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柳州被点了小黑点
30.柳州被点了小黑点
五月五日,起床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就可以到达兰州了。西安只算是中部大城市,而到达兰州,就说明此次旅行已经算进入了西北。但是同时,一种隐隐的忧伤同样发自内心,兰州离西宁只是一步之遥,这也预示着旅途终将散场,是啊,再高大的树木也会倒下,再坚实的城池也会陷落,即便是美丽的星辰,也总有燃烧殆尽的那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化为尘埃,永远消失。
早上的时候,收拾好行李,我们便在镇上的拉面店吃早饭,彭载全告诉我们大家,他打算在兰州就返回了。生命哥听了之后,摇摇头,你们这些柳州人啊。胡子也在一旁附和,柳州人太他妈软弱了。虽然我认识载全时间长久,更深刻的明白每人有每人的难处,但是不可否认,这次的旅行是柳州人组织的,七个成员里面3个柳州人。然而第一个搭车的是柳州人,第一个撤退的是柳州人。到了兰州载全再走了的话,三个柳州人也就算逃跑殆尽。不得不说,柳州人在我们的心目中不知不觉自己给自己连续画上了好几个小黑点。
天很冷,我把所有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却依然觉得寒冷。昨夜刮了一夜的风,还零星下起了雨。出发时候可以看到地面上留着雨滴的痕迹,雨水也沾满了灰烬和沙尘,自行车的座椅,大梁上,同样留着雨水的痕迹,因水分蒸发而剩下的一层泥土,留着斑驳的黄褐色的圈点,随着太阳升高,寒风吹拂,逐渐随风消逝。
出发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爬坡,和当地老乡的咨询我们得知,这可能是通往兰州的最后一个长坡了吧。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奋进了十几公里,终于越到了山岗上,公路并不是一路直下,而是顺着山脉的走向,绵延了很久,我们在上岗上骑行,两旁景致尽收眼底,干旱的山脊上被农民圈出的一层层梯田,露出星星点点的绿色,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因为水土流失产生的沟壑,则以复杂而玄妙的形态一直盘沿着出了视线。我们逐渐下坡,但是因为寒风料峭,没有人骑的很快,就在略感寒冷的时候,头顶飞过一只苍鹰,实际上没有苍鹰那么大,更可能是一只隼。他借助着风的吹拂,巧妙的划过我的头顶,停留了几秒钟,接着俯冲向山岗。这真让人兴奋。实际上,旅途中和生活中的这种偶遇总是叫人兴奋,2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在长江边钓鱼,曾目睹过一对江豚优雅的沿江而上,而在上次旅途中,我又曾在最为疲惫的时刻目睹过一只鹈鹕嘟着大嘴巴飞过头顶。记得在丹江,我则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一只锦鸡在悠闲漫步。这些东西,比任何精美的人造的事物更能打动我的心。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按部就班的骑行,太阳出来后还是很冷,风也没有停,这恐怕就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一种状态吧。快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开始赶路,按照估算,还是有机会在天黑前赶到兰州,不料彭载全的轮胎扎了,我就留在队尾陪他补胎。补好轮胎,追上大部队,我们却遇见了一个强悍的老人。远远望去,我以为他只是一般的乞丐或者流浪汉不料骑过他身边时,忽然一喊,我们才慌忙停下,仔细一看,老人的身后挂着一面旗帜,写着“徒步大西北”经过攀谈,老人每年出来两次,每次徒步数千公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和老人聊了半个小时,老人与我们告别,我们也做好了挑灯夜战的准备,不想兰州被黄河穿城而过,因此地势相当低,我们经过一个长达二十公里的下坡,便接近了兰州城,兰州不愧是省会,在距离市中心二十公里处,便有了路灯。因此,幻想中的紧张也便没能成为现实,我们高唱着黄河谣便杀进了城。准备找旅店,载全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同学在兰州大学,他打电话问问,我说你早怎么不打,载全说提前好几天就联系了,我说那怎么不出来迎接,生命哥一旁答道,他们是柳州人啊。果不其然,我们在兰州大学门口等的望穿秋水,他的同学才慢悠悠出来,说了几句闲话,又随便在大街上指了个方向,就以差宿舍为理由回学校了。我们只好五个人人生地不熟的找起了旅店。整个过程烦得一塌糊涂。胡子,我,复旦哥生命哥直接表达出了对该同学以及柳州的不屑。载全在一旁脸上快挂不住了,只好小受一般的讪讪应答。“唉~~”
终于,搞定了旅店,吃好了夜宵,我们散步在兰州的街头。每个人都不再说话,只是看兰州,想着各自的心事。月亮很近。故乡很远。空气很冷,内心潮湿。
