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沙丘——我们都一样,集体性的梦境崇拜
我第一次看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时,生理性地感到兴奋与愉悦,每一个镜头都挪不开眼。我倾听自己内心的深处,那里有暗泉在涌动。
那种欣赏的情绪很快就转化为一种与宗教感类似的,狂热的崇拜情绪。我真情实感地认为林奇就是神,没有人能把梦境的感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一切,还原的那么逼真。
另一点共性是,似乎所有人都对梦境本身,以及在不做梦时再度被唤醒的梦境回忆有着十分特别的感觉。不经常看电影的朋友,在看《盗梦空间》时整个人陷入一种呓语的状态,他那时坚信这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脑部功能。另一个事实来自于豆瓣的lucid dream小组,组里的朋友显然体现出一种对梦境本身的狂热,痴迷于反复再现梦境的细节,还有的朋友坚信自己拥有某种程度的超能力。
可以得出结论,梦境本身的体验,与宗教中的神,古代戏剧的崇高感是同根同源的。它向你展示奇迹,且你必然亲身体验。梦境体验本身,就是许多崇高感的一种“原型”。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