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商业化的景区,很多人最后还是要去了,你怎么看
有人说,20世纪的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他们更注重以旅游等方式调节自己。特别是,这几年来特别流行一句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也让很多蠢蠢欲动的心走了说服自己即刻出发的理由。

可是,很多人走了一趟外面的世界才发现,这种旅游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商业化的景区、雷同的纪念品小商铺等,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更像是换了个地方吃饭而已。即使是这样还是很多人会去这样类似的景区。

走到各地景区景点进行旅游观光,两边商店云集林立,广告招牌显赫招摇,如果不是手中还有一张旅游门票,还真的以为來商业街到此一游。
比如每个城市都会有这么一条街是专门卖小吃的,像北京南锣鼓巷、武汉户部巷、长沙火宫殿、重庆磁器口等号称当地美食街,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卖的小吃大多雷同,无非是水果臭豆腐和一些网红冰淇淋等,不好吃而且很贵。如果你逛超过三个这样的美食街,就会打心眼里排斥这种小吃街。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的古村古镇。像西塘、乌镇、凤凰古镇、丽江古镇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景区,游客漫步在景区商业街,浓郁商业气息已经掩盖了古朴历史风貌,它们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四大古镇。

去过的人大多会说:“商业化严重,小商品雷同,夜晚酒吧很吵,根本不是心中的那种小桥流水人家。”

随着旅游业的火爆,旅游城市的经济也跟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到北上广深,小到一些小乡村都有可能成为火热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商业化是一种趋势,有人说:“现在的景区为了追逐利益,完全是破坏了原有的文化和历史。

这样的旅游,真的没什么意思,要是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变成了这样的模式,那还旅什么游?”可是,偏偏就有很多人嘴上说着商业化,却还是会乖乖地走一遍,然后抱怨着“真坑”。对此,你怎么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