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3:公车生活
对坐公车回家已经很习惯了,将近一小时的车程,几乎从来不是苦事——除了某次穿着痛苦之源高跟鞋提着重物竟没捡到座位途中还堵车站着闻了一路火热的汽油味。坐车的享受,除了可以打个补充睡眠的长长的盹,还有安静地一个人看窗外景象变换,车中人形百态的趣味。
从西乡塘一段上车的人,口音杂陈,各种腔调的白话、平话、壮话、桂柳话和普通话……常常有大声讲电话的中年人,偶尔有满身泥渍带着建筑工具之类的,学生和看上去像新新上班族或求职者的人士就更多了。衣冠楚楚,精致认真的人却相对不多见。坐我旁边的经常是计划着逛街会友的ggmm,或和同伴一路闲聊校园生活的各种事情,或独自一人发呆(和我一样)。司机在这段路经常飚一阵车,遇到红灯,一个急刹,看到骑电动车或三轮摩的乱闯的,情不自禁喃喃骂出来。
有时有点希望像坐火车一样,遇到个可以攀谈一番的同座,ta或我将带着意犹未尽的快感,忽然在某个站起身下车,匆匆离别,留下值得炫耀的回忆——我这个大众脸的人缘多好啊!
有时有点希望有个帅哥或者美女恰好坐在我身边,而且一上车就打瞌睡,这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偷眼看ta,看啊看~然后愉快地下车。
有时还会希望上来个高个子男孩,行车带起的冷风飕飕吹得我头疼的时候,轻舒猿臂,帮我拉下车厢顶上老开着的天窗。
每次上车我都去抢后车门旁边,通道左侧单个座位后面那第一排双排位,靠窗或过道均可,不知道公车结构说明书上可有专门术语指出这个位置该如何称呼。这个位置的好处如下:
下车方便,看车载电视方便,且因为高起一级,伸脚方便,看车内车外视野开阔。若是左边靠窗位,空气更流通,不容易被过道上的人挤到,但风雨天或大降温时会湿冷一点;若是右边靠过道位,车上人多时可能会觉得稍有不便,但妙在车座前有一根供站立着倚靠或把持的立柱,把我的大包包放在腿上时,立柱恰可稳住它,让我安稳地仰头靠着椅背大睡,这时司机如果来个急刹,我虽有撞到柱子的危险,但更可避免被急刹的惯性甩出座位的危险。
到了民族共和路口,下车、转车,这段路,操各种口音普通话的人明显比前一段路多,当然以南宁腔普通话为主。这回上的车次,则多载的是衣冠楚楚,满面斯文的人士了。即使提着才买的新鲜菜或沃尔玛的塑料袋的欧巴桑欧吉桑,也一脸节制的镇定。只遇到过一个焦躁的大妈,我明明挪到后门口准备好到站下车,她在我旁边还以指挥者的音调说:让一下,我要下车。那些熟练地踩着高跟鞋的上班族女郎们,虽不见得都是领导潮流的it girl,也称得上沉着讲究,讲电话的内容除了指挥家人或同居者买菜做饭或逛街搓一顿事宜,就是谈公事,更多的时候她们只安静地摆弄手机。而上班族帅哥,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总是沉闷得像个电脑机箱,也许是累了吧。
春天里西乡塘人行道边盛开的满树芬芳紫荆花真美,秋天里快车道隔离带那些邪气里带稚气的异木棉(?),开起花更是赏心悦目。当然,我最爱的还是暮春时节民族大道边擎满红火炬的高大木棉树,我跟它们可说得上是一起长大的。
反复走在这段路上,我才知道我对这个城市的好奇心,还有这么大。
从西乡塘一段上车的人,口音杂陈,各种腔调的白话、平话、壮话、桂柳话和普通话……常常有大声讲电话的中年人,偶尔有满身泥渍带着建筑工具之类的,学生和看上去像新新上班族或求职者的人士就更多了。衣冠楚楚,精致认真的人却相对不多见。坐我旁边的经常是计划着逛街会友的ggmm,或和同伴一路闲聊校园生活的各种事情,或独自一人发呆(和我一样)。司机在这段路经常飚一阵车,遇到红灯,一个急刹,看到骑电动车或三轮摩的乱闯的,情不自禁喃喃骂出来。
有时有点希望像坐火车一样,遇到个可以攀谈一番的同座,ta或我将带着意犹未尽的快感,忽然在某个站起身下车,匆匆离别,留下值得炫耀的回忆——我这个大众脸的人缘多好啊!
有时有点希望有个帅哥或者美女恰好坐在我身边,而且一上车就打瞌睡,这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偷眼看ta,看啊看~然后愉快地下车。
有时还会希望上来个高个子男孩,行车带起的冷风飕飕吹得我头疼的时候,轻舒猿臂,帮我拉下车厢顶上老开着的天窗。
每次上车我都去抢后车门旁边,通道左侧单个座位后面那第一排双排位,靠窗或过道均可,不知道公车结构说明书上可有专门术语指出这个位置该如何称呼。这个位置的好处如下:
下车方便,看车载电视方便,且因为高起一级,伸脚方便,看车内车外视野开阔。若是左边靠窗位,空气更流通,不容易被过道上的人挤到,但风雨天或大降温时会湿冷一点;若是右边靠过道位,车上人多时可能会觉得稍有不便,但妙在车座前有一根供站立着倚靠或把持的立柱,把我的大包包放在腿上时,立柱恰可稳住它,让我安稳地仰头靠着椅背大睡,这时司机如果来个急刹,我虽有撞到柱子的危险,但更可避免被急刹的惯性甩出座位的危险。
到了民族共和路口,下车、转车,这段路,操各种口音普通话的人明显比前一段路多,当然以南宁腔普通话为主。这回上的车次,则多载的是衣冠楚楚,满面斯文的人士了。即使提着才买的新鲜菜或沃尔玛的塑料袋的欧巴桑欧吉桑,也一脸节制的镇定。只遇到过一个焦躁的大妈,我明明挪到后门口准备好到站下车,她在我旁边还以指挥者的音调说:让一下,我要下车。那些熟练地踩着高跟鞋的上班族女郎们,虽不见得都是领导潮流的it girl,也称得上沉着讲究,讲电话的内容除了指挥家人或同居者买菜做饭或逛街搓一顿事宜,就是谈公事,更多的时候她们只安静地摆弄手机。而上班族帅哥,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总是沉闷得像个电脑机箱,也许是累了吧。
春天里西乡塘人行道边盛开的满树芬芳紫荆花真美,秋天里快车道隔离带那些邪气里带稚气的异木棉(?),开起花更是赏心悦目。当然,我最爱的还是暮春时节民族大道边擎满红火炬的高大木棉树,我跟它们可说得上是一起长大的。
反复走在这段路上,我才知道我对这个城市的好奇心,还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