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昭觉寺
每年总要机缘巧合来昭觉寺那么一两次。宝光寺文殊院石经寺这几处从小逛到大的丛林,细究起来,声名还在外一些,庙里也热闹或经得逛一些。我从来羞于承认庙旁的青龙场温鸭子,是造成我每年必来的主因。但其中似乎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
上月就和闺蜜二三来庙里小坐喝茶。在温鸭子点了老成都最土最家常的几味菜。吃得尽兴,聊也聊得高兴,茶喝至泛白,连菩萨都没来得及拜就又打道回府了。
今日雪后,天冷得脸都木了。还是在温鸭子吃了一肚子油水后进来闲逛了一番。这寺庙虽大,但因为来得次数太多,以致水榭亭台,楼阁故径,都了然于胸。大雄宝殿前的黄桷树,长了许多年,现今个子没怎么长了,但肆无忌惮地开枝散叶,成了一顶篷篷洒洒,连冬日也透了新绿的大宝盖。以前树前有一石碑,上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今这碑移到了清定法师的舍利塔前。我觉得我的记性真的是太好。
昭觉寺二十年来几乎未大兴土木。守着自成天地的各殿,和尚们固守一方清凉。某人每次来这里就要讲他当年有幸同清定大法师有一面之缘。说起大法师的气质,总一脸向往。我每次来这里,就要讲我高中同学野史。当年大殿落成时,几个同学骑车来昭觉寺春游。隔了红布,其中一位男同学一脚踢向红布下的雕塑。那红布下的雕塑正是今天大殿里佛祖法身报身化身中的某一尊。但这位五大三粗没头没脑的男生此后没一点报应,生儿育女,关键还大富大贵。成为大佬后,和我们这帮高中同学再无联系。每每我讲这段过往,某人就要唠叨听过了听过了,但每次都要问我,你还记得他踢的哪一座雕塑不呢……
昭觉寺现今不要门票了。不要门票,也就平常心。去与不去都随心情。倒是武侯祠草堂寺,这两处因为门票涨至60,我大概十来年没去过了。我妈说我小时候一见张飞黑脸的像,就失心疯地哭。因为门票,我缺失了时常凭吊张飞的机会。我赌咒发誓以后退休有了老年证,一定每早提一瓶开水,带一杯三花,大摇大摆进去,从日出坐到日落,至到三花喝得没茶味才出来,定把这许多年的损失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