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爱情
梁辰终于不说话了。
梅瑾心里觉得既失落又放松了一口气。
爱情于他们两人而言都是奢侈品。都是悬在头顶的星辰。他们都过于拼命,都负重前行,都很明确地意识到两个步履蹒跚的孤影若在纠缠在一起,那么就会永久在泥水里挣扎打滚。
他们太相似,都是被命运绑住手脚的人。所以他们早学会了咬紧牙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生活对他们永远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非生即死。残酷的天地,两只小蚂蚁,没有叹息权利。
梁辰生在北方某个平原的乡镇,梅瑾成长在南方某个山区农村。他们相遇在他们所在国家最好的两所大学。从一开始,他们都以为可以冲破现实的阻碍,成就一段佳话。她认识他不久,他就要去美国交换学习一年。从此他的白天是她的黑夜,她的白天是他的黑夜。
当她在课堂上课时,他在睡梦中;他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她在做梦。刚开始的半年,他们几乎每隔一周都会在微信上联系。后来是两周。每次聊天都很匆忙,仿佛都很害怕打扰对方的学习。但实际上即便如此,还是会聊许多。那时他们彼此都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甚至都快成为自己的初恋。虽然真人还未见过面,只相互交换了照片。
后来,她被生活、学业以及其他各种情感思想因素缠绕,在雾霾深沉的冬季。抑郁症又有再犯的迹象,她告诉他关于她的忧伤。但他说他无法理解。就像她无法理解他不能理解她。她整个人都很忧伤,彻头彻尾的忧伤。渐渐地她觉得她不能将她的负能量传染给他。毕竟他压力也很大,她体谅他。她也害怕她变成他负能量精神的污染源。因为他总是给她一种很坚强的感觉。而这种密不透风的坚强自信让她感到自惭形秽,感到羞愧,感到危险。甚至开始怀疑他对她过于隐瞒,他不肯透露他的脆弱给她。虽然坚强自信让她觉得积极向上,可那种似乎感觉不到一丝缺点的“伟光正”人设让她觉得太不真实了。
也许他真的是那样无坚不摧的人,精神已经被生活锤炼地极其坚硬。她很理解那种被生活碾压到没有叹息权利却依旧向前迈进的孤勇。并很钦佩。因为曾经她也是那样的人。那种被现实处境严刑拷打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感觉让她进步更让她痛苦,伤痕累累。她恨极了那样的生活,也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不想再遇到那个逼不得已的自己。
梅瑾是一个习惯了伤春悲秋哀花悼月的人,她有太多的纤愁细恨,有太多的苦闷委屈。她已经不再向任何人倾诉她密如散丝,多如牛毛、尖如绣花针的伤痛了。她知道祥林嫂是被嫌弃的。她是多么害怕被嫌弃呀,即便她感觉她从未感到过亲切温暖的爱。她将自己封存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其他人走不进去。她也不想不相干的别人闯进她的心里打扰她。
她终究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的。无论是情感还是物质,所以她只能在乎她的精神、思想和灵魂。这些在现实世界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心灰意冷。她讨厌这个肮脏的世界,包括她自己。极其厌恶。
而梁辰显然难以理解她。他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幼子,即便从小生活在农村,所有的家务和劳动都由他的姐姐代劳。他享受着“望子成龙”的期待,虽然有压力,却也是幸福的压力。有温暖情感打底的奋斗永远是充满干劲的。况且他已经学会了戒掉哀愁,因为那会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无论梁辰走到天涯海角,永远有一盏灯在等着他回家。因着这盏灯,他可以自强不息。即便有疲累和焦虑的时候,他依然会很快振作起来。而生活对于梅瑾而言,一切都变得那么冰冷和浮于浅表。自从她从小一起相依为命的外婆去世后,她就觉得关于生活的唯一一点温暖的念想也没了。她从此再没了家!
她读大学期间,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家。一到寒暑假,别人兴致勃勃的回家,而她只有更加焦虑。焦虑要是学校寒暑假不让住,她就要流落街头了。距离放假的日子一天天逼进了,她心里对于家的想象是从走廊里此起彼伏的拉杆箱轮子在地面上滑过的声音里揣测出来的。她讨厌她沉重的肉体,要吃要睡要穿要有地方住。她想让这具肉身彻底消失已经想过千万遍了。从八九岁开始,她就开始想要自杀。活着对于她而言简直太艰难痛苦了。生不如死。
爱,没有。恨,没有。抓不来,甩不掉。
而梅瑾这无穷无尽刻骨铭心的痛苦对于梁辰来说却是全然陌生的。而梁辰的人生需要干脆利落的助手,不需要像梅瑾这样总是陷在悲伤泥淖里的人。他们都是在泥水里摸爬滚打了许久,才取得此刻的小小成绩。梅瑾自以为她懂得梁辰,可梁辰却不懂她。或者梁辰根本没时间去懂她的悲伤。梁辰需要飞速前进,他不需要梅瑾这样一个拖泥带水的人来减缓他前进的脚步。这道理太浅而易懂了。可谁都不说出来。他们都用满满的日程表来填满自己的生活。最好没有一丝空隙,因为闲下来会更焦虑,更感到来自生活令人窒息的压力。只有变成工作狂的头脑才能让人不去想工作以外的任何东西。虽然一直超荷运转,机器总会提前报废的。可那又什么办法呢?
一天,梅瑾看了部小说,叫《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看完后,她又照例悲伤了一次。她想到了远在天涯相隔十二个小时的梁辰。她想,他应该很累吧。她决定发条微信消息去安慰他。其实她还是很纠结,毕竟距离上一次聊天还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最终她还是发了,她想如果这次梁辰能透露他的脆弱,不再总是显示他正能量满满的人设。她就再给彼此一次机会。
结果是可以料想的。
两个人命运的轨迹就是这样:有那么一刻看似终于要接近了,可终于由于太过相似又太不同而渐渐远离了,各自又奔赴各自的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