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啤酒杯垫引发的捷克行记

从捷克出差回来后,连续一周脾气暴躁到失态的程度,自我分析一部分是给自己增加的房贷压力,另一方面,是倒时差睡眠不足的正常暴躁。当时,在捷克七天,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之后一天一夜的赶机,同时整个行程没有休止的严重感冒……是生理机能的衰弱引起了心理机能的失控。这种失控是有经验的,当初从智利出差回来也是一样。
可是,回国上岗几天后,被迫承认,暴躁里微带着的自暴自弃、自我怨恨,其主因来自与德国客户Mark的交流。这份情绪的纠结,也使得我开始着笔记下在捷克的行程,并打算厘清、解决掉。
写出来,一直是个人发泄、治愈方式——像艺术家,如果不将所承受的痛苦化为艺术作品,那么痛苦是双重的,也算辜负了痛苦这份经历,那么没有痛苦,只有经历也就口号。
也一直没想用文字日记形式来理清脾气暴躁这件事,可能涉及的其他人物言行以及自我暴露是要避讳的——可自我暴露还少吗?契机是办公桌上的,从捷克带回来的杯垫,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在捷克的记忆,走马观花的布拉格,变幻莫测的天气,就像电影里的欧洲小镇,梦幻般的异国乡村风景,以及相处的人。
Prague 与 杯垫
甚至有点后悔,带了这杯垫回来。一向,在旅程中不带任何手信和纪念品。除了经济原因,还有租住房空间,还有,对这种实物纪念没有什么执念,或者对所有物质没有执念,更不想给旅行袋增重。然而,新房子即将到手入住的契机,鬼神差错地买了这杯垫,构想是给新家的饭桌装饰。
这杯垫是啤酒杯垫。如果你注意过的话,在欧洲电视、电影里的餐厅里,总有一个杯垫在硕大的啤酒杯下。第一次去餐厅吃饭,就看到叠着收拾的杯垫,压缩纸质,就问Mark,这是什么,他说是啤酒杯垫。巴掌大小,轻盈,轮廓多样,表面有设计图。带回的杯垫的设计图是布拉格的风景,复古色调,模仿手工绘画,但其实,不用细看,就知道这又是粗糙没有融汇多少生命形态的工业复制造品。其他的更加粗放滥制,更加粗俗,我已经挑了好看且不重样的了。
一共买了六片,桌面上这片,是布拉格的著名历史文物风景之一Charles Bridge,其背面印刷着英文介绍。“Its construction started in 1357 under the auspieces of king Charles IV and finish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5th century. ”直到1841年前,它是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区的重要桥梁,使得整个小小的布拉格城更加紧凑了,特别是旅游景点,不用半天就可以逛完。这是在Charles Bridge的城堡河岸那边的街道的“特产店”里挑的杯垫,每片65块捷克法郎。全世界的特产店和特产品都一样。


但在捷克,美轮美奂的布拉格城堡、中世纪古城从童话映在现实的旅行者缺乏惊奇的目光里,一切丧失了审美以及描述的动机和意义,丢脸的是,我对长达几十米的公交车惊叹的次数还多些。但还是大幅度地少于在Tachov的惊叹、惊讶、惊奇、兴奋、激动。也莫怪,此趟出差为目的形成,在Tachov呆了七天,而Prague仅仅是半天一晚的行程。
Tachov 和 Karlory Vary


Tachov是德捷边境的一个小镇,位处于Prague西边仅一个半小时车程。但这不是含糊的概念边境,是真确的从Tachove小镇中心到德国境内,不足半个小时的车程,且穿越一个村庄以及一片林区即可,且不用办手续,不用过关,就像到邻村一样。这就是欧盟村。当然,这次没有机会穿到德国,因为不能要求客户Mark带去,也没有时间,林区是从Google地图上看来的。而且,Tachov正好处于一个沼泽森林保护区内,这块区域是整个捷克或欧洲的木材出产地,镇外一路所见,是好几间木材厂里堆叠着圆滚滚的木材,且厂房里冒着青烟。当时很奇怪,这么污染环境的排放,居然还可以如此光明正大?Mark却说,这烟是水汽,不含污染物质。且待查吧。
