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随笔
慢慢发现,以前刚来时并不怎么喜欢的济南,到临走时,竟也感悟到她的独特。 平心而论,济南不是一个让人一眼就喜欢的城市。我身边的外地人来济南,很少有走后对济南迷恋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济南的城市风貌不讨喜,城市环境不美丽,没有特征明显的城市繁华区,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没有地铁,最关键的,城市建筑普遍较老。但其实上面的话并不全对,济南不是没有繁华的商圈(泉城路),不是没有地标性的高楼(绿地中心),但是第一眼看上去,与其他的大城市相比,总觉缺乏现代化气息,缺乏视觉冲击力,让人感觉未免平淡。 济南就是这样一个“平淡”的城市,或许是继承了齐鲁大地扎根已久的中庸思想。她几乎具有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却总是藏着掖着,不让远方奔波而来的人一睹真相。她把高楼分散开来,平铺到整个市,她把商圈拆分开来,构建起济南的一个一个的次中心。可是你若把它们单独拎起来看看,又觉得这些都太小气了,很局限,成不了大气候,可是,你却不能说它们没有,甚至许多名头还很响亮。 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面子工程,求全而不求精。但是,如此重要的城市风貌上的面子工程,未免也太不长“面子”。现在想想,大概就是济南市本身的城市规划上出了问题,在许多地方的设计上没有协调好,旧楼没有更新和翻修,新楼的建成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导致了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格局。 这种错综复杂的格局,构成了一种不好辨明的风格,给人一种琢磨不清的感受。可这只有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深入到那些曲曲折折的深巷里,才能有所感悟。济南是一个大城市,你可以看到繁华的商场,川流不息的人群,现代化的城市地标,以及大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济南又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城市,你可以看到许多破旧的居民区,许多低矮破败的商铺,简陋的市场,有时候就觉得和我们家乡这个三线城市的老城区一样。但当两者和二为一,彼此之间不再划清界限,一切就有变得模糊,变得模棱两可了。在济南骑车漫游,你很难判断自己会遇见什么,或许刚刚路过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紧接着就是荒凉苍茫的马路,可能刚刚经过低矮迂回的贫民住宅区,立刻着就浮现一栋巍峨气派的写字楼。有些地方看起来荒芜人烟,街边却暗藏无数住宅小区;有些地方看起来高楼群起,实际上早都人去楼空。这里充满神秘感,充满着未知,每个深居宅巷充满着大城市的诱惑,但又透露着小城市懒洋洋的气息。这里生活的人,不会感受到大城市的喧嚣与做作,也不会体会小城市的荒凉与落寞。 济南就是一个这样的城市,她不像上海,连小巷都铺着脂粉气;她不像北京,静谧处透漏着皇城的底蕴和威严;她不像青岛,蓬勃朝气又可爱;她也不像郑州,努力摆脱桎梏,处处显着野心。济南仿佛就是这样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城市。它冷淡平静,不苛求细节,潇洒自在,怡然自得,但在意想不到处又透露着执拗和倔强。大概这就是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平衡,济南人骨子里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