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山毛峰几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老江湖可以忽略,有不同观点的保留意见,这只是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1.为什么你的毛峰外型就是不好看,始终不如别人的那么规整和大小,感觉就不是毛峰呀?
首先大家必须知道,现在市面上90%的毛峰均是机制毛峰,毕竟科技不断发展,为了工作效率,打个比方说,这面放猪肉,那面就出火腿肠。手工制作的也只是个别村寨里面的老辈们一直保留着。
请记住我一句话:人工价格远比茶叶值钱。
手工的毛峰,外型不很好看,但口感呢?泡出的叶底呢?
我确信要比市面上很多毛峰都好喝与好看吧!
当然我承认,有特级一等的高海拔的黄山毛峰,外型与口感均很好,但价格也很漂亮,我没有要那一种,因为,价格过万。
你愿意要漂亮的机制茶还是不好看的手工茶?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2.为什么你的毛峰不是在明前发我们?
众所周知,今年毛峰比往年似乎是晚了一周,因为天气不佳,高山茶受其影响成长缓慢。
更不凑巧的是采摘日期间有雨,而有雨我们就不能采摘,因为做出来不好喝。
前前后后也就耽误的好些时日。
最后因为我们要积累一定量,才能制作干茶,所以,凑了两天才够。所以,算一算时间,我们并不迟。
而明前就有的毛峰,很正常。
最早上市的毛峰,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忽视了天气的存在,那么这个毛峰,如何解释,你心中自有决断。

3.为什么你这个毛峰干茶不绿?
绿茶,不一定干茶是绿颜色的。
在我的印象中,干茶是绿色的,很罕见,多是半黄透绿的居多。比如西湖龙井,估计是黄为主;也有墨绿为主的,比如六安瓜片;更甚黄金芽,根本就不是绿色了。
毛峰干茶颜色不是绿的,而是黄绿结合。
泡后叶底颜色为黄色微绿。

4.你的毛峰为什么不是一芽一叶?
我说过,高海拔的毛峰,如果一芽一叶,那么价格过万。
还有,那种特级一等的茶,只有一泡,是有钱人喝的。
论及饱满的口感,我认为一芽两叶的最好喝。一芽两叶也不耽误观型。
说心里话,一芽一叶的茶,市面并不多,因为这种茶的要量极少,公费消费取消后,仅凭富豪们消费是远远撑不起这个市场的。
今年给朋友拿了一芽一叶的毛峰,他说感觉上不如两叶抱一芽的更馥郁。
有茶友说,我以为你给我们的是“鱼叶金黄”的茶呢?我说你一定是看书知道的这个词吧?标准的“鱼叶金黄“,可惜,我拿不到这种茶了,恐怕是能有本事做这个茶叶的人也不多了。现在机制茶的天下了!

5.为什么你的毛峰花香淡?
哪一款绿茶的香气会很大?请你告诉我。
绿茶的香气说心里话均没有很大的,没有一款可以与台湾茶比。
可是香气大小并不影响我们对绿茶的审美。
如果你要非常浓郁的香气,也许没有一款绿茶可以给你。
与香水一样,味道大的并不受欢迎,信吗?人未到,香暗来,才是用香水之道,正如人走了,那香气还隐约在。淡香难道不好?
香气大到连四十里地外的毛驴都忍不住咳嗽的,多半不是什么正经香水吧!
曾经在一个饭局吃饭一个女士的香水令所有菜都顿失味道,后来老公令其去洗手间洗洗,女士说,洗不掉呀!
要懂绿茶不是乌龙茶,无法提供如铁观音,岩茶等这样茶的浓郁的香气。
然而,淡雅的香气难道不好吗?
比如:干茶闻香——毛峰提供给你的那种鲜爽,是无与伦比的。
干茶置入热杯中,仅靠热气蒸熏出的香气,不值得你留恋?即使不喝,也醉了!
干茶与热水相遇,迸发出的那种香气,难道不美?
这都是芬芳呀!
对于毛峰茶汤的审美,我更喜欢它馥郁的栗香与豆香而胜过其花香(兰花香),甚至有时在我的品饮中,我都忽视这种细微的兰香,而直入其栗香与豆香,我认为这才是审美毛峰的所在。

6.如何浸泡?
对于如何浸泡,之前茶小南也发表了相关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都可。
对于茶具选择,我一般采玻璃壶与玻璃杯两种茶器。
玻璃壶,则置茶量要够三分之一。
别太少了,水温别太高。
我一般固定40秒时间出汤。
玻璃壶加盖与不加盖有细微区别,自己试验。
至于水的选择,我试了多次,
用农夫山泉婴儿水并不出色,反而用崂山矿泉水,比较出色。
婴儿水来自东北,难道不适合黄山茶?
但试过多次,就是不尽人意。大家可以自己多试几次吧。
玻璃杯我认为更棒!
这个茶,喝到一半就续水,能续水4次,提供足够馥郁的栗香,回甘不用说,足够。
看玻璃杯内叶片的起起伏伏,宛如人生。

7.你说下这个茶的优点吧!
淡雅的兰香(你也可以忽视这点),馥郁的栗香与炒豆香气。
耐泡度很高。远比一些毛峰耐泡。
回甘很棒,茶汤本身就微甜。
但对水与浸泡技巧有点挑剔,不过不算什么难题。
这个茶的茶汤绝无浑浊!茶汤无论你加茶漏与否,都是清澈透明的,这说明了什么,你懂。
有茶友说他的毛峰茶汤总是浑浊,那么这个茶似乎是有问题。
多说一句:绿茶请务必冷藏!
任何绿茶,如果不冷藏搁置,那么它的滋味会很快衰减,不到30天,滋味基本就完蛋。
绿茶,就是尝鲜。
意思是:尽快喝掉!
(网络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