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短评——2019年(上)
1.何以为家
看这部电影时偶尔会想到《小偷家族》,毕竟主题有类似之处。但看完之后,脑子里自动冒出来的却是《一一》里的洋洋。十几年前看《一一》时,觉得洋洋是我见过的最成熟的小孩,但现在被赞恩打破了。天真是最大的奢侈品,对于大人和小孩都是如此。
2.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记得看过最早的漫威电影是《钢铁侠1》(2008年),那时候还在大学里,才刚开始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连漫威都没有听说过。复仇者联盟(2012年)非常火的时候,也完全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当然也没有想到要去看。到2015年开始有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之后的大部分电影都在电影院看过。但作为普通观众,还是傻傻分不清哪些情节是出现在哪部电影里,也并不想特意去记住这些。可能因为我只是对人物感兴趣,他们出现在哪部电影里并没有那么重要。我印象最深或者说最喜欢的是钢铁侠、黑豹、雷神、灭霸。在复仇者联盟4里,瘦骨嶙峋的钢铁侠、肥胖的雷神、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世界毁掉原石的灭霸,让这部电影不只是找个理由打群架,还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如果英雄都会脆弱,我们凡人又何须羞于表现自己的脆弱呢?
3.雪暴
虽然导演崔斯韦是编剧转型的新导演,但演员阵容却相当强大,统统都是我喜欢的(张震、倪妮、廖凡、黄觉)。电影的名字跟《暴雪将至》(2017年)很像,所以我总是记不住是到底是雪暴还是暴雪。故事特别简单,三个劫匪为了保住抢来的黄金,情急之下杀了李光洁饰演的警察,张震饰演的另一个警察在深山老林里要在雪暴来临前将他们绳之以法。爱情线就是李光洁和张震都喜欢倪妮饰演的医生,但是倪妮喜欢的是张震。所以这个电影基本就是看几个演员飙戏。最后诡异度假村的戏份和导演编剧的《一出好戏》(2018年)的设定很类似。张震饰演的警察全程都让人很心疼(可能别人演未必会心疼,哈哈);倪妮饰演的医生基本平稳发挥(受角色限制,无法像《悟空传》(2017年)里的阿紫那样灵动让人惊艳);廖凡大哥进一步黑化成了一个没什么人性的悍匪,黄觉演暗藏心机的老二,两人稳定发挥,看起来像在本色出演。最让人惊喜的是“郭三”——一个狡邪的胖老头,浑身上下都是戏。电影结束时我一直盯着演员表,看到是“刘桦”时心里不禁感叹:原来是刘桦,难怪!因为看过好几部他的戏,却还是无法将脸和人对上号,每次都是觉得这个角色演得真好啊,然后看演员表发现是他。第一次是看《疯狂的石头》(2006年),看到“桦”这个字还特意去查了读音,不知道是念hua还是ye。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我对这部戏还是很满意的,不能总是去跟大师们的代表作做比较嘛。
4.撞死了一只羊
这是一部很美很有神秘气质的西藏电影,由两个短篇小说巧妙改编而成,只有短短的86分钟。最喜欢的当然是在小酒馆里的那场戏,有点儿东邪西毒的味道,恍惚以为是在看武侠片。小酒馆老板娘特别美,和金巴的那番你来我往看得非常享受,这样的才配得上被称为电影啊!现在太难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电影了。然而,这样的电影最终票房才刚刚过一千万 。
电影结束时打出来的西藏谚语很王家卫:“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也许你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据导演说,是他费劲周折才找到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是却道出了看电影的真谛。把电影当成一场梦就好了啊,看不看得懂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由于看完有很多疑问,我还是忍不住去看了导演的电影手记……
5.大侦探皮卡丘
皮卡丘真的很可爱啊,是一只成熟的萌宠!
