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望远镜有关的简单公式(一)

首先来说,自己算二次入坑天文,初高中的时候玩过两年望远镜,后来学习、工作就放下了。最近又捡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原来都不懂,特别是望远镜的性能、参数一类,所以开始各种看书看帖,重新学习。
曾经遇到很多人,上来就问“某某望远镜能看多远?”、“这两个望远镜哪个更好?”或者“该“该买什么样的望远镜?”,希望马上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不过知其然毕竟不如知其所以然,如果真的对天文有兴趣,了解一下涉及望远镜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公式(都是最简单的乘除法!),买望远镜时自己也能做很多判断。
以下是个人觉得最常用的一些公式,欢迎补充指正。
双筒望远镜
先说双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原理也一样。

1、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越大,意味着晚上效果越好,可以观测越暗的物体,也就越适合巡天用。
公式:出瞳直径=物镜直径/放大倍数(夜间观测,出瞳直径最好大于5mm)
例:
1、7x50双筒:50/7≈7.14mm
2、10x50双筒:50/10=5mm
3、8x42双筒:42/8=5.25mm
4、7x35双筒:35/7=5mm
小结:
市场上手持双筒的最大物镜直径基本就是50mm,因此在物镜直径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小,出瞳直径越大,夜晚越有可能看见更黯淡的天体。所以理论上说,天文双筒望远镜的最佳选择是7*50,被誉为“收藏家的天文望远镜”的尼康750SP就是一个证明。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眼睛的出瞳直径都能达到7mm以上。一般来说,20-30岁的年轻人夜晚时瞳孔直径可能达到7mm,适合使用7x50双筒,而超过40岁的中年人,瞳孔会逐渐收缩至5m左右,因此10x50或8x42双筒会是更好的选择。
2、可见度系数
由加拿大天文学家提出,用于衡量望远镜在暗光条件下的性能。
公式:可见度系数=物镜口径x放大倍数(手持指数介于350-500)
例:
1、7x50双筒: 7x50=350
2、10x50双筒: 10x50=500
3、8x42双筒: 8x42=336
4、8x56双筒: 8x56=448
小结:
8x42或更小的8x32适合白天观景、观鸟,但并不太适合夜晚观星,7x50和10x50基本符合要求,《夜观星空》作者强烈推荐的星特朗天神DX 8*56很合适,可惜国内基本没卖。

3、黄昏指数
由德国蔡司提出,相较于可见度系数,能更准确体现望远镜性能差异。
公式:根号下物镜口径x放大倍率
例:
1、根号下7x50≈18.7
2、根号下10x50≈22.4
3、 根号下12x50≈24.5
小结:
黄昏系数说明,一味增加放大倍数,并不能有效提高观察效果。10x50的观察效果只比7x50的强1.2倍,12x50的观察效果也只是7x50的1.3倍,所以迷信高倍率是没有意义的。
4、 视场的换算方法:
望远镜视场一般有三种表达方式:m/1000m,ft/1000yds,以及度(°)。三者可以互相换算。视场越大,表示能观测的范围越宽,反之越窄。
a) ft/1000yds换m/1000m
公式:ft/3

博冠猎手2代7x50和10x50为例,镜身上写的都是:115m/1000m,345ft/1000yds
所以,345/3=115m
b) m/1000m换度(°)
公式:m/17.5
所以,猎手二代的绝对视场为115/17.5=6.57°


另外,表观视场也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公式:表观视场=绝对视场x望远镜倍数
例:
6.57x7=45.99°
6.57x10=65.7°
小结:
相同倍率的望远镜,绝对视场越大,视野越开阔。一般来说,绝对视场5-7°的望远镜不至于视野太局促,能满足巡天要求。
不同倍率的望远镜则不能直接比较绝对视场大小,需要看表观视场,表观视场数值越大,视野越开阔。绝对视场达到60°的属于广角,达到65°属于超广角。所以同样是博冠猎手二代,10x50的表观视场比7x50大,看起来更舒服,不过重量相对也更重一些,手持容易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