Tachov也是一个旅游景区,但可能因为季节,并没有多少游客,甚至整个小镇都是冷冷清清的。且,相信Tachov,塔霍夫,这个地方,没几个知道,更不用说没有在国人的旅行清单上。但要说起离Tachov仅一个半车程的温泉小镇 Karlovy Vary town, 相信熟悉欧洲旅行的国人都会熟识。作为捷克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Karlovy Vary名副其实,不用说几百年的中世纪历史和建筑,且歌德、马克思、托尔斯泰等文豪、哲学家居住过的痕迹,就足以引起普罗大众的趋之若鹜。
当时我们仅去那就过一次晚餐。工作完成度不错,Mark心情好,就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还驱车到了Karlory Vary,就去吃了一次自助西餐,在一个名为Goethe的餐厅,建在几百年的城堡里,然而吃得并不愉快。Mark一如既往的狼吞虎咽,完全没有印象中德国人的绅士风,而我与同事,小心翼翼地更换着桌上六把刀叉,在不拘小节、不重形象的理科欧洲中年男的面前,讽刺地扮着优雅、绅士的欧洲人。
然而,在夜里,无法欣赏Karlory Vary的风景,但也无法品尝这里的食物,自助餐种类、味道确实一般。是因为这个温泉小镇的人频频投来没有温度也没有恶意的目光让人困扰不已。为何这个著名的旅游温泉小镇的人,不能对亚洲女性面孔的态度清淡一些?为何这个著名的歌德文化旅游地的人,不能对游客视若无物些?为何他们不能一往如常的高冷或冷漠或目中无人都行?他们的注视,我找不出原因。在更偏僻的Tachov, 我都没有过这种待遇。难道我长太丑了,我的帽子丑,还是我的个子太小了?还是我跟Mark一起进出餐厅是不合理的?找不到原因,也不可能找他们问去。想必,他们也不会说英语。这个地方,英语普及率极低。


在回程路上,跟Mark讨论了这个问题,Mark说这里是偏僻的村庄,他们少见多怪。这理由并不说服我,倒是引发了各国城市公民的素质讨论。不细述。只能说,怪我有一个低调且喜欢隐藏自我的人格,并不喜欢引起关注,可谁愿意被看猴子一样被盯着看呢?我们国人,已经早已不盯着外国人看了喔。这是假话,除了北上广深二线城市,新鲜的外国人面孔在乡下人或孩子眼里,依然是奇特的存在。
还是比较喜欢Tachov。是了,Tachov的天气异常变态,总比看不懂的陌生人更亲切些。自然是那么的坦然客观,无主观的喜好,没有自作多情,也没有自怨自艾。
Tachov 风景
因为是森林保护区,该区域也不如Pragued的经济发达,以工业兼畜牧农林业为主。不用怀疑,发达工业如捷克就像德国人或者中欧的工厂集合,其他周边国家的人也会涌进来打长工或短工,故而,工业小镇Tachov也是一个集合不同国籍的工业区。
幸运的是,Tachov的工厂完全没有破坏掉环境的美感,与国内的工业镇的肮脏、混乱、无绿化、污染、尘土、乱排放相比(如火如荼的环保项目只整治了冰山一角),Tachov的郊外环境安安静静、广阔无边,能联想的只有新疆的牧场景色,主因当然是人口。
从Prague机场到Tachov的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已经领略过欧洲郊外的风景的美了。然而,面对连绵不断的大草坡,起伏如绸缎般温柔延展,偶尔在遥远的阴影处,点缀一个小小的村庄,低矮整齐的红色的屋顶。我还是像初出门的从城进村的孤陋寡闻的旅人。
咨询了在法国居住过一年多的朋友,她说,欧洲的郊外差不多就是这样。且察觉到Mark看着我老端着手机拍这拍那还不停感叹风景优美的的好笑表情,我并没有收敛这份没见过世面的惊叹。
以为年纪见长之后的惊奇被剥夺,审美被拔高,杏仁核的活跃程度也降低了,这就是看过世面了。走过的雪山,爬过的野山,潜过的海底,山顶看过的世界,几天几夜的北疆徒步,庞大的峡谷,而好似已经厌倦的我也刚在东北滑过雪,在四川的四姑娘山里攀过冰,而还是让自己沉浸在这风景的美中,让自己惊奇,让自己愉悦,让自己像没见过世面的大惊小怪。