作为一个没有童年的中年女性,当然是不知道皮卡丘的,就像以前也没有看过多啦a梦、侦探柯南、龙猫一样。看电影的时候别人看的是情怀,而我是在看剧情……本来没打算去看这部,以为跟多啦a梦那种电影一样,不过经不住好几位朋友的安利,还是改变了主意。进电影院前对皮卡丘基本是零认知,只是听说它很可爱。以至于开场了半天,主角还没出来时,我有点怀疑自己走错了影厅。虽然情节很老套,男女主也比较脸谱化,但是将一个日本卡通人物融入到美国的电影模式中,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厉害了(脑补一下把葫芦娃拍成美国电影)。萌即正义没什么不好的,能萌到人心里/甚至有生理反应多不容易啊。
瑞恩*雷诺兹给皮卡丘配音我是非常买账的,不露脸比毁容脸还是要好一点。最后露脸的时候虽然不像在死侍里那么惊艳(毕竟那时候年轻),但还是很意外。因为身材太好了,以至于不太符合我想象中的警察爸爸的形象,而是当成彩蛋在看。
6.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上映这部片的影院很少,不得不大晚上下班后跑到福田保利国际影城(大中华店)去看。说来很巧,每周末去花田时我都要路过这里,但是从来没有想到去里面看个电影。本来以为保利电影院是非常成熟的电影院,没想到绕了半天才找到了正确的大楼入口,第一眼望到的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大厅,连影院的指示标识都非常不起眼。又好不容易问到了四楼,竟然找不到电影院的门口在哪里。整个影院又空又大,而且布局非常反人类。电影开始前把整个影院逛了一圈,基本没有什么观众,黑不溜秋得让人有点害怕。不禁感叹保利真是有钱,这么大的影院经营得如此冷清竟然还没有倒闭。我基本上是包场看了这场电影,想想剧情其实还有点后怕。
这是一部很有导演风格的电影,以前看过导演拍的《推拿》,所以很适应这种摇晃的镜头。虽然剧情是个悬疑片,但是人物之间弥漫着的疏离气息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每个人物的行为好像都有据可依,但细想又像一个谜。林慧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编剧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女性设定为一个精神病患者是非常高明的。在她的经历和关系里,如果还能保持精神正常是不太可能的。阿云、小诺也像一个谜,她们若隐若现地牵动着故事的发展。姜紫成的经历、唐奕杰的隐忍,以及他们如何保持关系的平衡也是一个谜。如果这部电影改名叫《浮城谜事》,杨家栋就是那个要去解开这个谜的人。故事的最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应得或者不应得的结局。看起来是一个悲剧,但是这可能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姜紫成和杨家栋本来是两个脸谱化的角色,一个坏人,一个好人,但秦昊和井柏然还是演出了他们各自的复杂性。宋佳就更不用夸了,完全就是林慧本人。马思纯和陈妍希也很惊艳,跟以往的形象都大不相同。但是,最难得的是饰演唐奕杰的张颂文老师,《人物》在5月8日发表过一片文章叫《和演员张颂文一起郊游》,看到里面张颂文的生活,就不难理解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为何被塑造得让人印象深刻了。
7.阿拉丁
童话真美好啊,公主的侍女也好美!好多年都没有看到威尔史密斯了,没想到他演起阿拉伯人竟然也一点都不违和。
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要跟着她一起读一下童话故事。如果以后只能养个宠物陪伴自己,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阿布。
8.一条狗的使命2
狗2像是特意拍给中国人看的。
2017年《一条狗的使命》在中国上映,我告诉同事要去看这部电影时还被无情鄙视。我之所以去看,主要是因为老妈喜欢狗。本来以为这么小众的电影除了我这样的电影院常客会关注外,应该没什么人看的。没想到票房还不错(据说大陆的比美国本土还高)而且评价都还挺好。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是一个还挺温馨的片子,毕竟狗狗很可爱,拍得也比较细腻。
所以2上映的时候,当然还是要去看一看的,但其实已经忘了1的故事了。当在电影院看到出品方之一有阿里影业时,心里还一惊,阿里国际化路线走得不错啊。然后就看到电影里有讲中文,有华人精英家庭的设定,到这里其实还可以接受,整个影片的基调还是很稳定的。但是,后半段真的就有点歪了。华人男主角年纪轻轻就住纽约富人区大house,有一个花瓶女朋友,收容居无定所的女主角,患癌症,女朋友拜拜,在女主陪伴下抗癌成功,男主角鼓励女主角登上舞台追求梦想,开着豪华跑车带女主角重返童年生活过的农场,男女主角终成眷属。这些似曾相识的剧情,完全可以把狗的戏份拿掉,解释成命运安排的偶遇重逢之类的。
虽然剧情设定有点套路,不过整体还是很温馨的,毕竟谁不想拥有一条这样无条件守护自己的狗呢?
