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妈妈读书会33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五四青年节的下午,十几位爱好中医的中青年汇聚在桔子的耕读茶社共读黄帝内经。虽然我忝列主讲人之位,但完全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分享这一年读黄帝内经的一点心得,重点还是想听几位专业人士对黄帝内经以及中医的解读。因为在座有好几位真正的医生,所以在这次的黄帝内经共读中我是真正的受益人。 五个小时的共读时间嗖嗖地过去,会上几位中医真的很牛,简单几句就把平时觉得很高深的中医理论说得明明白白。大家认识到,中医并不高级也不神秘,他是融入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每个中国人基因里自带的文化。只是这些年我们提倡唯物主义,一说唯心主义似乎就很无知。凭啥“在黑屋子里抓一只并不存在的黑猫”,做为哲学命题就显得很高级,给受了惊吓的孩子叫魂就是封建迷信嗫? 自学得道的马老师说,建立中医思维非常关键。所谓中医思维,以我现阶段的水平理解,就是中医讲究“生”和“长”,是内在自发而不是人为的添加,中医起的作用是引发这些已有能量与疾病对抗;在调理平衡时讲究“收”和“藏”,而不是把暂时多余的去除或消灭。 中医世家潘老师用他自己家人诊病和治病的趣事,说明想成为好中医是要有悟性的,相比现在的医院流程化标准化,一个好的中医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另外,每一个医生与他的病人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即便我们做不了医生,也要成为一个有善缘,有觉知的“病人”,这样与医生沟通更有效,碰到好医生的几率也会更大。 最后用我这个中医小白的理解来介绍一下黄帝内经的81章每一章的内容,说说我这一年摸到的大象是啥样吧😝 1、上古天真论:开篇用二十四个字说明了黄帝的一生,对比古人与今人对待养生的不同。分别论述男子和女子生长衰老的过程;列举真至圣贤四种养生者的境界,确立了如何对待生命的准则。 2、四气调神大论篇:人根据一年四季变化的不同养生法则。列举气候变化不规律导致的异常现象,指出逆四气的危害。 3、生气通天论:论述人身阳气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阳气受伤引起的病变。 4、金匮真言论:论述四时之风,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系,一日的阴阳变化在医学上的灵活运用。 5、阴阳应象大论:五行所对应的天地人色音味,无论养生、治病皆取法于阴阳。 6、阴阳离合论:论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开、阖、枢生理特性,通过三阴三阳经脉根、结的论述,阐明三阴三阳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的道理。 7、阴阳别论:三阴三阳各经的部分病变、证候、传变及其死症表现。 8、灵兰秘典论:以当时政府官职作比喻,论述了人体六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9、六节藏象论:天度,气数,时令的划分依据,五行之气太过与不及在脏腑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10、五藏生成:五脏与脉髓精血的关系,五脏间的制约关系。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五脏的正色生色和死色,脉诊的重要性,脉色合参的意义。 11、五脏别论:着重讨论奇恒之腑、传化之腑的功能特点。 12、异法方宜论:说明东南西北中央五方位的不同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医生了解治疗原则,即使同病而治法不同,也都能使病人痊愈。 13、移精变气论:说明祝由术为什么适用于古人而不适用于今人,色脉合参,详细的问诊对于临床诊断重要性. 14、汤液醪醴论:汤液醛醋的制造和应用,指出病者与医生的标本关系,水肿病的病机、症状和治疗。 15、玉版论要:揆度、奇恒诊法的运用。无论哪种诊法,都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 16、诊要经终论:针刺治疗如果违反四时会出现的不良后果,十二经脉气绝的症状. 17、脉要精微论:脉诊的大法,切脉的要义,望诊中查五色的重要性。几种问诊的方法,各种脉象的主病。 18、平人气象论:人体以胃气为本,平脉病脉和死脉的脉象是什么。 19、玉机真藏论:五脏脉象依四时的不同而变化。详细描写真脏脉象,并根据真脏脉的出现,预决死期。五虚、五实的症状,指出实者能够邪去,虚者胃气能够恢复,便能转危为安. 20、三部九候论:三部九候的部位及所属之脏腑,七诊与三部九候合参以判断疾病的预后,经病、经络病、血病、奇邪所采取的不同针刺治疗手法。 21、经脉别论:六经偏盛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同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的脉象. 22、藏气法时论:五脏疾病治疗过程中从逆与得失。五色、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对五脏之所宜。 23、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运用五行学说,对人的日常生活、发病因素、脏腑功能、病情变化、脉搏形象、药物性味、饮食宜忌等进行分类归纳。 24、血气形志:六经气血多少是有定数的。形志苦乐所造成的疾病各有不同,其治法亦不同。五脏腧穴取穴的计算方法。 25、宝命全形论:天地万物人最宝贵,中医对全形的重视值得现代医学借鉴。 26、八正神明论:日月星辰八正对人体气血盛衰的影响。针刺泻法关键掌握"方",补法关键掌握"圆"。 27、离合真邪论:针刺补泻的宜忌和操作方法。 28、通评虚实论:讨论病证的虚实、症状,以及重虚重实、经络的虚实、脉的虚实等。 29、太阴阳明论:三阴三阳六经极其所属脏腑的发病规律;脏腑亦各因脾经而受气于阳明,详述脾病的表现。 