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中国史学入门
是中国史学入门,不是中国史入门,一字之差,其意相差千里。顾颉刚先生口述,娓娓道来治史途径,如书后记所说他对于中国历史的确是通了。书为八三年最初版本,后来此书再版,从豆瓣评论看,似乎加了不少内容。也许最初的版本更能接近顾老当日口述情形。略作摘要以记之。
正史:
二十四史:《史记》司马谈/司马迁、《汉书》班彪/班固/班昭、《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裴松之注、《晋书》房玄龄等、《宋书》沈约、《齐书》肖子显、《梁书》姚思廉、《陈书》姚思廉、《魏书》魏收、《北齐书》李百药、《周书》令狐德棻等、《隋书》魏征等、《南史》李延寿、《北史》李延寿、《唐书》刘㫬等、《新唐书》欧阳修等、《五代史》薛居正等、《新五代史》欧阳修、《宋史》脱脱等、《辽史》脱脱等、《金史》脱脱等、《元史》宋濂等、《明史》张廷玉等,3249卷。《新元史》柯劭忞。二十五史:3506卷
《史记》:一百三十篇
十二本纪:帝王
十表:帝王诸侯世袭
六书:礼、乐、律、历(四篇失传汉时补)、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
三十世家
七十二列传
《汉书》:一百篇一百二十卷
班彪《史记后传》六十五篇
班固、班昭
十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沟洫志、郊祀志
八表
《后汉书》:一百三十卷
刘宋范晔《后汉书》:整理十八家“本纪”“列传”
晋司马彪《续汉书》:志
《晋书》:一百三十卷,唐太宗撰《王羲之传》或《王羲之传》《陆机传》和两本纪
《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姚思廉继其父姚察写成
《北齐书》:五十卷
《周书》:五十卷
《隋书》:
唐高宗时编写《五代史志》后并入《隋书》
《经籍志》《地理志》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元史》:二百一十卷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万斯同底本
《新元史》:洪钧:《元史译文证补》
《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考异、目录各三十卷,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杂史:
汉:《西京杂记》、《蜀王本纪》、《越绝书》、《吴越春秋》、《两都赋》、《三都赋》
六朝:《世说新语》、《华阳国志》、《佛国记》、《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四十卷,一百万字,留存约三十万字
唐:唐诗、《蛮书》、《大唐西域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
宋:《梦溪笔谈》、《松漠纪闻》
元:《说郛》、《元曲选》、《水浒传》
明:《今古奇观》、《金瓶梅》、《荆驼逸史》、《明季稗史汇编》、《酌中志》、《万历野获编》
清:《吴梅村诗》、《啸亭杂录》、《聊斋志异》、《红楼梦》、《阅微草堂笔记》、《儒林外史》、《板桥杂记》、清末谴责小说
经学:
《诗经》:齐辕固生、鲁申培、燕韩婴
《尚书》: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
《礼记》:戴德、戴圣、庆普
《春秋》:齐公羊俶,鲁谷梁赤
《周易》:施仇、孟喜、梁丘贺
汉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刘歆)的斗争,刘歆根据《国语》写《春秋》的传《左传》
唐孔颖达《五经正义》、贾公彦《周礼注疏》《仪礼注疏》,调和古今学派矛盾
宋朱熹,蔡沈
清毛奇龄(反对朱熹)、惠栋,阮元《皇清经解》,龚自珍,魏源,常州学派庄存与,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廖平《今古学考》《知圣篇》,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俞樾(混合汉学和宋学),崔适(今文派),章炳麟(古文派),钱玄同
清考据学:
顾炎武《日知录》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赵翼《廿二史札记》
徐松《西域水道记》
吴大澂《字说》《说文古籀补》(古文字三种:小篆、古文、籀文-汉大篆写《史籀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甲骨文,金文,楚简(长沙),汉简(武威、居延、银雀山、马王堆、额济纳),秦简(云梦睡虎地、里耶)、楚帛书,敦煌古本
史料学和考古学的结合:
清前期注重整理古经古书(因前期大兴文字狱),清后期注重整理古器古物
程瑶田《通艺录》
玉:吴大澂《古玉图考》《权衡度量实验考》
印: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
封泥:吴式芬《封泥考略》
符,节,陶器,碑与墓志铭,石刻,书画,织锦刺绣,古朝档案
古钱币,古书:《实录》《圣训》,皇家编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地方志(《华阳国志》《越绝书》《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方物志》《蛮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古方志考》《中国地方志综录》),家谱,古代神话传说民歌,古器物,古生物学
中国古代社会
血族婚姻制——群婚制——对偶制——一夫一妻制
女人用姓,男人用氏
氏族是一种宗教式的联合,并不完全是血统代代相传的。氏族联合成胞族,胞族联合成部落,部落联合成联盟,联盟联合成国家
