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质量八成取决于制片公司和制片人
文:阿冈
影视作品烂片多,编剧导演演员有责任,但是制片公司和制片人其实责任更大。
讲两个小例子:
第一个是10多年前,当时当红的谍战剧一哥,拿了一个谍战剧剧本给一个制片人帮忙看,如果好他就担纲主演,当时那位制片人太忙,就让公司的剧本总监帮忙看剧本,最后得到的反馈是那剧本一般,结果因为这位制片人转达的否定意见,结果最后那位当红的谍战一哥也没接那部戏,因为他非常信任那位资深制片人给的意见。没想到,2年后那部被放弃的剧本,被另外一家制片公司拍出来,成了比肩甚至超越《潜伏》的另一部经典谍战剧,并成就了张嘉译,那部戏就是《悬崖》。
第二个,是同一制片公司,几年后接到另外一个连续剧剧本,这会用高科技和非常科学的评审系统,甚至还结合大数据的一系列严谨的评估体系,真的不可谓不认真对待,最后这个剧本的评估分数并不高,被另外青春情感剧剧本打败。同样是2年后,那部剧本被另外一家制片公司拍出来,成了当年市场最火热的连续剧,剧名叫《人民的名义》。
剧本到影视剧上演,要走的路,不亚于从赤道到北极,一路上的任何一个收费站,都可能决定这部戏的生死、成败和质量。
PS:八卦一个未证实的花边,据说这两部剧被否的时候,都被人提出一个理由,“没有爱情戏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偷笑][偷笑][偷笑]这是真的吗?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