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笙诗作者专题访谈录2
问1:今天我们再次有请到了第五章拖稿拖了四个月才写完的《四六笙诗》系列作品作者——李仄川先生来做我们第二次专题访谈录。
答:大家好。
问2:您在去年12月份发布了第四章《溱洧》,而第五章《曰杀》拖到了今年四月份才发布,您对您拖稿摸鱼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
答:第五章其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捂脸笑)。实际上我对第五章的草草结尾十分不满意,并且准备在近期修改一下,随后马上就会进入第六章的创作。
问3:要不您大概说一下您的交稿时间计划吧,也是对您以后可能的再次摸鱼的鞭策。
答:原计划是这样:我本来是准备在毕业一年整的时间节点把整部系列完结的,也就是今年六月份。但是现在看来,截至六月份我应该可以把六章初稿全部写完。但是我自己对整篇文章都十分不满意改变了我的原计划,因此在六月份写完初稿之后,会对整部系列进行大改。大改会修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尽量能在今年七八月份结束这个系列,因为拖太久对回忆录来说总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我一直坚信,一份真正答得好的考卷,肯定是又快又好的。
问4:您写得烂这一点您大可以安心,因为也没什么人会认真看的(笑),那么您对已完成章节的不满意主要来源于何处呢?
答:这个系列的诞生,两个因素至关重要,我对大学四年生活的热爱,《击壤歌》给我带来的灵感激发和指导。而我重看《击壤歌》后,发觉我自己融入在文章中的感情和对细致场景的刻画远远不够,击壤歌里面写的是我今天和谁去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写的是清华里,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会在这里做什么。和朱的文字相比,感觉我只不过是在写一个清华导览介绍。因此我会有意营造添加一些细致的场景,尽量让我的视角进入一件事的内部,而不是在局外观照,这对缺乏这方面天赋的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另外还有一些我远远无法赶超,只能尽力弥补的东西,那就是积淀。重看《击壤歌》,我真真惊叹于高中的她能有如此丰厚的底蕴。历史,引史记,谈班固司马迁;艺术,将自己经历的一个场景联想到明华作;文学,这自不必说,中国现代、古代文学,西方文学,均涉猎广泛;宗教,她的天父和她读过的宗教文学作品;甚至对社会时事也有自己独到的充满正能量和超前意识的见解,比如她谈性侵犯事件,她说对犯人从重量刑自然是一个防范的关键,但另一方面,如果大家能放下一些贞操意识,对待受侵犯的女孩就像一个人跌了一跤一样,这样对女孩后续的心理创伤的恢复也会有所帮助。话题扯远了,抱歉。
再多说一句,书中提到她母亲做饭哼《饮酒歌》,我顿时感叹,我母亲要是能哼着《饮酒歌》做饭那该多好!
问5:好的,我勉为其难地等您吹完了《击壤歌》,让我们继续采访。现在这个系列还剩下最后一个章节《秉蕳》,那么您对于这一篇有没有什么想提前发布的调大家胃口的内容,比如还会有新角色登场吗?
答:会有的。实际在小说的行文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将我认为需要登场的角色确定一个重要事件,再把这些事件平均安排在各个章节中,其他时候则只会带上一两句,作为我生活的一个触角。因此安排在后面的角色也十分有可能是很久以前便认识的故交,也有的角色和我实际上交集十分多,但被我压缩在了一个事件中集中表现,这些我都是有过安排和思考的。而最后一章要新登场的两个人物,都是故交,对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两个人。一位是和我暂且已经相忘于江湖的故人,一位是一直吵着要让我把她加进去的小机灵鬼。
问6;前面说得都不错,后面感觉莫名被秀了一下很不爽,那么本次采访也即将进入尾声,最后您有没有想跟我,跟大家,或是跟自己说的话呢?比如好好写字,拒绝摸鱼之类的。
答:愿我永远热爱少女,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