9.最好的我们
这是那种每年都会出现至少一次而且必须出现一次的青春片。这些年我看过的就有《既然青春留不住》(2015年)、《我的少女时代》(2015年)、《谁的青春不迷茫》(2016年)、《闪光少女》(2017年)。最好的我们和名字有青春的两部差不多,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也会感动甚至流点眼泪,但看过也就忘了。但名字有少女的那两部是看的时候会会心地笑,但一直都会记得里面的美好。第一类电影我理解为是套路,而第二类是有真心的。
《我们》里的故事设定特别简单,男主是篮球打得好、歌唱得好、人长得好、家里经济条件也好的女生都爱的那种高中男生,女主是笨笨的但有点小个性的默默无闻的女生,男主独宠女主。演员其实选得挺好的,虽然我全程都恍惚男主是吴亦凡,但是吴亦凡确实有很多少女粉,她们会买单,没毛病。而且女主我很喜欢,初看很不起眼,但几个特写都很好看,而且不是那种做作地装可爱(虽然小姑娘还没长开,演成年人有点难以接受)。后来才知道男主是陈凯哥和陈红亲儿子,怪不得片尾还特别感谢了他俩。希望这位公子下一部戏能演一下自己,不然只能被当成吴亦凡了。
电影中高中部分的戏还勉强可以(特别表扬一下张平老师),但是毕业那会以及之后就有点崩了。其实我不太理解,从男主的穿着品味还有他妈妈的几次出镜来看,他家经济条件应该很好,而且妈妈肯定是有很体面工作的那种女强人,就算不幸得了尿毒症,应该有医保几乎全额报销,完全不至于要沦落到卖房子看病,还把儿子拖累得这么惨(亲戚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这种强行设定的剧情让人很出戏,然后就看演员在那里很认真的表演,像在看舞台剧……摄影也不是很走心,不像是在拍电影……哎,就这样还是不知不觉被赚了眼泪,可见眼泪真是廉价。
10.一吻定情
作为女生,没有看过剧版《恶作剧之吻》是非常罕见的,我就是那种非常罕见的女生。
一吻的剧情虽然已经被后来者们模式化了(可以和《最好的我们》对比),但是还会让人有印象。至少让我觉得是在拍电影,而且在剧情上也更新到了微信朋友圈的时代,还是挺有诚意的。林允虽然没有那么符合女主角的设定,但能感觉到她非常努力了。王大陆演起资优生也是非常帅的。
11.千与千寻
和龙猫一样,这又是我的童年未看系列之一。
这部电影2001年出来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一了,我记得我弟还给我推荐过(至今都不知道当时信息那么闭塞,他是怎么知道这部电影的……)。虽然没有在电影院上映,但在CCTV6电影频道播放过,我看到千寻爸妈变猪就没往下看了,没觉得吸引人。但这部动画片实在是太有名了,我一度想接着看完,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电影院(于2019年6月21日)接着看。
这个动画片就像一场梦,画面美好,情节跌宕起伏,而且还有爱情线。梦醒时发现是虚惊一场,但会有淡淡的忧伤,是那种我很愿意做的梦。前半段我一直以为白龙是一个女的,而且是千寻的姐姐或者阿姨辈,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少年,是最大的惊喜了。
李霄说当结尾音乐响起时,鼻子酸酸想落泪,特别感动。我说觉得自己很冷血都没有被感动,她还安慰我,说我属于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不太容易被他人影响而随波逐流,这是难得的优点。有朋友如此,夫复何求。
12.绝杀慕尼黑
作为一个完全不懂篮球的女观众,全程都非常紧张激动,电影结束后都难以平静,就像自己也是坐在比赛现场的观众之一。作为运动题材的电影,个人觉得拍得非常好,比《花滑女王》(2018年)更有层次,更丰富,也更具能带动情绪。
这个电影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论一个教练的重要性》,而且估计贡献了史上教练现场走神的最高境界。比赛前接到妻子的电话得知儿子出国看病的努力都白费了,教练在比赛现场就进入了入定状态。结束后在更衣室问球员比分是多少,球员告诉他67:61,然后他问了一句,谁赢了?哈哈,当时真的觉得编剧太牛了。除了教练塑造得很成功,还有很多小细节也很好玩。即使和《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年)相比,这部电影也更让我有带入感,可能是我对皇后乐队的音乐无感,所以最后的演唱会还原并没怎么激动,但是这个最后和美国队的决赛真的是跌宕起伏的肉搏战,看的时候心一直都悬着,球员身体碰撞时都能感觉到疼。
有点遗憾的是,女演员不够美,而且太瘦弱了,不像是国家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