是我们背叛了我们的成长向审美妥协吗?许许多多旅人,就在无尽的美中厌倦,寻求更多的心灵刺激。或许,寻求最初的、最简单的触动,保持旅行的初心,旅行的意义就昭然若揭。面对自然,以及面对自己,成长、见过世面的多么的不必要和粗俗啊——
可算哪门子旅行!一趟完全不规划、不严肃、不自由的差旅,旅人借机享受旅行罢了。是不是旅行,端看的是态度罢了。
在Tachov的连续一周的天气都不好,还是寒风料峭的春天,且零度左右,冷极。可,不像岭南的天气,绵绵淫雨,连绵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让人阴郁的难受。可这里多变的春天,也够让人受的,阴晴之间的转换就像一个神经质的人,更像一个处于热恋中患得患失的恋人。铺天盖地、好似永无天日的阴雨,居然与逃离生天的晴空万里,发生在瞬息之间。太阳,雨云,风,蓝天,就像铺就的电影摄影场景一样,这高难度调度,也只有上帝这个万能的导演能应付得来。不怪乎,小时候笑话里看的英国人都是见面讨论天气,而不是讨论吃饭的。只是,英国人有伞,伞就像绅士的标配,而捷克人不带伞。

出差在外,早上七八点上班,下午五六点下班,吃饭回住处睡觉的忙碌和简单。要是外出就餐,也已经是夜里,黑漆漆的野外,一公里零落两盏灯,啥也看不到。所以,能欣赏郊外风景的三个时间段,一是Prague到Tachov的去程,二是第一天下午的休息,三是最后是可怜的回程Tachov到Prague,且大多时间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加上变态的天气,并没有领略到最美的Tachov,也没有拍到什么好照片。
第一天下午,东道主心情还好,还有心思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去了Tachov附近另一个小镇的一个啤酒主题公园。公园里有一个小酒庄,后经改造成石洞里的餐厅,极有特色。
在路上,又是连绵如绸缎般的草坡,村庄没有了踪影,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风景中,即村庄与村庄之间。可沼泽森林保护区的树木、树林的点缀,又增加了与世隔绝的神秘和景致的丰富。偶尔,又有几匹马、几头牛,雨里湿漉黝黑的身躯,安详埋头吃草,更是景框里的焦点,又添草原风光的感受。再是,林边又镶着一个冷冽水光的湖泊,没有灿烂阳光照射下的波光粼粼,黝黑的水体安静地映射微弱的光,波纹也如黑绸缎,神秘而凝厚。湖边没有任何人工的步道或围栏,长长的水草竖在湖边,伸到湖里,湖面上浮着两只野鸭,或者略过一两只飞鸟。
我的眼睛就像一部有意识的风景摄像机,异常贪婪,随着车速,掠过那片天,那片湖,那片林,那棵树,那片草地。这些就像营养素一样被眼睛摄像机毫无保留地吸收,吸收到精神的脉络里,或许某一天,不再惊奇,那么就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吧。
野湖,野林,野鸟,野鸭,大草坡,这些不在深山老林,不在高山雪域,就在公路旁边。平时,我们周末几人驱车几百公里,到广州佛山的周边,如肇庆、清远、韶光更深处的山区,穿着户外装备,跋山涉水,才能领略人烟稀少的静谧的山林,淙淙的溪水,碧蓝的湖泊。
到了酒庄,我还是又惊呆了:这明明是林中餐厅。林木交错,草地铺陈,溪流细小,红瓦白墙,人与自然的融合是那么无间。想想我们周边农庄,哪里不是池塘、半垦半荒的田园,有的只有野,完全没有自然美的构造和纯净。
回程,发了一条视频朋友圈,车在林中道蜿蜒前行,即便乌云漫天,还是可以看出那份干净、清新、静谧以及与世隔绝的美感。雷州同学哲学的老乡说,欧洲人到雷州看到雷州田野风景也会觉得美。这奇人同学,高考是被保送到全国前三的中大哲学系的,且在众多老师同学眼里,他擅长诡辩。平时,自知造诣不如人,也没参与过辩论。然而这次,涉及擅长(大学学科考100分)的美学,以及自认为还可以的感知分辨能力,故而辩了一回。
