南被剥夺了统治权,苏南国并入中爪哇省。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索罗苏南仍具有皇室权威和维持传统爪哇文化方面的特殊地位,仍有很高的声望。
一、梭罗宫殿:1745年
梭罗宫殿(Kraton Surakarta Hadiningrat)是一座带有花园和庭院的庞大建筑群,先后成为马塔兰苏丹国和梭罗苏南国的宫廷所在地。梭罗宫廷在发展和保存爪哇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把这里称为爪哇文化的中心。 1743年,马塔兰苏丹国末代苏丹Pakubuwana II开始在旧都Kartasura东南20公里的Sala村建立新都。1744年苏丹宫殿建成,Sala村更名为梭罗(Surakarta,又称Solo)。 1745年,马塔兰苏丹国正式迁都梭罗,梭罗宫殿成为这个爪哇岛曾经最强大的伊斯兰王国的最后一座宫殿。在迁都前的准备工作中,苏丹带走了旧首都Kartasura城中的一切财富,甚至包括各种花草树木。 1755年梭罗苏南国建立后,宫殿一直是苏南宫廷的所在地。如今宫殿的大部分区域仍然由苏南居住,不对外开放,只有一部分开放为博物馆,陈列有苏南收藏的各种礼物、武器和马车等。
梭罗宫殿的主要建筑师是Pangeran Mangkubumi(后来登基为苏丹Hamengkubuwana I),他也是日惹宫殿的主要建筑师,因此两座宫殿的基本空间布局非常相似。在Pakubuwana X(1893年-1939年在位)统治时期对梭罗宫殿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和扩建。这些建筑属于爪哇-欧洲融合式风格,以蓝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部分建筑建筑在1985年被大火烧毁,后来又进行了修复。
1、Pagelaran亭
梭罗宫殿最北边的建筑是一座叫做Pagelaran的凉亭(Pendapo), 是典礼和节庆时苏南接待朝臣的地方。宫殿前摆放有许多大炮,其中最有名的一门是由马塔兰苏丹国最有名的苏丹阿贡(1613-1645年在位)建造的,1744年由末代苏丹Pakubuwana II搬运而来。




2、 Kori Brajanala门
Kori Brajanala是连接宫殿北区和南区的大门,由苏南Pakubuwana III建造。大门屋顶采用Semar Tinandu风格,两边有守卫室。大门其中一侧建有钟楼(Jam Panggung),过去每小时会响一次。


3、Kori Kamandungan门
Kori Kamandungan是宫廷的正门,是一座三开门(Kori Kupu Tarung)结构,由Pakubuwana IIII建于1819年,后来又由Pakubuwana X重建。Kamandungan一词来自于“mandong”,意思是“停留”。任何进入宫廷的人都要在这里停留片刻,为身心做好准备。在大门墙上装有大镜子,为准备进入宫廷的人整理自己的仪表。 大门站有宫廷守卫,门后仍然由苏南及家人居住,不对外开放。 从大门外可以看到大门内部的Panggung Songgo Buwono塔,它建于1782年,有5层30米高。 该塔在1954年11月发生火灾,1959年9月底重建,1978年5月又进行了翻修。塔顶曾经是方形,后来被重修为八角形。顶部装饰有Sengkala(爪哇钟表Candra Sangkala)。这座塔既是苏南用来冥想的地方,又是观察城外荷兰城堡的制高点,又是斋月时用来望月的地方。




大门前有一对守门天(Dvarapala)雕像。守门天源自印度教/佛教中的门神,在爪哇文化中通常以手持金刚杵,面目狰狞的巨型阿修罗形象出现。


4、花园博物馆
侧面的花园部分被开辟为博物馆,陈列有一系列包括塑像、武器、王室珍宝和马车在内的文物。但展品基本没有介绍,而且保存状况不好。









5、Sasana Mulya王子宅邸
宫殿周围还分布着一系列王室建筑,我逛了一座叫做Sasana Mulya的建筑,由Pakubuwana III修建,是苏南王子及其后人的宅邸。王室家族经常在这里聚会,王室也会在这里举办婚礼。 如今这里也是梭罗传统歌舞的练习场所,每周都会举办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6、宫殿周边
梭罗宫殿内部的院墙,一处二层瞭望台。



