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不说出来,不会憋死,会憋疯
作者:读心师━彭熠
彭老师,我有一个疑惑,想听听您的看法。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被班主任老师孤立,甚至在老师的要求下也被全班同学孤立了,其实我也没有得罪过老师,可能老师不喜欢我吧。那段时间过得非常痛苦,可是我不敢给父母说,害怕他们会更责怪我,那段日子很黑暗,虽然自己现在已经上了大学,但这段经历始终是个心结,也影响到了自己现在的人际交往。
今年春节回家串亲戚,我和表姐聊到了被老师欺负的事,正好被我妈听到了。回家后,被我妈一通批评,说我不该和别人唠叨这些负能量的事,对我不好,也给别人笑话。彭老师,真的是我错了吗?
看到这样的留言,内心非常理解这位粉丝的痛苦。在我的咨询中也常会遇到从不愿和别人倾诉的人,无论是失恋、事业的低谷、家庭的麻烦,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他们总是默默地憋在心里,你问他为什么不说出来,他们总是回答你:“说出来有什么用?” 许多经历了创伤的人,或许都会有相似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过去,或是等过去很久才能开口。但其实,倾诉创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很多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创伤,比如说遭到背叛、失去至亲、目睹灾祸,或亲历事故现场等,当然还有一些是持续的、长期的创伤体验,例如童年情感忽视、背井离乡、遭受他人嘲弄或欺凌、处于痛苦的亲密关系中等等。一些人因为这些创伤长期活在内心的阴影之中,而有些人却能自愈,从这些创伤中走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创伤的表露——包括倾诉发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情绪,可以减少创伤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遭受了痛苦,一定要通过表达释放出来,绝对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表露创伤,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呢?对于创伤的表露,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向其他人倾诉创伤,一起谈论这段经历。另一种则是自由写作,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将发生的事件、当时的心情和任何脑海中的想法记录下来。无论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何,表露创伤的核心,在于让自己关于创伤的记忆、情绪得以表达,对情绪的表露是更有助于我们从创伤中获得治愈的。
其实,现在很多人也知道倾诉是有用的,但依然对讲出来顾虑重重,就像上面的那位粉丝好不容易讲出了心里话,要么不被人理解,要么受到指责,比如指责是我们自己不够好才会招致创伤或者抱怨我们“负能量太多”,再不人或是跟我们说“都会好起来的”,即使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从未曾“好起来”过。
研究表明,负面的社会回应的确会引发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甚至可能造成二次创伤。人际间敏感的人会尤其惧怕这样的可能性。这些人在与人交往时,对他人的情绪变化、言语反馈都会更敏感。在讲自己的心事时,如果接收到负面的社会回应,他们往往会比别人受伤更深。因此,选择最愿意支持我们、最值得信赖的人,而非关系最亲近的人,是安全进行创伤表露的重要一环。 如果我们选择通过口头倾诉来表露创伤,除了周围人以外,我们也可以考虑更加专业的,个人能够受到保护的关系,比如心理咨询师、创伤互助小组或支持团体。
如果你想帮助身边经历过创伤的朋友、亲人,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找你倾诉创伤经历时,做出支持性的回应,更好地倾听、回应那些鼓起勇气和你谈论创伤的人吧。
-
福斯特心理咨询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4 1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