他的角度是美的绝对相对论,是陌生带来美感;于是我分析了自然美的构造以及客观特点,比如没有塑料袋、没有电线杆、没有杂物干扰视线,不仅仅是陌生感,而且陌生感或许带来新奇,但到达美的达到心理舒适的层次,还是不同的。他反驳,如果日夜面对这样的景色,你还觉得美吗?我回,你或许会审美疲劳,但会觉得丑吗?审美疲劳从来不是风景变丑了,并且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是无法定义自然美的风景是丑陋的。自然,在审美反面概念之外,我们人类为何生出丑陋的概念?真是奇怪的抽象能力。而且,审美训练可以保持审美敏锐度,审美感受器不会衰退。之后还涉及到音乐的鉴赏、认知相对论等等,但美的绝对相对论,并不可取。
这里顺便提一下,大多数人,着迷于认知相对论的立论域的广阔无边,反而陷入另一个极端即认知的绝对相对论。其实,任何理论走向极端都需要警惕,人类认知的相对无可厚非,但彻底抹杀共同点,与其说对人类物种造物以及语言的彻底侮辱,不如说是个人的认知体验差错。
他,就像大多数严肃的哲学思考者一样,离概念言辞之外的自然世界太远了,自然主义一直不是哲学系里的主流,甚至是末流。
Tachov April weather
Tachov的天气必须详说。刚来的清晨,刚出Prague机场,我坐在车里,看着将要日出,稀薄的云彩,湛蓝的天空,以及消退的乌云,信誓旦旦地说,看,今天肯定是晴天。后来,长了教训,就不用今天了,一种天气的持续时长不会是一天的。经常,刚进饭店是下雨的,我们在餐后会打赌,是雨停了还是没停,有没下雪。开车在路上,看到太阳,就会猜测几分钟后开始下雨,屡试不爽。那几天,我的乐趣,就是看天气预报,然后等着。
这种万变的天气他们叫做April Weather. 非常幸运,今年的April Weather发生在三月,被我们遇上了。它在那七天里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高潮就发生在3月12日。
清晨六点半起床,习惯性望向窗外,远处朝阳热光四射,蓬勃升起,近处小雪飘扬,大地上一些薄雪。去洗漱,回房将近七点,恍然一片雪白的世界,这类似东北的冰封世界应该是凝固了几天几夜的,怎么能相信,刚才还看到日出呢?那天早上,踏着厚雪,出了门,扫了车窗厚5cm的雪。
中午,到镇上午餐。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毫无早上冰雪世界的封存感,反而,一点痕迹都没有。对,连路面、草皮连积雪、湿润都没有。这里的人应该很阴晴不定的善变吧,就像北欧的人很阴郁。这里的人的记忆应该很差吧,就像海底的鱼一样。这里的人应该不专情吧。这里的人应该不记仇吧。想着天气与人相关的特性,并隐隐地对照着Mark的性格。
午餐后,打开天气预报,曰下午两点会有对流,接着大雪。我就等着,果不其然,又一眨眼功夫,铺天盖地的白,又演成了西伯利亚的风格。如果人让你失望,但不要丧失希望,这里的天气,是最敬职的演员,你不用任何期待,它都能满足你,应有尽有。





到了晚上,又是星空,寒风,冷雨,暴雪轮流着来……
Tachov 与 Mark
前两日,尝试用全力学了两天日语,那艰难程度,也已经消耗完意志。也不想,花费过多心思去思考、描述一个客户。也特别显得小气。
与Mark,四年的合作关系,大客户之一,第一次见面是四年前,之后几乎每年见一两次,每次见面半天,吃一顿饭就完了。Mark是五十多岁的德国中年男人,学的是IT,曾在西门子工作,独居,可能未婚,可能未有子女,负责管理父母工厂,父母一代是农民,后设厂。Mark这两年弃了德国国籍,入了捷克国籍,他不会捷克语。
在去捷克接触他之前,我们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生意不涉及私人的认识层面,只是货与金钱的交易,我们是交易的工具。工具不所谓褒贬、个性、德性,讲究的是合理、效率、省事,最多涉及的信用。
按往常,我会拍产品的工作照片。也按往常,有些客户不让拍照。我的拍照行为被工人告知给Mark。好了,他属于不让拍照的类型,那就不用他的照片做网络宣传,也不再拍照。然而,回来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他,告知我不要拍照之后,第二天在车里,看到我又乱拍风景照,又问了句:你有没拍到照片?
