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究竟有没有用?这种问题真的需要讨论吗?
最近,三一菌的微博被花千芳与王思聪的撕逼轰炸了!两人几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两派人马言辞激烈、争论得沸沸扬扬。

事情的起因是花千芳在微博上发的一段“英语无用论”

这段话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和嘲讽,而王思聪则是其中言辞最为“激烈”的一个代表。

面对这样的怒怼,花千芳也是选择毫不犹豫地回骂了过去。他的观点是:反正我们有翻译软件了,学习英语还有什么用?
三一菌对此只想说一句:这个问题还能有争议?

在这几篇微博底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阵营的网友针对“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也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唇枪舌战。


那今天三一菌就和大家探讨两个问题,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有讨论的必要吗?
关于“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好像永远也无法讨论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有的人一辈子没用到过英语,自然认为英语毫无用处;而有的人通过英语取得了大量成就,自然会觉得英语是必不可少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世界,英语这门语言在国际上的地位仍旧是不容小觑的。

三一菌查了查相关资料,全球共有11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一外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而且,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岗位的招聘条件都要求至少具备英语四六级证书。所以,将英语纳入我国基础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作为一项语言,在世界上有最广泛的应用,也是中国孩子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基础,专业翻译团队可以帮助大家翻译国外文件、著作,但是不能代替我们去感受国外的社会文化。
所以游学、留学等出国学习的项目近年来依然热门,三一菌也不难看出家长的心愿,去国外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看看这个世界的不同,开阔眼界。王思聪说:九零一二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这也不难看出,出国在当今社会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第一个问题,三一菌的回答是,英语当然有用。

当然,三一菌并不是来讨伐支持“英语无用论”这部分群体的。其实,抛开所有偏见,这件事情还有另一层值得思考的方向,就是:
“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这种问题,到底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替换成“学习数学有没有用”或者“学习物理有没有用”……
三一菌认为,其实是没有讨论的必要。

当我们带着极强的功利色彩去看待学习这件事时,好像很多种类的学习都变得“没有用”,因为它们都不具备清晰明确的变现功能。

就像电影《那些年》中的一段台词,柯景腾质问一直逼迫他学习的沈佳宜:“会解这种题目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敢跟你赌,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而沈佳宜的回答是: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
可是,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会先考虑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而不是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件事情。

而这样的考虑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在这个兴趣班横行天下的时代,许多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对将来发展有帮助的兴趣班,而不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爱好。
毕竟,哪个孩子的兴趣会是奥数呢?

而另一些对考试没有帮助的爱好,例如画漫画、写小说等,则会被家长视为“不务正业”。

到了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孩子们又会面临这样的考虑:
总有一些专业被认为是“将来会挣大钱”的热门专业,也总有一些专业被看作是“毕业即失业”的冷门专业。
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还是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呢?

到了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又会陷入“到底是找钱多不喜欢的工作,还是钱少喜欢的工作”这样的死循环。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未来的人生中还会出现无数次。
而一旦孩子的选择被认为是“错误的”、“没用的”,他们就会被长辈或他人以各种各样的的名义指责,甚至连质疑的权利都没有资格得到。


所以孩子只能一次次地违背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迎合别人对我们的期待。
面对这条一眼望到尽头的路,家长们或许该好好思考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了。是不是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呢?是。而游学是一个让孩子挖掘兴趣的最好老师。正是因为它有多种兴趣活动和课程,也重视对英文实用性的体验以及兴趣的培养。所以,游学该提上孩子的教育日程了。

可能你会问培养孩子兴趣真的有用吗?
首先它当然是有用的。当孩子长大了,工作与兴趣恰巧结合,他会全身心投入,这样的状态肯定会让孩子在这个领域非常优秀,鹤立鸡群。可是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以“有没有用”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生活岂不是会变得有些无趣?
当然,三一菌并非指责这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思想不好,毕竟每个人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各不相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会各不相同。

可是,三一菌还是希望,家长在对教育的追求上,能多一些对孩子个人素质的培养。当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会将这件事做到淋漓尽致,也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