5.5于兰州
五月五日,起床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就可以到达兰州了。西安只算是中部大城市,而到达兰州,就说明此次旅行已经算进入了西北。但是同时,一种隐隐的忧伤同样发自内心,兰州离西宁只是一步之遥,这也预示着旅途终将散场,是啊,再高大的树木也会倒下,再坚实的城池也会陷落,即便是美丽的星辰,也总有燃烧殆尽的那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化为尘埃,永远消失。
早上的时候,收拾好行李,我们便在镇上的拉面店吃早饭,彭载全告诉我们大家,他打算在兰州就返回了。生命哥听了之后,摇摇头,你们这些柳州人啊。胡子也在一旁附和,柳州人太他妈软弱了。虽然我认识载全时间长久,更深刻的明白每人有每人的难处,但是不可否认,这次的旅行是柳州人组织的,七个成员里面3个柳州人。然而第一个搭车的是柳州人,第一个撤退的是柳州人。到了兰州载全再走了的话,三个柳州人也就算逃跑殆尽。不得不说,柳州人在我们的心目中不知不觉自己给自己连续画上了好几个小黑点。
天很冷,我把所有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却依然觉得寒冷。昨夜刮了一夜的风,还零星下起了雨。出发时候可以看到地面上留着雨滴的痕迹,雨水也沾满了灰烬和沙尘,自行车的座椅,大梁上,同样留着雨水的痕迹,因水分蒸发而剩下的一层泥土,留着斑驳的黄褐色的圈点,随着太阳升高,寒风吹拂,逐渐随风消逝。
出发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爬坡,和当地老乡的咨询我们得知,这可能是通往兰州的最后一个长坡了吧。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奋进了十几公里,终于越到了山岗上,公路并不是一路直下,而是顺着山脉的走向,绵延了很久,我们在上岗上骑行,两旁景致尽收眼底,干旱的山脊上被农民圈出的一层层梯田,露出星星点点的绿色,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因为水土流失产生的沟壑,则以复杂而玄妙的形态一直盘沿着出了视线。我们逐渐下坡,但是因为寒风料峭,没有人骑的很快,就在略感寒冷的时候,头顶飞过一只苍鹰,实际上没有苍鹰那么大,更可能是一只隼。他借助着风的吹拂,巧妙的划过我的头顶,停留了几秒钟,接着俯冲向山岗。这真让人兴奋。实际上,旅途中和生活中的这种偶遇总是叫人兴奋,2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在长江边钓鱼,曾目睹过一对江豚优雅的沿江而上,而在上次旅途中,我又曾在最为疲惫的时刻目睹过一只鹈鹕嘟着大嘴巴飞过头顶。记得在丹江,我则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一只锦鸡在悠闲漫步。这些东西,比任何精美的人造的事物更能打动我的心。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按部就班的骑行,太阳出来后还是很冷,风也没有停,这恐怕就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一种状态吧。快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开始赶路,按照估算,还是有机会在天黑前赶到兰州,不料彭载全的轮胎扎了,我就留在队尾陪他补胎。补好轮胎,追上大部队,我们却遇见了一个强悍的老人。远远望去,我以为他只是一般的乞丐或者流浪汉不料骑过他身边时,忽然一喊,我们才慌忙停下,仔细一看,老人的身后挂着一面旗帜,写着“徒步大西北”经过攀谈,老人每年出来两次,每次徒步数千公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和老人聊了半个小时,老人与我们告别,我们也做好了挑灯夜战的准备,不想兰州被黄河穿城而过,因此地势相当低,我们经过一个长达二十公里的下坡,便接近了兰州城,兰州不愧是省会,在距离市中心二十公里处,便有了路灯。因此,幻想中的紧张也便没能成为现实,我们高唱着黄河谣便杀进了城。准备找旅店,载全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同学在兰州大学,他打电话问问,我说你早怎么不打,载全说提前好几天就联系了,我说那怎么不出来迎接,生命哥一旁答道,他们是柳州人啊。果不其然,我们在兰州大学门口等的望穿秋水,他的同学才慢悠悠出来,说了几句闲话,又随便在大街上指了个方向,就以差宿舍为理由回学校了。我们只好五个人人生地不熟的找起了旅店。整个过程烦得一塌糊涂。胡子,我,复旦哥生命哥直接表达出了对该同学以及柳州的不屑。载全在一旁脸上快挂不住了,只好小受一般的讪讪应答。“唉~~”
终于,搞定了旅店,吃好了夜宵,我们散步在兰州的街头。每个人都不再说话,只是看兰州,想着各自的心事。月亮很近。故乡很远。空气很冷,内心潮湿。
5.5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