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之外,找个死得慢点儿的创业公司
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热潮,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没有熄火。资本的寒冬说是2015年下半年就到了,每隔几个月就有一个长长的创业公司阵亡名单发出来,但是不管资本有多么谨慎,总还是有公司能活下来的,还不乏明星创业公司,不时地给低迷的市场打一剂强心针。因此也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家对创业公司的向往。
创业公司现在还能去吗?当然能。对于在外企里那些已经摸到玻璃天花板的总监们来说,创业公司意味着财务自由的机会、实现自我的机会、以及体面下台的机会。
就算没有长江后浪跑上来拍你,你好意思5年不升职吗?去创业公司给了你一个最好的借口,不仅能轻松应对别人的质疑,午夜梦回的时候也能对得起自己灵魂的拷问。
创业公司的工作机会好找吗?特别的!世道不好,外企纷纷裁员,老牌公司冻结headcount。猎头手里10个职位,有8个都来自创业公司。B轮以上的创业公司,对外企人才求贤若渴,喝个咖啡就跟你相见恨晚,恨不能当天就拉回去洞房。哦不是,开工。然而这段感情往往半年之后就无疾而终了。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正反双方动辄就写长文撕逼,刷遍朋友圈,消费了自己,造福了公众号。
那些身经百战的外企人是怎么在创业公司吃瘪的呢?来来,让我先戳破几个大家对创业公司的普遍误会,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决定你去还是不去:
误会1: 创业公司架构扁平,决策效率高。
架构扁平是真的,然而决策效率并不高。
CEO以下全是总监,总监下面人人平等。动不动十几人彻夜开会,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没有一个人负责记录,也没有一个人负责拍板。没有授权,也就没有责任。一应大小事宜,其实都是CEO说了算。
创业公司的CEO往往是创始人,这种人跟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完全理性地看待问题。
我最怕听的一句话就是:“对我们CEO来说,公司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你们都知道家长为了我们好,是怎样坑我们的吧?
当然你可以说,乔布斯也是个独断独行、感性大于理性的偏执狂啊?可是一个公司的CEO是有多大脸,才敢把自己比乔布斯呢?就算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也犯了多少致命的错误啊。
我倒不是说CEO做的决定都是错误的,问题是公司每天那么多事,哪儿能件件都击鼓传花传到CEO办公桌上呢?要再赶上CEO是个处女座,前台的灯泡用多少瓦的都要亲自研究,多少正经大事就这样被耽误了。
误会2:创业公司流程简单,沟通顺畅,执行力强
在外企待久了,都受够了各种明线虚线花式汇报,一个项目要通知八个部门,邮件抄送名单比正文都长。然而到了创业公司这一切问题就都不存在了。因为我们有微、信、群!
除了公司全体员工大群之外,各部门单独有群。每个项目刚一提出,就立刻单独建群,各部门人等统统拉进来。讨论、决议、资讯,文件全都发在群里,默认你能去芜存菁,能过滤所有有用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老实告诉你,做不到。事实上,当你手机上超过10个活跃群的时候,你什么正经事都甭干了。
举个例子,员工小A,只跟这个项目后期某个环节有关,立项的第一天就被抓进微信群,看了几百条跟他没啥关系的讨论之后,就把这个群设置成免打扰。几千条信息之后,轮到他来工作了,一定还是懵逼状态。还得让人从头给他说一遍。没有系统的公司,沟通的成本太大。
微信只是即时沟通的工具,它压根就不能成为办公软件。这时候你就知道外企为什么发那么多邮件、写那么多文档了,这一切并非没有卵用。重要事情开会讨论,决议通过邮件发送,过程中留下文档,一切有据可查。别说中途接手,就是中途死人,项目也能做下去。
误会3: 创业公司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存在人事倾扎。
你在开玩笑吗,功利之地,怎么可能不与人明争暗斗。
抢功劳刷存在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没想到的是,初创公司里竟然也有人靠跑马圈地扩充地盘巩固自己的地位。甭管这摊业务对公司发展有没有用,先铺开了再说;不管这些人能不能干,先招他几十个。也没有人告诉告诉他,创业公司不成功则成仁,拿不到融资没上市,最后屁也不是,没有人在乎你手下带过几个人。
初创时期的长老员工也很可怕,甭管现在什么职位,脸比投资人都大。外来户谁都降他不住。你前头要是有这么一头拦路虎,不跟他痛痛快快撕一场,是别想愉快地工作下去的。
知道了这些让人崩溃的真相之后,如果你还想勇往直前,那么让老中医来告诉你,如何挑选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在希望公司死得慢一点的同时,也尽量让自己在公司里活得长一点。
- 第一看业务:
不一定坐在风口才能起飞,但总不能去做那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式,比行业的热度更重要。
这件事你一定得自己多用脑子分析,千万别以为都B轮了,投资人又不傻,项目不靠谱还投钱?投资人当然不傻,他们关心的是投资组合的回报。没有哪个VC投项目是百发百中的,某个公司失败了,对他们来说只是坏账,找个接盘侠就行了。然而你降薪劳力地卖命两年,可能连个渣都没捞着吃;
- 第二看团队:
小公司最大的资本就是人。公司做的是什么业务,创始团队就要有什么样的技术背景,产品跟不上,每天这儿云山雾罩是逗自己玩儿呢吗?跟牛逼的团队一起工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 第三看老板:
