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观点丨我的熊猫之路
穿过时光隧道,波普艺术先锋安迪·沃霍尔还在长城上挥着手,法国电子音乐之父让·米歇尔·雅尔的“电子夜”仍未结束。跨越四十年的文化记忆,改变亿万人的时代变迁,似曾相识的东方国度,2019年3月30日“爱的艺术”第二季:旅人日记,正式在北京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这是我们云图团队经过超6个月的调研、策划、打磨,倾心呈现的又一全新艺术故事。

安迪·沃霍尔和让·米歇尔·雅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之旅,时晓凡、秦思源、邱黯雄、雷磊等八位艺术家捕捉的中国社会变迁,在十位艺术家的生命旅行中我们继续“探索爱、发现爱、唤醒爱”。

在展览中我也分享着自己的故事,现实与想象,过去与未来,此地与他方,“我的熊猫之路”是我的“旅行”也是我的“回忆录”,是我的“旧梦”也是我的“目的地”。

我的熊猫之路
1979年前后四川接连干旱,多地受灾。我出生在那年盛夏,因为难产差点死掉。后来我知道,1979年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道路的第一年。
1985年,我还小。我们都爱哼唱一首歌《熊猫咪咪》。我一直以为那是一首唱给母亲的歌,后来才知道是写给熊猫的。1980年代初四川仍然是连年大旱,竹子开花枯死,全国人民一起保护大熊猫。

1990年北京亚运会,学校组织师生一起看开幕式。当五星红旗升起,熊猫盼盼手举金牌,大家哭得稀里哗啦。也许,这是我第一次有了国家的概念。
1998年我离开家乡。在外地人们谈起四川人,一是特别能吃辣,另一个是家里是不是都养了熊猫。

2002年大学毕业,我义无反顾来到北京投入传媒业,我相信北京是任何人都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有一阵子我租住在北土城公园附近。不远处的熊猫环岛市场,可以买到任何生活所需。我第一个月工资是3000元,阿尔卡特手机800,房租400。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成了熊猫粉,我记得了更多熊猫的名字:玲玲和兴兴,团团和圆圆,还有泰山、香香、成实、蔓越莓......
2015年我成了一名创业者,成立云图。在压力最大的时候,“iPanda熊猫直播”成了我的好朋友。谢谢你。

2017年,我敬重的一位四川籍艺术家叶毓山先生去世。他是四川美术学院建院先锋,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公共雕塑。在和叶先生亲人聊天时他告诉我,1990年亚运会,四川省人民政府送给北京一座雕塑,汉白玉雕成的熊猫母子,安放在北四环附近,不知道这件雕塑还在吗?

2019年,我四十岁,带着一帮90后小朋友追逐梦想,用艺术表达我们的爱与信仰。当我的策展人同学邹馨仪问,什么可以表达你的人生旅行,我立刻想到了“熊猫”。
这是我的熊猫之路,东方旅行。
徐宁(一位旅行者)

爱的艺术:旅人日记
开启一段浪漫的东方旅程
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2号馆
展期:2019年3月30日 – 2019年6月30日
主办 :北京今日美术馆
出品:云图映画 YT Pictures
参展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克里斯托弗·马科斯 Christopher Makos、让-米歇尔·雅尔 Jean-Michel Jarre、时晓凡 Quentin Shih、秦思源Colin Chinnery、苏文 Thomas Sauvin、雷磊 Lei Lei、陈可 Chen Ke、阿马利亚·乌尔曼 Amalia Ulman、邱黯雄 Qiu Anxiong、叶毓山 Ye Yushan
特别展映:《安迪·沃霍尔:中国制造》Andy Warhol: Made in Chin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