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九日谈》经典语录
1.创作任何文体,无论小说、诗歌、还是广告语,都要遵循“凤头、猪肚、豹尾”的原则。写文章时候开篇要写得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精巧,能在一瞬间夺人眼球;文章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一样肥硕,也就是内容要充实、丰满;最后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斑斓、有力。
2.当我们看到一篇好文案时,会在内心反复咀嚼,我们咀嚼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透过文字传达出来的作者的人生态度。只有当这一人生态度在某一方面正好契合我们的心境时,我们才会视其为佳作。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正好契合了很多中年人当下的境遇。
3.写文案归根结底还得用内力伤人。内心是什么?是你对生活的认知,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电影、谈过的恋爱、去过的城市、喝过的酒、遇到过的人、做过的事等待。不管你事20岁、30岁还是40岁,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都会沉淀出你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你再把这些理解和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4.传统传播方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事从主干传播到枝干,是一个树型的传播模式,问题是没办法与用户互动并反馈用户体验。而新媒体则是一个网状的传播模式,信息在一个点上的波动将迅速地传播到全网。
5.你看过的书,可能很多都忘了,到最后剩下的那点东西,沉淀在你的骨子里的东西,就成为你自己的素质了。你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它会沉淀下来,在你的思想当中沉淀下来,成为你自己的素质的一部分,然后形成你的世界观的一部分,让它能够表达出来。
6.模糊洞察,可以理解为,不要凑得太近去看细节或者一些表面的东西。站在局外去看,所以相对来说,对整体的变化,或者趋势,会看得比较清楚。比如,把你的理性需求嫁接到整个社会的、基于人性的洞察角度,那么这个力量就不同了。
7.万法归宗的概括方式,将所有不同的概念尽量找一个共性的本质概念去归纳统筹。
8.段子,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叫“预期违背”。意思是读这个段子的前半段,自然而然有一个惯性的预期,而段子的最后,就是要去违背这个预期,这样就会达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捧腹笑果。
9.国际比赛需要做案例介绍,严格按照“挑战、洞察、解决方案、效果”这四部分去描述的。
10.洞察首先是一切资料的结论,包括市场、目标消费者、竞品、产品、受众行为动线、内心活动、媒介特性、媒体环境、甚至宏观的国策、社会背景等。分析资料,然后发现问题,这是找到洞察的前提。找洞察总结有四个方法:
第一:找痛点,找烦恼。从受众的抱怨声中找出来。
第二:让自己代入。表演艺术分为体验派和方法派。体验派认为演员应该在舞台上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 努力入进入人物,然后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方法派认为:舞台上的情感是通过触发自身经历而爆发出来的。本质都是代入,代入到受众角色中,思人物所思,去揣摩,他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做?他的内心活动是什么?思考他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处事方式等。
第三:情感和人性。
第四:洞察需求。
11.找到洞察的方法,首先要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这是找到洞察的初阶方法,然后要去找抱怨、找痛点、要让自己代入,要对情感和人性进行洞察,要洞察受众最紧迫的那个需求,这是找到洞察的进阶方法。
12.往往有三件事被很多人忽略:第一。离职前的一个月。此前大多数表现,都比不过这一个月的表现。第二,睡觉前的两小时。这个阶段在做什么,往往决定了你以后的成就,构成你跟他人的区别。第三,餐桌上的一小时。一个人会选餐厅、会点菜、抢着买单,基本不会太差。一和三都是看得见的,而二是看不见的,很多人做了你看不见的二,日积月累,弯道超速,成了让你忘不可及的那个人。
13.如何提升文字的深度?第一,先模仿,再创作。第二,好的创意来源于你为之付出的时间以及专业对路的方法。第三,有一些练习方法。第四,先学形,再学神。
14.在要表达的概念与产品/品牌之间,找到并描述出至少三个最重要的支撑点,这些点必须将产品/品牌的特性和消费者的利益连接起来。
