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 | 在花间,成全生命本来的样子
下笔之前,原本想把主题定义为“在花间,把生活过成喜欢的样子”,仔细想了下,便改为“在花间,成全生命本来的样子”。也许,比起喜欢,成全也来得更为深刻。
喜欢多是一种自我的私人情感,它参杂太多个人偏好; 而成全是一种领悟之后的愿它好,不慕虚名。
记忆里,儿时的大院每到春夏便开满月季,红绿交织,明晃晃的太阳投下好看的光影,小小的我,总是偷偷采了一朵又一朵,小心翼翼地别在妈妈扎起的马尾。仔细地嗅,仔细地看,仔细地收藏。柔软、轻盈、细致。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然而,随着成长,这样的光阴,变得下落不明,有时像风,有时像云,有时又什么都不像,让人迷失或负重。即便是这样的日子,只要是看见花,无论是一枝还是一树,都会感到喜悦,仿若人间多了一点值得留恋的物什。那时,花,之于人类,不止是美好的存在,还是一种隐秘的治愈。
有人说,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它可以治愈你由胃及心的欢凉;而其实,忧伤的时候,也可以去花室。在那里,你素手浣花的模样,洗练、沉着、素淡,时间久了,人会变得澄澈许多,就像那拥花自喜的女子,恬淡,静美。
大抵是生性里喜这疏离,相较于其他热闹,更是偏爱这草木染心的寂静。所以有段时日,常常买花回来侍弄,即便只是做了蹩脚的作品,亦是欢喜得不能自已。每每此时,内心都会升起久违的柔软,浓淡相宜。
因自知这澄澈来之不易,希望它长久弥留于心,便正式学了花艺。众多流派中,因被一条视频触动,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日式MAMI风花艺设计。
相较于其他花艺流派,它很小众,在国内知晓的人并不多,然,在日本,它却成为很多女性舒缓压力、陶冶性情、提升审美的一种精神美学,备受欢迎。
当然,这并不足以构成它备受欢迎的理由,对于偏好简单的人来说,易于操作却又能自由表达,是不错的选择。它不需要复杂,借助自然界的材料,稍作巧思,辅以核心技巧,便可创作无限之美。作品往往既有欧式花艺的自由野趣,也有日式的简约静美。
对于日常花艺爱好者而言,它是生活情调的一部分;对于新手而言,它可提升你的审美层次,启发你花艺设计的灵感;对于资深人士而言,它是永无止境的探索与习得。所以,无论是入门级别的新手,还是资深人士,都可在MAMI风花艺设计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当然,每个人的喜好都有所不同,吾所喜,亦慎施于人。
因着这喜好,将花间渡丛书书系1《有花的日子》,日式MAMI风国内首本,在即将到来的520,转发随机送出3本。希望每个人在这天有花可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