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瓒与社恐
有社恐的小岸(王小岩谈自己的名字),就会有社恐的小瓒。
(这两句很押韵。)
倘若小岩要出门,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或谈话声,会立刻打住,坐回原位置,等五分钟,声音匿迹之后,再出门。倘若与陌生人谈话,小岩会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小岩是个社交恐惧者。这可能也是学生认为我找不到女朋友的一个原因吧。(“老师,你能用刷微博的时间找个女朋友吗”)
大概受我的影响,虽然我不知道15个月的小朋友会受家长多大影响,小瓒也成了社恐者。最初一次,在师大校园里,我带着瓒遇到于老师,我们聊天时,他逗逗瓒,瓒就哭了。还有一次,在电梯里,一位老太太逗逗他,他就哭了。还有一次,在生命广场,一个女生遇到,逗逗他,他也快要哭了,吓得小姐姐逃跑了。这样例子太多了,多得我记不住了。
但瓒可能也是很啰嗦的人,像作老师的小岩。他只有三个月的时候,有时不知道在说什么,非常严肃认真地看着小岩,不停地说,好像是吩咐小岩做什么。而且,小岩发现,当周围很多人时,他又很好奇。有一次,我们在电梯里,他好奇地看着这些人,既高兴又兴奋地“说”。因为他还不能发出形成约定俗成的词,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陌生人应和他,跟他打招呼,他就不高兴了,他就要哭了。
原来,他只许自己逗陌生人,不许陌生人逗自己。选择性社恐,这也是一种社恐类型罢。
瓒到了湛江,学会了广场舞。最初不会走路时,只能用手比划。从手指的舞动,到手臂的舞动。从一种舞蹈动作,到另一种动作。从采用同一种音乐,到不同音乐配以不同的动作。能走路后,又配以转身等动作。当然,他转身时候,有可能就摔倒了。不过,我想,他总会熟能生巧的。
等到他能到广场跳广场舞,他就不社恐了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