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宝爸宝妈们应该做些什么?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于孩子,当小孩子有了自主学习意识,或者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宝爸宝妈增强修炼,提高一下孩子的专注力了。
1
亲子陪伴时让孩子学会安静
要想获得专注力,孩子要先学会安静。心静的时候才能专注的思考,专心于他需要关注的事物,不被其他事物所打扰。

我们陪伴与引导孩子时要一心一意,全心的陪伴,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宁静不嘈杂的氛围。不破坏、不逼迫,不命令,也不指教,而是去传递和分享,将平和的心境传递给孩子,将有趣的体验分享给孩子,同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动作——这便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亲子阅读和亲子游戏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最好的途径。爸爸妈妈可以在一间无人打扰的房间里,关上电视,放下手机,全心的陪孩子读一段绘本,玩一个游戏。
2
孩子自己专注的玩耍时,不要去打扰他
当孩子沉浸在一个玩具或游戏中时(这里不包括电子游戏),我们不要去轻易去打扰他。
孩子的专注力在初期养成阶段大部分是被大人破坏的,本来宝宝在搭积木很投入,这时候大人经常会过来问,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口酸奶?孩子注意力的维持时间在这一次次的打扰中渐渐变短了,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专注的做某件事时是不是也很讨厌或排斥这种打扰。

除了不要去打扰孩子,我们还需要注意不要突然中止孩子的游戏。究其原因,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中止孩子的游戏,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快,破坏专注力,还容易让孩子养成有始无终的坏习惯。小孩子喜欢游戏,也喜欢看到游戏的结果,从而享受成功的快乐,强行中止,等于剥夺了这种成功和快乐,同时也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于大人的信任感。最好的办法是体谅儿童心理,让他们玩个尽兴,在尽情的玩乐中,获得心无旁骛的专注力。
3
孩子发呆的时候,也是一种内向的专注力
作为父母,很容易看得到孩子对于外界的注意,比如看绘本、搭积木等,但却经常忽略孩子对于自身内部的注意,比如看上去的发呆、无所事事等——这其实是一种向内的专注力。父母若不理解,就很容易打扰孩子,比如在孩子沉浸在内部注意中时,觉得孩子是在浪费时间,或是出了什么事情,恨不得赶紧叫他们回过神来,或是问在干嘛,有没有在听等等。

探索君还总结了一些培养专注力的小贴士。
1.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选择。
每次给孩子的玩具不超过2个,更利于引导孩子专注且深入的游戏探索。
2.尊重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
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做喜欢的事情,孩子更容易投入。
3.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每天要让孩子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如玩耍、跑步或运动,释放孩子过剩的能量,可以帮助孩子减少烦躁,消除无聊,使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4.少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
刺激的画面会让孩子习惯被动接受,丧失主动性,降低专注力。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训练孩子专注力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学着和孩子一起玩起来吧:
01
颠倒歌
特别适合亲子一起喊的【颠倒歌】,能够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幽默感和创造力,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无限的编下去……
大明月亮黑洞洞,树梢不动刮大风。
东西路,南北走,出门看到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却被砖头咬了手。
吃牛奶,喝面包,提着火车上皮包,
手朝下,脚朝上,滚油锅里鱼翻浪。
萝卜发芽长出葱,太阳出西落在东,
走一步,退三步,三伏天里穿棉裤。
关老爷握马骑大刀,车老板驮货被驴吆,
平静的水面汽车跑,高山的顶上把船划。
02
萝卜蹲
每个人带表一个颜色的萝卜,其中一人喊口令:“红萝卜蹲,黄萝卜蹲,白萝卜不蹲。”喊哪个颜色的萝卜蹲,就要快速蹲下。喊其他颜色,就要快速站起。做错口令算失败。这个游戏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

03
我是木头人
喊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口令说完之后所有人保持不动,第一个动的人算失败。玩的多了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延长不动的时间。
相信有了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努力,孩子们一定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欢乐中提升专注力,祝大家玩得愉快。
编辑 | 荼蘼
图片 | 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