宫殿旁的一处建筑,是典型的荷兰殖民+爪哇融合风格。

宫殿附近的街道,这边有马车旅游项目。



梭罗宫殿的外城墙和城门。


二、梭罗清真寺
梭罗清真寺位于宫殿北部,由苏南Pakubuwana III建于1763年,1768年竣工。梭罗清真寺既是主麻清真寺又是皇家清真寺,梭罗宫廷许多关于伊斯兰教的仪式都要在这里举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圣纪(Skaten)。圣纪期间会从梭罗宫殿储藏室运送两套大型的加麦兰乐器(Gangsa Sekaten)到清真寺的庭院中,其中一套制作于1810年。除了礼拜时间外都会表演爪哇传统加麦兰音乐。 梭罗清真寺是典型的爪哇传统清真寺建筑。大殿有三层金字塔型的Tajug屋顶,这种建筑结构源于印度与中国文化,在伊斯兰教进入爪哇前就已出现,是印尼传统伊斯兰教与本地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屋顶最顶部的装饰叫做Mustoko或Memolo。最传统的Mustoko使用黏土制作,但梭罗清真寺的Mustoko已经换成了印度式的圆顶。在Pakubuwono X时期大殿屋顶曾经被黄金覆盖,但后来都被其他材料取代了。 大殿不以墙壁承重,而是用四根和屋顶相连接的Soko Guru支柱支撑。 前廊Serambi位于大殿前方,与大殿连为一体。前廊主要用作遮阴挡雨,主麻聚礼时人们也在前廊礼拜。









早期的爪哇传统清真寺几乎没有宣礼塔,而是通过敲打前廊内的Bedug大鼓来起到唤礼的作用。如今梭罗清真寺内有一座印度莫卧儿风格的宣礼塔是1928年由苏南Pakubuwono XI建造的。


三、Mangkunegara 宫殿
1757年,曾经的马塔兰苏丹国叛军Raden Mas Said向梭罗苏南国投降,并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订协议,在梭罗附近建立Mangkunegaran土邦(princely state),改称Mangkunegara I。同年,他在梭罗城建立Mangkunegara 宫殿(Pura Mangkunegaran)。 印尼独立后,Mangkunegara VIII在1946年宣布加入印尼共和国,但在随后的运动中被剥夺统治权,不过和梭罗苏南一样,他们仍具有文化上的地位与威望。
宫殿现在是对外开放的景点,进去以后有会英语的小姐姐全程导游。
宫殿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叫做Pendopo Ageng的爪哇传统Pendapo凉亭, 由Mangkunegara II(1796-1835年在位)建于1815年,之后由Mangkunegara IV(1853-1881年在位)扩建,成为当时印尼最大的Pendapo凉亭,可容纳一万人。 Pendopo Ageng的屋顶呈梯形金字塔形状,称为Jogro,入口处有荷兰殖民时期风格的装饰。凉亭内部悬挂有1866年安装的吊灯,地面上铺着大理石。这里定期会举办各种爪哇传统歌舞表演。






Pendopo大厅后面是叫做Pringgitan的矩形区域,建于Mankunugoro II期间,是欢迎王室贵宾的地方。



继续向后是Dalem Agen大厅,具有金字塔形的Jogro屋顶。这座占地1000平米的建筑曾是王室内廷,现在作为展馆展出有王室收藏的各种传家宝,不过禁止照相。 Dalem Agen大厅后面是王室寝宫,现在是王室后人Mank Nugoro家族的府邸,其中一部分也开放为博物馆。 宫殿后院种着各种观赏性植物,还有欧式雕像、喷泉和鸟笼。 八角形的建筑Pracimoyasa(Dalem Veranda)可以俯瞰花园,有着传统爪哇风格的三层屋顶,里面有精美的欧式家具和烛台吊灯。这里是王室的餐厅、更衣室和浴室。









宫殿中收藏的爪哇传统舞蹈时戴的头饰,以及彩色玻璃上画有穿爪哇传统服饰的人。








宫殿前的东边是Mangkunegaran土邦步兵和骑兵总部,是一座要塞式的建筑,建于187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