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了,我是如何度过忐忑又焦虑的这一年!

从孩子一周岁生日的前一天,我就开始变得有些激动了。脑海里闪现都是他这一整年成长的画面。也时不时和老公聊聊去年的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这一年时间过得真快,你从一个黝黑发黄的小不点,一天天就长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了;
这一年时间过得也很慢,我和你都经历了人生中独特的一年,你从只依赖妈妈的婴儿,到现在愿意去探索世界的幼儿了,我也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责任。
365天,我们都在成长,现在想写下自己这一整年的变化和感悟。
1.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亲身体会才知道那是本能而已
我的宝宝是个早产儿,我预产期还差1个月的时候,我早上起床突然破水,急匆匆赶往医院检查。但是,碰到的医生是一个年轻的男医生,检查失误,说不是羊水破了。
后来我又去做了常规的产检,另一个医生还是建议我做一个B超,宽慰我说,孩子现在也过了35周,就算早产风险也不是很大。
B超室人很多,我等到下午才轮到自己,还赶回家吃了个午饭。下午B超一弄就不好了,羊水只剩下一半了,医生赶紧建议我住院,这两天就要生了。
我怀孕肚子一点都不大,也无从体验生孩子的痛,得知这两天就能见到宝宝还有点小开心,蹦跶着自己爬了两层楼躺病床上。
随后两边父母都大包小包的搬我运东西过来,我是卧床完全不让起床了,第二天打的催产针,医院都会建议自己生,不建议剖腹产,我之前就碰到过一个孩子只有28周的妈妈,自己把孩子生下来了。
催产针打了一天,我整个人就不行了,不仅开指不顺利,整个人痛到一天吃不下任何东西,身上衣服全湿透了。旁边一个女孩子,一直没有任何感觉,护士让她坐坐瑜伽球,她还想跟我聊天,我只有尴尬地笑笑。
第二天催产针要继续,但是B超检查羊水还在变少,我妈妈,我老公,医院认识的医生都让我尝试剖宫产,我妈妈说,安全是第一的,不想看到我这样受苦。
剖宫产很快也很顺利,上完麻药大概十几分钟,我就感知到宝宝出来了,然后最幸福的一刻,真的是护士把他抱到我的身边,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清他的样子。
手术后,我是第二天就能自己下床慢慢走动的,第三天,是可以去探视宝宝的这一天,我老公给我弄了一个轮椅,身上还带着镇痛泵。那边护士一看到我这样,就不让我进去,说我要是在里面昏倒了怎么办。
我一边责怪老公不该给我弄轮椅,我应该自己走过去,一边在那里边和护士辩说,情不自禁地哭泣起来。最后护士拗不过来,放我进去看宝宝了。这是第一次认真看到他的小样子,安静的睡着了,身上插着留置管,因为早产,全身都很瘦,脸却有些婴儿肥,嘟嘟嘴,可爱极了。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亲身体会才知道那是本能而已。
在医院的几天,以及有娃之后的日子,虽然辛苦,劳累,有失落,有迷茫,焦虑,但生活总是有了更多的奔头,希望,更多的甜味儿。
2.婆媳关系难相处,首先你要知道婆婆不是妈
我婆婆对我最好有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是刚结婚那阵,找我散步,中午回家给我做饭,回家买我喜欢吃的零食给我吃。第二个阶段是怀孕阶段,也是软言软语。
但是我和婆婆关系只能说一般,我婆婆是护士,算是那种通情达理,接触的人年轻护士也多,思想也比较前卫。我说一般是,我婆婆大部分事都是找我老公聊,我自己对公婆有什么不满,也是让我老公去和他们谈。
很多当了妈的都说,很多关系很好的婆媳,关系闹僵,弄得不愉快都是生了孩子后,很多女生还因为这些矛盾弄得产后抑郁,我终于把孩子生了,也体会了一把这个阶段。
我婆婆最大的特点就是“唠叨”,我又不能和她说话像我妈那么直。所以,我选择回父母家做月子,婆婆恼到我的事是“一天要问300遍我和我老公有母乳喝吗?”。
我宝宝一直是混合喂养,长得也很好。我一直觉得没有问题。婆婆这样让我很烦恼,最后我老公还是冲他妈发火了,冷战了一段时间。母亲节的时候,我去花店买了花,叫花店送去婆婆工作的地方了。
宝宝出了月子后,办了满月酒,两家人都热热闹闹的,大家都夸宝宝长得白胖,我们也回婆家住了。大概是冲突暂缓了,孩子也长得很好,婆婆也慢慢接受了混合喂养,不再拿母乳说事了。
以我自己的经验,处理婆媳关系最重要的几点是:第一,自己要经济和自我独立,第二,要有一个靠谱的老公,第三,自己讲道理,将心比心。
很多抱怨婆婆不好的人,都是要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就自然会帮一些忙,甚至带孩子上做了大多数,那么在矛盾面前,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不想婆媳关系困扰的,要么就分开来住,找月嫂保姆,或者自己在家全职带娃,这里就需要经济和自我的独立。
靠谱的老公这块,老公是妈宝男,不管事这类,都会很惨,对男人来说,处理两个女人的问题并不容易,但是很多问题和冲突也只有这个男人可以去正面解决。
第三是要将心比心,讲道理。当了妈妈后,我是更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婆婆,其实组成一个家,都是出于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将心比心,抓大放小,每个人都能过得更自在一点。
3.给予孩子陪伴和爱,是胜过任何早教的
昨天带宝宝去体检,做了一个气质型测试,他的得分是一个“易养型”宝宝。也就是说孩子是一个能吃能睡,对新环境和陌生人都能很快熟悉,并且表现友好的娃。
很早我就接到各种各样的早教电话,告知我从现在起花一万多块钱就能上多少节课,孩子要从小接受各种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
我觉得如果经济情况不错的家庭,去报一些早教课是不错的,但是孩子这块花钱真的是无底洞,现在月嫂育婴嫂都有专业培训评定,月嫂一个月的收入并不比我们这类工薪阶层的低。
所以,我觉得在孩子教育这块合理花钱,一直需要我们理性啊!而给予孩子陪伴和爱,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就是在有了孩子后,把一些比较专业的育儿书都看了一遍,例如《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养育男孩》《婴幼儿睡眠全书》《美国金宝贝婴幼儿早教游戏》《崔玉涛育儿书》《西尔斯怀孕百科》《宝宝辅食添加每周计划》等。
书并不是照搬就可以了,每个孩子性格气质都不同,有他自己的爱好习性,我都是在保证不破坏大原则和规矩外,让他尽量保持自己的意愿,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最重要。
我和老公平时就陪他各种玩耍,出门看大自然,旅游,给他读绘本,唱歌等。也带他去一些游乐园,接触更多的大人,年龄差不多的,或者更大的孩子,让他接触更多的事物,让他知道,哦,原来世界是这样的精彩和丰富。
宝宝现在虽然才1岁,但是慢慢就开始显露了他的个性,他不胆怯爱和陌生人打招呼,能够专注的在自己的圈里看一会儿书,自己动手鼓捣玩具,喜欢各种乐器和歌曲,跌倒或者生气时,也很容易被哄好,重新开心地玩耍。
我还是觉得,最好的早教,还是养育者自身投影给孩子的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很多早教。
当妈之后,才知道育儿这条路如此艰辛又漫长,角色的转变也让我们忐忑和焦虑,但是每个妈妈大概都无怨无悔吧。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丰富和立体了,不管是辛劳、幸福、烦恼和快乐,都是加倍甚至更多。
感谢我们的小天使,让生活有了更多的甜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