国家的形成脱离了氏族社会,氏族是流动的,国家是固定的。
《诗经》关于商代的诗歌《玄鸟》《长发》,关于周代的诗歌《生民》《閟宫》都只提到女性祖先,有氏族社会的遗迹。
中国
国——方的城,中间是王
燕国兼并山戎,东胡;晋国兼并赤狄、白狄、长狄;赵国兼并中山国、林胡;秦国兼并义渠、冀戎、邽戎、巴、蜀;楚,吴,越兼并荆蛮、廪君蛮
汉代兼并西域乌孙、楼兰三十六国,西藏白狼、槃木、唐菆,东胡,月氏
西晋兼并东北乌桓、鲜卑,到了夷州(台湾),又并了匈奴、羯、氐、羌、高车等
隋兼并东突厥、西突厥、青海吐谷浑、东北靺鞨
炎帝——姓姜,神农氏,来自陕西;黄帝——姓姬,轩辕氏,来自陕西北部;蚩尤——九黎族,夷人
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一是南北朝时期,二是宋朝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分为两类:能唱和不能唱的,又分为两种;长短句和齐句
韵文配乐:《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嘉靖以后昆曲、南方弹词、北方大鼓
“行”都可以唱
韵文不配乐——赋:《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用韵,韵也常变。
非韵文——散文:《左传》四字一句,采用《诗经》句法写文章;南北朝骈文,讲究声韵排偶,辞藻华丽,内容空洞;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梁启超,章士钊《甲寅杂志》
方言小说:宋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水浒传》、《金瓶梅》山东方言,《红楼梦》北京话、《海上花列传》苏白、《粤讴》地方韵文
汉赋:司马相如、蔡邕、张衡
三国: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
晋: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陶渊明,谢灵运,《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南北朝:徐陵,庾信,梁元帝,鲍照,江淹,梁建文帝,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文心雕龙》
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韩愈,柳宗元
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八家之六家
元:杂剧,四折,关汉卿,汤显祖,马致远,白朴
明:李攀龙复古,杂剧演变为传奇,四大白话长篇小说
清: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梁启超,黄遵宪的诗
中国宗教史略
巫,图腾,神,仙人,佛教,道教,拜火教(唐传入,祆教),伊斯兰教(唐传入),基督教(唐传入,景教),喇嘛教
佛教:净土宗,禅宗
喇嘛教:红教宁玛派,黄教格鲁派(宗喀巴——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白教噶举派,花教萨迦派
道教:《老子化胡经》,张道陵,张鲁,张角
中国哲学史略
德字从周公开始有,后来发挥成“道德”。
老子最先提出“道”
董仲舒:定名分,安命运,守常法,“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
宋代理学: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三教合一:伦理-儒教,太极学-道教,禁欲修心-佛教
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告子:人性无善无恶
明代理学:王阳明:良知良能,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就是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李贽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道心在人心之中,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孔子要恢复周礼,孟子要发展王道,宋提倡三纲五常,明思想束缚松了些,清代讲古人的“礼”
中国历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夏——洛阳
商——洛阳
西周——西安,陪都洛阳
东周——洛阳
秦——西安
汉——西安(西汉:西安,东汉:洛阳)
三国:魏——临漳、洛阳,蜀——成都,吴——武昌、南京
西晋——洛阳
东晋——南京
北魏——大同、洛阳
北齐、北周——洛阳
西魏——西安
东魏——临漳
南朝宋齐梁陈——南京
隋——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唐——西安,陪都洛阳
五代——开封
北宋——开封
南宋——杭州
金——开封
元、明、清——北京
前燕第一个建都北京,辽南京,金中京
遗迹:辽:中山公园古柏,金:北海公园太湖石、卢沟桥,元:妙应寺白塔、耶律楚材墓、元城墙,明:碧云寺、西山八大处、大钟寺、五塔寺、六必居、砂锅居,清: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
北洋军阀世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
中山公园民国三年开放,北海公园民国十三年开放。
公众号:隔山打牛同步更新。
-
豆友473722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5 16: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