这可不像在外企,顶头上司只要讲道理能相处就行了,我们看重的是这家公司。而创业公司的CEO,一定程度上就等于这家公司。我们想跟公司一起活下去,只能依赖CEO的成功。
什么样的CEO才能成功呢?首先,他必须是个生意人。
这个特别好判断:我认为凡是正经的CEO,B轮以后都不好意思再谈情怀了。如果面试时,CEO挂在嘴边的是几个月后融资多少,一年之后日活多少、两年后市场占有率多少,那他是个生意人。如果他一直跟你说要创造社会价值,你可就要三思了。
渴望成功之余,他还得是个好人。你在创业公司的一切发展和福利,都是CEO说了算。期权协议签得再详细,他也能玩死你。创业公司是个存在巨大利益的地方,利益面前不是人人都能通过试炼。
有一阵刷爆朋友圈的某游戏公司记得吧?那个CEO就属于人品不好。如果你决心跟着那种CEO干,那务必还得娶一个做运营出身靠写卖惨文就能赚十万打赏的老婆。
- 第四:选择VIE结构公司:
来创业公司干,薪水福利多少都得牺牲一点,期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期权池有多大,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但至少你得确认公司是VIE结构(VariableInterest Entities, 可变利益实体),简单地说,就是国内通过VIE模式实现境外上市的内资企业,因为只有这种结构下,股权协议是合法的。否则的话,我们就要回到第三条,赌CEO或投资人会不会耍流氓了。
- 第五:选择高速增长的公司。
创业公司不是学习修炼的地方,只有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公司,你才能建立自己的业绩,提高自己的职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刚毕业没两年的菜鸟最好还是先去大公司历练学习一下,否则在公司全速发展的阶段,你没有能力做出重大贡献。当然公司真上市了,也有可能分到残渣,但你仍然没有去赢下一城的资本。
- 第六:该去什么阶段的创业公司呢?
这就看你了。初创公司和A轮公司多半给不起你想要的工钱,但如果眼光毒运气好,有可能捡到宝。而且这个阶段的公司,团队小工作多,大家都在摸索尝试阶段,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多少还有点敬畏之心,很多B轮C轮的公司已经开始扩张,团队扩充了三倍,而创始团队的ego膨胀了5倍,你想想,从无到有把一个公司弄到这么大,融了几千万美金,还有不觉得自己牛逼之理。还能听得进去你说啥?动辄一句“我们是创业公司——”就把你打入不接地气之列了。
找工作跟找对象一样,你可以有条件A到F,你也可以全凭感觉。也许某个项目、某个公司、某个CEO就是能在某一时刻打动你,热血沸腾地跟着他创造社会价值去了,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是请记住,你和创始人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创业这事儿有时候就是花投资人的钱,找一大帮人来陪着自己玩,感动自己,想着顺便把中国也感动了。而你的情怀才是自费的。
-
撑伞的小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00:57:46
-
心想事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2 04:57:49
-
了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8 09:30:53
-
no surpris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2 22:08:37
-
吃一大碗凉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9 00:53:06
-
招财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1 12:21:57
-
Lo瀼染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1 19:53:17
-
peaceorlov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8 23:58:06
-
忍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30 03:21:48
-
edd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30 00:03:42
-
Never B d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8 11:56:38
-
佳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16:53:3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23:14:59
-
纸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8:22:50
-
V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7:43:58
-
艾斯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6:44:09
-
媽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5:33:39
-
Vernunft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5: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