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局外人》
《人间失格》这书是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推荐给别人的一本书,因为它是我目前看过的最丧的一本书,当然也是内心非常有共鸣的一本书。
但后来我想,丧并不可怕,粉饰的正能量才可怕。当我们注射了太久的“赚点钱被傻逼知道的”的成功之学兴奋剂的时候,偶尔停下来看看这些人真实而纯粹的人生,可能会有另一番体会吧。
关于这本书想说的太多了,我觉得它的价值在于,当许多作家在把内心扭曲的一面以其他形式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文学史上却有这么一个人临死前把自己的内心全摊牌了,塑造出一个(读者评论)懦弱、无能、单纯、脆弱、偏执、游戏人间、最终丧失为人资格的人。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我是在喜马拉雅里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听完它的。日本作家太宰治作品,半自传体小说,他写完这部小说就和崇拜他的读者女友自杀了。
读完整本书,脑子里围绕着两个字:缺爱。而我认为,缺爱其实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和主题。
缺爱源于缺少人爱,但不止于此,它更多的是当你靠近爱的时候,却发现它光芒外的另一面黑暗,于是你会觉得自己信赖的、向往的其实并非如此,进而变得失望甚至是绝望。而单纯、偏执、脆弱是“通向缺爱之路”的人格特质。
缺爱久了会导致两种后果
:一种是变得越发偏执脆弱,无法接受生活的黑暗面,最后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比如说,顾城。提到他,很多人说可怕,有人甚至说,宁愿不要有这样一个诗人。但我觉得可怜大于可怕,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用生命制造“一点意外”。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变成游戏人间的孤独灵魂。不反抗、不拒绝、不决绝,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人生,当然前提是,太平盛世,以及人生无其他变故的情况下。因为事实上,有的人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文学史上管这种叫存在主义文学。《局外人》就是这么一部小说。
一个胆小懦弱的青年,与母亲疏离、与世界疏离,在母亲去世后不久,阴差阳失手杀死了一个前来挑衅他酒肉朋友的打手。
于是,悲剧开始了……因为所有人开始把他杀人的这种行为变态化。有的人说他没有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说明他是个冷血的人,诸如此类。人的丑陋在他的不反抗中“衣不蔽体”。
他不知道怎么为自己辩白,也不想辩白,因为迷惘的他本来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所以最后判他死刑的当然不是口舌谣传,而是早就深入骨髓的迷惘的万念俱灰。
所以人家说,难得糊涂,傻乐傻乐可能就是这么个道理吧。凡事别想的太明白,别把人看的太透彻,别对人这种复杂的生物有太多期待,就不会失望。
所以我是有点佩服那种活出(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自我的人,哪怕这种自我也是偏执的,但他们不会去怀疑自己,不会去杞人忧天。这样也挺好,人只活几十年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人间失格》《局外人》是两部很不错的小说。即使你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但它们的存在,就像你酒后或者抽一支烟后,忽然闯进的孤独,昙花一现,却有种凄凉的美丽,让人看到另一种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