不明白,是我的某些行为引起他的不信任,还是他本身不信任人。做生意的欧洲人,某些人就是非常心大,开谈就确认订单,发PI就付款,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供应商,或者他们有更好的鉴别渠道。也有些生意人,因为被骗过,或者与中国人交流过多、哪一国人交流过、或有哪些不好的体验,说谎话、不信任是特质。Mark是两种类型的结合。
一次,产品漏油,工程师在昨日已经检修。他的工人不清楚情况,再次提及这个问题,我自然地问这个油斑是昨日还是今日的。他的工人没有提及时间,而他在确认之前,脸不红、快速地说这个产品问题是“今日”发生的。唤来工程师,确认这油斑是昨日已经存在的。而他,经常似乎非常得意地向我宣布,产品出现了问题。希望这是错觉,也许是产品的问题已经造成了他的损失,而我们不够重视、不够负责。或者,他认为我们,不相信他,不想负责。而且有一次,他对一位工人的指责是多么的无理。
到底做了什么让人不信任还是Mark因为利益关系的多疑?在贸易生涯里,没有哪一次比这次更不愉快过。如果不在人群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里的王,随随便便是他人的旁观者,不必更多的人格参与。而只有参与在人群中,你才能反思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德性是否完满,手脚是否笨拙,是否过于自私自我,是否见利忘义,是否会嫉妒……
非常羡慕没有德性反思的人,他们可以完完全全的问心无愧的完人.
我,只是一个进化中的半人。
暴风急雨,我的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还有更多的原因。
Mark在第一天就第一次炫耀他的滤油工具,我非常惊讶,认真听了。第二天第二次,第三天第三次,第四天第四次,到了第五天晚上,餐桌旁,他再次向我描述滤油的重要性,我就跟他吼了句,"I don't care, don't tell me." 不仅如此,他的表达总是带有太多细节以及数字,而不是概括问题,我再次爆炸:“Please don't talk with me the numbers, I can't image the numbers. You should just let me understand what the problem is.” 再一次,他又天马行空,提出一个异常不合理的提案,其实很多提案,我们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我的态度又是:“when it comes to a new solution, can you please check with the internet to see if possible first then tell me?”
我看到了他难以置信的表情——这个女人怎么这样的粗鲁、没有礼貌,以及没有修养,没有基本的尊重!我是一个销售额不错的销售,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做销售完全靠的是人格分裂。极大多数人没有的反思功能以及自我偏向重复的舒适区域,使得他们在我眼里难以忍受。可我的难以忍受,已然成为我自身的难以忍受。
——怎么可以这样忘恩负义、没有修养呢?话说,同行的同事更情绪化,真被他、Mark刺激得不行。但我已经不想再思考这个复杂的问题了。毕竟,是Mark支付了全程的机票、路费、餐费。
Food and Restaurant
在八个国家、全国各地吃过饭的,当然认为中餐是好吃的,但唯有在捷克吃饭不觉得腻,意思就是餐餐可以吃到撑还想吃。吃不腻,就是我的最高标准,说明油脂、咸度、辣味的味道平衡以及可以想象,食物材料的干净。在捷克,以下每餐,除了披萨和汉堡包都能吃完,牛扒200克,300克完全不在话下,配着一堆马铃薯泥或炸马铃薯都能吃完,不腻。就连啤酒都能喝下两大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