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糖/低糖”是如何侮辱我们智商的
什么叫无糖
消费者理解:「无就是完全不含糖。」
加工业理解:「无就是可以加一、、」
是的,无糖并不是完全不含糖......所谓的「无糖」,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或双糖(如蔗糖、乳糖或麦芽糖)含量可以忽略不计,但并不是完全没有。

而且这只是指添加糖而已,还没有包括食品原料中本身自带的糖。
哪怕是喝起来一点不甜的纯牛奶,它本身也含有 4.2g 左右的乳糖。
但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点糖的话也算很良心了,可惜这种「无糖」暂时就适用于饮料,因为人家可以加阿斯巴甜这种巨甜的代糖,不会影响多大口感。
而真正唬人的,其实是那些号称「低糖、天然糖」的加工食品。
无糖食物做了哪些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没错的,但如果还要说这个健康来侮辱消费者智商就是你的错了......
现在的超市中几乎80% 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而这些糖会以至少 40 多种不同名称的成分标签来进行伪装。

以下是智商税关键字,请查收——
无添加糖
很多人天生就对「纯天然,无添加」这类词带有健康信任感,快收起你韭菜的想法吧!
糖类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简单糖和复合糖:
简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白糖、红糖、果葡糖浆、蜂蜜、牛奶、果汁、水果等;
复合糖(淀粉类):主食类的大米、面粉、面条、面包、饼干,以及淀粉类蔬菜,如玉米、土豆等。(淀粉主食虽然吃起来没啥甜味儿,但进入体内后,会很快被水解变成葡萄糖,而且还不少。)

是不是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这些看着好像都是天然食物诶?
是嘛,谁能说蜂蜜和红糖不天然呢?谁能说拔丝地瓜不天然呢?
但其实我们都明白,糖吃过量,结局都一样。就连水果吃多了都会胖,何况这种加糖食品?
只要是糖,无论是什么形式吃进去,在体内都一样会被代谢为单糖然后被人体吸收,多余的糖分仍然会刺激你的胰岛素,被储存为脂肪,伤害你的皮肤。
形象点的说法是:
虽然长得帅了点,但渣男还是渣男。
糖 化 是 什 么
所谓“糖化”,是指我们身体内的重要的蛋白质和通过饮食摄入的“糖”结合,导致蛋白质质变,发黄变脆的现象。
糖化反应(Glycation)的直观表现:法国化学家美拉德L.C.Maillard在1912年发现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加热时会形成褐色的物质。国外一个经典糖化反应实验模型:在1.0mol/L氨基酸水溶液中分别加入0~1.0mol/L的葡萄糖溶液,在95°C温度下加热3小时。从实验可了解到,糖遇到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变成褐色,这是导致肌肤暗黄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理解?想想糖醋排骨,是不是外表金黄酥脆?有没有想过糖醋排骨,红烧肉这些表面金灿灿的菜色为什么要炒糖色?就是在利用这个糖化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