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冉 郑亚胜 | 宋代的“青团”和“油煎笋”是什么味道?

“雪沫乳花浮午盏,人间有味是清欢”,在宋代大文豪、美食家苏轼眼中,食之道亦是人生之道。
俱舍书院2019年度主题修学项目「宋宴文化工作坊」,整合著者讲谈、传习教室、文化课程、风雅食宴、文献展览、人文行旅等多种修学模式,以宋人飨宴为核心线索,从艺术、手作、服饰、礼仪、思想、宗教等各个角度,全景重现宋代生活美学。




对于饕餮客来说,宋朝是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单就审美而言,宋代堪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风雅克制内敛孤高的属性,体现在宋代饮食文化中,却多了几分市井之乐。

4月13日下午,「宋宴文化工作坊」之「Livecooking教室」邀请《宋宴》的两位著者卢冉、郑亚胜做客俱舍·藏,现场讲解和演示宋菜的做法。


《宋宴》一书按时令编排,囊括宫廷菜、文人菜与平民菜,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等八类食物。此次教大家做的,就是其中“洞庭饴”“煿金煮玉”两道春食。

继卢冉讲述这两道菜的历史背景和考据全过程之后,郑亚胜为大家详解制法步骤,并和大家一起现场还原这两道宋菜。





【挑橘叶】橘叶洗净后,挑出绿色的、完整的、差不多大小的叶子数张备用
【橘叶榨汁】剩余叶子:剪掉叶柄,剪碎,在砧板上剁碎,包纱布挤汁(或用榨汁机)
【做鼠曲草泥】 鼠曲草摘嫩头,洗净,开水焯2分钟,捞起后沥干剁碎成泥备用
【混合揉面】糯米粉+黏米粉(2:1),过筛网;橘子汁、鼠曲草泥、清水混合煮开立即离火,倒入米粉中,筷子快速搅拌
【揉粉团】 加面粉团中加适量蜂蜜,揉粉团,分小团
【包橘叶】 裹粉团,拍扁,蒸10分钟取出品尝







【准备笋尖】笋剥壳,冲洗擦干,切上半段嫩头使用,对半切开
【调面衣】备杏仁末、花椒末、低筋面粉、盐——拌匀后,注入清水,调成糊状
【起煎锅、包面衣】倒油,捻小火。裹面衣,夹入锅中双面煎,趁热品尝即可
【煮玉备料】大米泡水半小时,笋茎对半切开切片
【煮】米和笋片放入砂锅,加水,烧开,捻小火,煮至米粒开花
【调味】加入少许油和盐调味即可,盛出品尝



第一次品尝来自宋代的滋味,大家的感受各不相同。
有人觉得宋菜的口味还是蛮重的,因为“煿金”用了花椒作调料,煎出的笋尖口感微微麻辣。也有人觉得清淡,因为橘叶裹着的形似小青团的“洞庭饴”,的确散发出一股仿佛来自洞庭湖水的清香。
不过有一个感受是大家共通的:鲜。特别是“煮玉”粥,仅仅以春笋煮白粥,没有任何多余的调味料,却鲜美无比。


其实,在俱舍·藏进行的「Livecooking教室」,只是整个活动的一半。前期的食材准备工作也很重要。
俱舍书院身傍的大河、群山和森林,一年四季向我们馈赠丰富的天然食材。本次活动的主要原料橘叶和春笋,就是取自当地。而鼠曲草、杏仁、花椒、蜂蜜等,买回来后也要经过精心的处理。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史专业
“茶也”创始人
宋代器物爱好者

平面设计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热爱长长短短的旅行,沉迷料理
兴起时能一人操办十六人的中式私宴

咨询电话:4000336573

长按二维码关注
俱舍书院微信号
俱 舍 书 院
归 隐 山 水 耕 读 传 家
杭州建德市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江南古村
咨询电话:4000336573

俱 舍 · 藏
东 方 生 活 美 学 集 成 空 间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658弄海外滩中心一楼7区104-106
咨询电话:1771704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