15.做形象化的广告,要找到品牌主张中多个最重要的观念或承诺,然后与消费者的内心的多种需求和渴望紧密扣在一起。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品牌主张与社会心理紧密结合。年龄不够或生活厚度不够的人不要轻易做品牌形象广告,因为太容易用自己的主张代替品牌的主张。
16.微信缺少购买场景感。微信不适合找到想买的人,适合找到被你打动的人。
17.当产品在没有广告的时候,形成强大的发展力,才说明这个产品值得发展。只有产品发展的好,才需要做广告。只有当产品达到某个量级时,广告的力量才有用。
18.苹果的升维提升了行业境界,让行业进入新的领域,小米和360的降维,就是让屌丝更快用到,用屌丝达到压倒性成功,手段包括降价、免费或补贴。降维一定和价格战有关,但不只是传统价格战了。升维靠的是技术和创新推动。特斯拉就是升维。
19.服务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要的是分工合作,充分尊重。如果姿态出问题,谁都不爽。
20.什么是策略?策略就是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依靠洞察、定义问题需要逻辑,解决问题要有想象力。
怎么发现问题?通过产品、用户、竞争发现问题。
怎么定义问题?依据产品、用户、竞争定义问题。
怎么解决问题?从产品、用户、竞争上解决问题。
21.USP指:(1)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个主张,让其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利益;主张必须是独特的,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2)主张必须是独特的,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3)主张必须是有销售力的强而有力地聚焦在一个点上,集中打动、感动消费者,
科特勒的逻辑:从环境分析开始(包括社会背景、产业分析、竞争状况),再到消费者分析,然后根据stp战略(即市场细分、目标用户选择、市场定位),找到细分市场和定位之后,设计营销战术组合4p。
奥格威的立论基础,正是60年代的商业环境,产品同质化造成消费者购买决策主要依赖感性而非理性。因此描绘品牌形象比强调产品功能重要的多。而且,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心理的满足。所以广告应该为产品赋予情感。
特劳特认为:商战以竞争为导向,而非以需求为导向。
20世纪50年代,竞争不激烈,所以最先诞生的立论是sup
60年代,竞争开始激烈,产品开始同质化,这是就要研究用户需求和心理了,所以诞生的是需求管理和品牌形象。
70年代,竞争太激烈,产品不但同质化,还分化成了很多品类,所以这时营销推广首先要考虑的是击败对手,所以诞生的是定位论。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新产品,开创了新品类,市场上美元跟你相似的产品,那么你的推广就要用sup,告诉别人你有什么好处。如果市场上有同类产品,这时你怎么办?先考虑定位,跟被人讲你的差异化(销量最多、历史最久、技术最先进、或者其他差异),去讲你跟对手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你的产品没什么差异,跟对手差不多,那就要从情感入手了,做品牌形象。
22.我们通常认为,产品是一个企业的“地”,决定了企业的根基。用户是一个企业的“人”,决定了企业的宽度,能取得多大的成绩。竞争是一个企业的“天”,决定了企业的上限,是一个企业的天花板。能否打败竞争,决定了企业能达到怎么样的高度。
23.空手认为的互联网思维是产品体验、广告内容化、营销社群化。
24.创意玩法:让广告成为新闻。
25.总结《飘柔清扬之战》
联合利华欲耗资5亿重磅推出去屑品牌清扬。做法:电视广告先行、公车亭、地铁、电梯、报纸、软文,360度对消费者进行轰炸。
三个广告:第一个,前戏型广告-有一冲洗发水能够达到六大功效,你的洗发水可以嘛?
第二个,突出它的法国技术中心,国际专利产品,真正持久去屑
第三个,小s代言广告,非常激进的广告,公然说别人不好,自己的更好,你需要一个真正能够去屑的产品,这个产品叫清扬。
尝新活动:屈臣氏买满40元,用1元换清扬50ml试用装。
飘柔如何反击,契机、内容、战术上都做了反击:
核心策略:树立海飞丝成为当然的第一去屑品牌;不断强化海飞丝时第一去屑品牌的核心概念。
核心做了两件事:强化自己是去屑第一品牌,怎么做,通过kv show;阻挡消费者购买竞品,怎么做,战术放三招。
campaign主题:当然海飞丝。
系列KV show,核心强调海飞丝是当之无愧的去屑第一品牌的概念:第一个,哪个洗发水从第一次就起效,当然海飞丝。第二个,哪个洗发水能够更有效地对抗7种头皮问题,当然海飞丝。第二个,哪个洗发水能够拉近我们的距离,当然海飞丝。整个系列讲同一个信息,从不同角度讲第一次、对抗几种问题、拉近距离。
战术:,第一,增加海飞丝近一倍的媒体费用;第二,买400送200活动,一次让消费者得到600ml洗发水,将消费者的购物篮塞满,没有多少空间去购买清扬;第三,线下渠道拿下重要促销位置,与海飞丝、飘柔、潘婷几个品牌做联动,尽量避免消费者去尝试新品的机会。
26.经验可能是被验证过有效的做法,而被验证过的做法也意味着已经是过去的做法,而过去的做法,可能就是过时的做法。
-
废片制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2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