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青年雕塑作品展获奖作者专访:王敬东
精神学习,继古开新

您怎么确定从事雕塑艺术创作的?
本科毕业之后有幸到广州美院吴雅琳教授工作室做助手并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在这期间我不仅得到了很多进行雕塑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艺术理论和审美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和吴雅琳老师的启发下,我熟读了一些中国古典的经史子集等经典书籍,我渐渐地认识到艺术和哲学是相通的,和生活、文化也是相通的,雕塑所能够做的不仅仅是表达个人,更应该表达文化、时代,甚至能够推动文明的脚步,又脏又累的雕塑工作原来可以成为如此伟大的一种职业。明确了自己为什么做雕塑,明确了自己做雕塑的价值,明确了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定位。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充实心灵的追求,以及对和谐与美的表达不断地给予了我从事雕塑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动力。

从事创作以来有没有哪件作品最满意?
《大风歌》这件作品是我目前比较满意的一件。自创作完成以来三次参展均获奖,并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收藏,放大安装于郑州市雕塑公园。从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大风歌》也是在学习和探索中国式审美和形式语言的过程中相对比较满意的一件,但仍然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做出更多的突破。

《大风歌》吸收了中国古典雕塑中多种的手法,如何协调这些手法,为您所用的呢?
这件作品没有直接运用中国古典雕塑中的哪种具体手法,而是把对中式审美原则原理的认识以及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加以融合运用并综合表达的结果。
对我创作这件作品影响较大的古典雕塑作品有形式简洁、造型庄重而又富于装饰美感的商周青铜礼器;有恢弘大气、刚健有力而又朴实无华的汉代石雕,尤其是霍去病墓石刻;还有华丽生动、沉稳有力而又极具大国风范的唐代石雕,如昭陵六骏、乾陵石刻、黄河大铁牛等。综合对以上这些古典杰作的理解和认识,我选择了这种颔首挺胸、气韵内敛而又具有爆发力的动态,以注重整体形式、用线造型、装饰美感、趋势统一的原则来指导和协调各种手法的运用。另外,这件作品还从建筑中汲取了养分,例如马的四条腿犹如四根高耸的石柱,借以烘托出一种令人振奋和仰望的豪迈气魄。综上所述,所有手法的运用都以能否传达出雄伟壮丽、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为标准进行协调和取舍的。

您的创作和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我每天会安排一部分时间做创作,一部分时间读书或者做其他工作。做雕塑的程序很繁杂,不能够急于求成,但我觉得每天做一点是一种比较好的创作状态。
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说明创作和生活原本是一体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生活的表达,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协调好创作和生活的关系,让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只有热爱生活,我们的真情才能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唯有在创作中开发自己的情感、契合自己的内心,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境界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您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灵感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读书、看展览、欣赏风景、看电视,甚至是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都可能为创作带来很多启发。但它们只是灵感的导火线,只有导火线而没有火药,灵感还是不会爆发。所以在灵感爆发之前我们要做好足够的积累,我觉得最好的积累方式是爱学习、爱生活、爱思考,有一颗积极进取善于发现美的心。
当没有灵感的时候我通常不会刻意去寻求灵感,因为过于刻意会让作品显得做作而不真诚。这时候我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灵感的源泉越来越枯竭了,我会想办法去开启灵感的源泉而不是寻求某种具体的灵感。对我来说读书是一个让我积累灵感的最好方式,虽然从书本的内容转化为灵感并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但当我们有了很多的思考和积累之后,开启灵感就指日可待了。有时候只需要看到一件衣服、一个动作、一张草图,或者一件生活用品,都可以激发出源源不断的灵感。
为什么选择铜作为创作的材料?
因为铜的表面质感和光泽都比较符合作品的需要,坚硬易保存也是我选择铜材的重要原因。

喜爱的艺术家或作品?
西方的雕塑大师中我最喜欢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他的作品有一种悲壮的力量和被压抑的激情,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而且会令人联想到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怀和古典主义的人文气息。
中国雕塑中我最喜欢商代的青铜器和汉代雕塑。青铜器的特点是高度概括、形体简洁、凝重端庄、开阔大气,极具抽象形式美感。汉代雕塑融入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理念,往往给人浑然天成之感。它们有的生动活泼简约素雅,有的略加雕琢浑然一体,用线造型和营造气场展露无遗,给人蓬勃向上的大时代气息。
学其形不如学其神,精神学习、继古开新才是最重要的。

今后的创作计划?
今后的计划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理论方面,我计划深入学习艺术史、哲学史、人类发展史,并以此为根据探寻艺术的发展规律和指导理念,更好地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指导当下的创作实践。
实践方面,我准备通过更多的积累和尝试以突破题材、材料、语言等固有的某些范围。在吸收东西方优秀传统的前提下,以东方美学为指导创作一系列能够体现中国艺术精神、为新时代精神家园的构建而服务的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