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的丹书铁券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待客一团和气,挥金满面阳春。能文会武孟尝君,小旋风聪明柴进。
——《水浒传》五十一回
小旋风柴进,梁山天贵星,掌管钱粮头领(图1)。柴进名满江湖,靠的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武功,而是他家的丹书铁券。凭着丹书铁券,柴进公开的资助流配的犯人,收容畏罪的逃犯,多位梁山好汉都曾受过他的资助和庇护。用柴进自己的话说“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吊诡的是,柴进自己在高唐州被捕下狱,却没见丹书铁券起什么作用,而是靠梁山人马打破高唐州才救了他的性命。那么,柴进的丹书铁券究竟是什么宝贝,它真能给柴进逍遥法外的权利吗?

图1.小旋风柴进(摘自人美版《水浒传》连环画)
丹书铁券,也叫丹书铁契、金书铁券等,是古代帝王颁发给功臣的特权凭证,民间俗称免死金牌。丹书铁券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1],但史书并未提及丹书铁券有免死或免罪的功能。大约是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具有免死功能的丹书铁券。北魏冯太后赐予宠臣王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2]。西魏大将李穆曾在邙山之战中救了宇文泰,后来被宇文泰“特赐铁券,恕以十死[3] 。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铁券(图2),是唐昭宗赐给当时的彭城郡王,后来吴越国建立者钱镠的,赋予钱镠免九死,子孙免三死的特权[4]。

图2. 钱镠铁券(摘自 中国国家博物馆 网站)
丹书铁券的持有者虽然理论上可以免死,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唐代桓彦范获赐铁券,“恕十死”,最终还是获罪流放,被虐杀于狱中[5]。明太祖朱元璋诛杀的功臣中,好多人都曾获赐铁券,如李善长、冯胜等,却也难逃一死[6,7,8] 。
再来说说柴进的丹书铁券。柴进号称“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这就得从柴进所谓的家世说起,后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第四子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柴宗训禅位[9,10]。这就是所谓的“陈桥让位之功”,但正史中并没有赐给柴家丹书铁券的记载。据《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留下三条誓词,其中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11]。按照这一说法,柴家似乎有了一道无形的丹书铁券。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一直存在争议,即便这一说法可靠,柴氏子孙也不是绝对安全,如果“谋逆”,还是可以在狱中赐死的。而柴进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可以够得上“谋逆”了。
不仅丹书铁券,柴进的身份也值得怀疑。宋太祖开宝六年,周恭帝柴宗训去世,正史并未记载他的后人[12]。宋仁宗嘉祐四年,封柴氏旁支的柴詠为崇义公,作为周皇室的后裔[13]。可见,至少在宋仁宗时期,已经没有正经的“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了,所以才会从旁支中选人“以奉周祀”[14],以此显示宋朝皇室的仁义。
无论柴进的丹书铁券,还是他的身份,都是值得怀疑的事儿。手握丹书铁券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是小说家言。
[1]《汉书》,卷一下
[2]《北史》,卷十三
[3]《北史》,卷五十九
[4]《全唐文》,卷九十二
[5]《新唐书》,卷一百二十
[6]《明史》,卷六十八
[7]《明史》,卷一百二十七
[8]《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9]《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
[10]《新五代史》,卷十二
[11]《避暑漫抄》
[12]《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
[13]《宋史》,卷一百一十九
[14]《宋史》,卷一百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