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是最可悲卻也是自己經常在做的事情
距離上一篇長文已經好久好久了,我怕再不寫下次再打開的時候就已經畢業了。開春過得真的還挺艱難,家庭/學業/人際/工作⋯⋯很多時候特定的狀態下才會有特殊的感受,很怕自己以後忘記某些特定時候的想法,所以還是盡力描述。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態開放,各方面的開放。有很多事情心態開放(胸襟開闊一點)放過的對象其實是自己。即時溝通以及行動力是最近正在努力做到以及學習的一點,收穫還挺多。在溝通方面,少用反問句,多用陳述(客觀事實+個人感受)真的效果遠遠強於憤怒地反問有效的多,後者很大程度還會傷害情感。
人際交往,不能算是糟糕吧應該是意識到自己很多的痛苦和不開心的點是來源於在群體中,太過關注與別人的認可度和關注度了吧。強烈的渴望外界對於自己的關注/認可/表揚,是不是某種程度上來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我其實很困惑,但應該是佔了一部分吧。而且很多時候,與其把期待/認可的標準放在別人身上,不如花時間多提升自身的能力。(aaa,總而言之就是,在群體中學會聆聽別人的聲音,簡化朋友關係,別想複雜也別玻璃心)南豐的室友關係真的是很純粹了,別多想,多學習優點,多看長處。
找工作這件事真的還讓自己挺矛盾的。一方面強烈的想轉行去做前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卻沒有任何的實習機會,另一方面卻只能收到R&D方向的offer。有的時候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堅定才不敢放棄現有的手頭offer,另一方面又覺得能有一個薪資還不錯的工作不去上在父母面前說不過去。(其實寫到這裡,自己都知道,設障者一直都只有自己)焦慮的來源,是不是對於自己的容錯率太低了,雖說年輕人要容許自己犯錯,但是應屆生找工作真的是很難得的轉行的機會。前路看不清,有些人喜歡這種感覺,因為這樣才有任何一種可能。
很多人都說工作了之後,有可能會產生惰性。 都是個人一直夠不夠堅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