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真的那么容易吗
很多人说互联网很公平,极大程度上减小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只要 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有了互联网,人与人之间获取信息的差距被减小了,甚至有种说法:在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
互联网确实使我们获取信息变的容易了,很多衣食住行的信息,很多通用的技术问题只要搜索一下,基本都能查到。如果排在前面的信息不是想要的,往后翻几页或者改变一下关键词基本都可以获取想要的。
信息容易获取说明它比较通用,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需求,这个需求很多时候指的是和日常有关。但是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直接搜索一下,真的没有那么容易找到。
记得前一段时间, 58 招聘研究院发布了《 2019 年一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报告原文,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报告的一部分内容,都是一样的。我很好奇完整的报告是什么样子的,各种搜索,都没有找到。我甚至找了 58 同城研究院的网站,也没有找到,我关注了 58 同城的公众号,关注了 58 招聘研究院的公众号,都没有找到原文。我很气馁,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居然连一个报告原文都找不到。
既然各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说明完整的报告应该很容易获取才是,可以我却没有找到。说明我找的方向或者途径不对,没有找到这个报告的信息源。信息源往往是最大的壁垒。你没有关注相应的信息,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信息从哪里获取。绝大多数程序员都知道 Github 上有很多开源代码,需要相应功能时先去 Github 上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已经实现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 Github,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很有可能搜索不到你想要的。
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往往隐藏在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中,真假难辨。从大量信息中找到你想要的信息需要很多时间,也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从筛选出的信息中去假存真,也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如果不愿意花时间收集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能力进行筛选,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你真的是不透明的。
互联网时代,信息依然很不对称。很多人都是利用信息差赚钱。很多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好几亿人可能往往都没有听过。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只在各个小圈子中流传,并不会在互联网中流传。
不同领域都有各自的圈子,在网络上对应相应的社区,譬如百度贴吧, 8264 (户外资料)、豆瓣、经管之家、知乎等等。搜索引擎在搜索结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网站都检索一下,所以不能提供那么充足的信息。所以,对于分类相对比较细的领域,直接去其细分网站查找,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获取的信息的质量也比较高。
为了提升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大量阅读以及优质的阅读源
大量阅读,筛选出优质信息源:如很多优秀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的相应版块、论坛、博客。尽可能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不能一直限制在狭小的领域。接触的越多,你的边界就越大,进而促使你接触更大的世界。
2. 不要让自己固化
保持好奇心,不要形成思维定势,对于新领域,新技术,不要排斥。对于不同的观点,多去想想其合理性,不要因为不认同其中的某一点就全面排斥。世界是多样的,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才会产生更多的火花。学着理解别人的观点,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世界往往会不一样。
3. 多思考,做记录
对于日常见到的一些数字、概念、观念多留心,最好记录一下,后续总有用到的时候。对于数字,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多去想想数字是怎么来的,多想想数字背后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