30、阳明脉解:阳明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 31、热论:热病的原因、症状、变化、预后、禁忌、治疗。热病的治疗原则:汗、下两大法。 32、刺热:针刺治疗五脏热病的具体操作。 33、评热病论: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风水)四种较严重热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 34、逆调论:阴阳失调,营卫虚实不调引起的各种病变。肺络之逆、胃气之逆、肾水之逆三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35、疟论:疟病(寒热交作)的病因、病理、病状、治法。 36、刺疟:针刺治疗疟病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7、气厥论: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各种病变。 38、欬论:五脏六腑各种咳嗽的症状以及相对应的治疗原则。 39、举痛论:五脏突然作痛的原因。对气逆、气缓、气消、气下、气收、气泄、气乱、气耗、气结的症状、病理作了讨论。 40、腹中论:腹中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的病因、症状、治法、禁忌。 41、刺腰痛:正经、奇经、别络等经络发生病变所致腰痛病的临床表现和针刺治疗方法。 42、风论:论述了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五脏风症的临床表现。 43、痹论:论述痹病的病邪性质、发病部位和痹病的预后关系。 44、痿论:五种痿症的鉴别方法。论述了治痿独取阳明的道理及其他治痿原则。 45、厥论:寒厥和热厥的病因、症状以及六经的厥和厥逆的症状。 46、病能论:胃脘痈、卧不安、不能偃卧、腰痛、怒狂、酒风的症状、病机、诊法 47、奇病论:妊娠中各种病、小儿先天性癫痫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预后等。 48、大奇论:介绍了几种特别少见的疾病:痈肿、疝、瘕、肠澼、偏枯、暴厥等病的病机及其预后。 49、脉解:六经不应时发生的病变机理。四时阴阳盛衰与六经病变的关系 50、刺要论:阐述了依据疾病所在部位确定适宜的进针深度的针刺要领。分别说明人体各部位因针刺深浅不当导致五脏在相应季节产生的种种病变。 51、刺齐论:皮、肉、筋、脉、骨不同病位的针刺方法。 52、刺禁论:说明人体禁刺的部位,以及误刺的后果。 53、刺志论:针刺补泻的一般方法。 54、针解:针下寒热感觉与针刺疗效的关系。阐述了九针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55、长刺节论:头痛、寒热、痈肿、疝、积、痹、狂、麻风等病的针刺部位和针刺方法。 56、皮部论:十二经脉在皮部分属的部位、名称,及如何从皮部络脉颜色的变化诊断疾病。 57、经络论:论述经脉与络脉的颜色。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58气穴论与59气府论:论述人体三百六十五穴所在的部位。 60、骨空论:任脉督脉病变的针刺方法,灸寒热症的方法。 61、水热穴论:论述了肾俞的五十七穴以及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俞穴。 62、调经论:经脉为运行血气的隧道,故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有余与不足而发生百病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 63、缪刺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 64、四时刺逆从论:针刺如果违反四时会导致的严重后果。 65、标本病传论:治疗要了解疾病标和本之间的轻重缓急。各种疾病按次序相传不可用针刺治疗,是间脏相传可以用针刺治疗。 66、天元纪大论:五运、六气和三阴三阳的结合。强调五运各能主一年,不是单独只主四时。 67、五运行大论:详细讨论运气学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人体的应和,与万物的生化。 68、六微旨大论:天道六六(六气与人之三阴三阳)之节的盛衰。地理与六节气之应。六气应五行的变化。每年六气的始终的早晚和计算方法。 69、气交变大论:阴阳和五运之气的消长胜负关系。德、化、政、令等五运正常功能和逆常变化,并结合星辰作了详细说明。 70、五常致大论:五运对应五行的平气、不及和太过年份的命名。以上十五种年份所对应的各种表现和影响。 71、六元正纪大论:六十年内运气合治及运气胜复正化的具体情况;五运,六气的同化;五运、六气来临的先后次序;六气十二变的有关内容;五气郁发的物象及致病情况。 72、刺法论:六气升降不前致病的刺法。五运之气失守,三年左右化而为疫,以针刺避去疫疠的法门。 73、本病论:气交相遇相会相胜相抑的原因。六气升之不前、六气降之不下、六气迁正的解释。 74、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在临床上适宜的治疗法则,又对药物剂量、配伍、服法、禁忌等作了说明。 75、着至教论:本篇着重论述了医学上至真至确的道理,强调了学习医学必须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并指出三阳并至的发病情况及其对人的危害性。 76、示从容论:说明肾虚、肝虚、脾虚之脉的诊法,并分析肾病的脉证。对于失血证病在脾在肺作了分析比较。 77、疏五过论:医生的学术不精,人情事理不明所造成的五种诊治上的过失。 78、征四失论:治疗失败的四种原因。 79、阴阳类论:三阴二阴一阴和三阳二阳一阳的含义,其相互间的关系和病状、脉象等。 80、方盛衰论:从年老年少、四时季节等方面讨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逆从。五脏气虚产生的梦境。诊有“十度”,必须全面掌握病情,综合分析。 81、解精微论:眼泪、鼻涕的形成原因。
-
以艾之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23 17: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