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茶记|山有灵

这两天下雨,降温。做茶略停停。
从4.5清明一直到9号,连续5天晴。迎来了今年茶季的第一个做茶密集期。5号下午开始采【贞白】(上午没采茶,连续雨水期,让水气收一收)连着6号、7号,一共采了三天。初制完成,过两天再轻轻复焙,下周可以上架。
【贞白】
这款头春头采水仙单芽银针,从2017年开始做,现在第三年。茶青所在不打药不催肥的生态茶园,今年第九年。去年过来,土壤明显疏松透气,各种小花小草,尤其蕨类在茶树下长得很欢实。蜘蛛网结网捉虫。茶园里的小生态已经形成良好循环系统。
(顺便说一下,秋水仙白茶,也是用的同款原料,国庆前后采制。)



接着6号开始采野菜茶:【元初】红茶和【大生金】白茶。
【元初】
6号采,8号傍晚初制完成第一趟,过几天木炭复焙,下周上架。这片山场的茶树是野放3、40年的菜茶/奇种以及我爸十年来就近移植新种的菜茶(有性繁殖)所组成。被竹林和杉树包围,还有板栗树、蕨类草、杜鹃花、树莓等等。所制手工红茶,茶味甘甜、朴实。
早些年,这个系列都是妈妈主做,这两年我慢慢接过来,我们仨一起做。
有天晚上,我妈说:“每年春天做茶,都是一年里最累的时候,不过感觉今年心里最踏实。”老妈的意思,是不是觉得我真的长大了?哈哈就当是了。



【大生金】
原料也是野放菜茶/奇种。以晾为主的传统建阳小白茶。6、7、8号连采三天,不同的山里采。头春白茶的采摘要求非常高。不是茶园茶,发芽本就不均匀,有先有后,且芽叶长短不一。也不是老枞红茶和岩茶类的开面采。一芽两三叶,细嫩。且菜茶纤细,更显“瘦”了。这里采采,那里采采。一天下来,一个人所采的量也不多。再运输回到厂里,路途中难免擦碰、挤沤,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茶青叶缘发红。而如果受损面积较大,就肯定不能拿来做白茶。
这三天采的【大生金】,因为连续晴,有风,萎凋较透,目前初制陆续完成,干茶成色很漂亮,没有拼堆。过两天挑拣梗片,再轻轻复火(干燥做足,去青味),下周可以上架。
有茶友问:以晾为主的白茶和纯日晒的白茶,哪个更好?产地不同、茶青不同、工艺不同,茶味不同,没法比。仅从个人角度,越来越认为传统建阳白茶的阴干“留白”式很有意思。50-70小时的萎凋时间,慢慢走水,茶之内质得以存养,再做足干燥,不加速陈化。有次序,有余味。
小伙伴师傅嫌我讲的不通俗:什么“留白”,不如用高压锅和炉子炭火慢慢煨来打比方,不是更直接?哈哈哈好吧。




继续说说天气。
5号到9号,持续晴天,可是7、8号气温非常高,一度达到33度。从去年冬天一直持续下雨,到突然的冒高温,再到这两天大幅降温。气候越来越无常。
越无常,内心戏倒是越少了。
1、天气再糟糕,茶照样要做。只不过做多做少的问题。好坏也无绝对,尽力就是了。而产茶数量,一直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重点。野茶、老枞,终归太有限。非人力所能致。
2、越极端的气候,越能看见茶青原料的两极分化。
普通茶园最惨,突然高温,茶青可以一夜长1公分,直接开面(反过来也是一样,霜冻最先冻到的肯定是平地茶园)。
生态茶园次之(茶树自身有一定的免疫力)。
野茶。山场越深,对极端气候的抵抗能力越强。各种“耐”:耐寒、耐高温、耐自然灾害……原理很简单,大自然优胜劣汰。野茶基本无人管理,全凭自身“本事”扎根在山里,尤其老茶树,常常长于石缝、砾壤中。漫漫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什么风雨没经历过?
再者,武夷深山,土壤中矿物质多,生物多样性非常好,且一般都有岩涧水系,茶树与其他生物互相滋养也就多。
总之,根系深,内质足,生长周期长。茶底子厚实。
而山里头,茶籽掉落,自然慢慢长出来的新茶树(有性繁殖),气性也依然是茶园批量种植,尤其扦插的茶树所不能比的。




再说说采茶,采野茶。
越深的山场越难采。深山里一般没有成形的路。进山要带刀。有些地方靠近石崖,得攀着树藤爬(有一次我就差点摔下去,吓死了)。茶树长得也更零星。而且山里啥都有,比如虫蛇、野猪等(前两年有个亲戚去【大拙】山场采茶,一不留神被蛇咬了。还好毒性不大,连敷了半个多月草药)。
再者,年轻人根本不愿意采。也不敢让岁数太大的老人去采,万一在山里出点啥事,谁也担不起责任。所以采野茶的主力是40-65岁的中老年人。刨去自家在做茶的,合适的采茶工是越来越难找的。
其实,说这些也没啥意义。关键还得把茶做好了。
啰嗦半日,无非两点:
1、越来越坚定,尽可能的做野菜茶、老枞。茶味不一定完美,山野气性纯足。新茶不一定马上惊艳,后期转化差不了,有后劲。最终茶汤都会如实呈现出来。或早或晚。
自然灵性的茶汤,带给我们的,从来就不止于口腹之欲。那还有什么?问问你的身体,和内心吧。
2、谢谢知味的你,给了我们继续做奢侈原料茶品的信心。传统品种,传统工艺,口感并非快速讨喜的武夷茶,咱们一起慢慢品。
预报明日无雨,继续做茶。
小荼 • 茶事手记
2019.4.11 • 武夷山



『虽由人作,亦是天开』 不增不减,正呈本味。 有茶的日子,我们一起喝茶。
○ 购买好茶,进入淘宝搜索“乙楚佳木” ○ 品茶交流,添加乙楚掌柜微信:xtu008
-
小艾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7 12: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