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
婚前100问 (一) 关于房子 问题2:房间数量和用途 我想房间最重要的还是以舒适放松为主,家是避风的港湾,对于期待中的房子应该至少有四个房间,两个房间是卧室,一个留给两人空间,一个是留给老人定期居住,第三个房间是婴儿房,随着孩子年龄变大,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我认为这三个房间是必不可少的。第四个房间是书房,家里有很多的书籍,有条件的情况下一直憧憬能有一个让人去思考、学习、放松的领域。书房的用途,可以是家人一起,也可以留给孩子留给大人单独的空间;它既是放松休息的好地方,也是家庭活动必备之所。 特别重要的房间,其实我觉得每个房间都有它特定的用途和不可替代之处,一个房子是承载家庭文化的物理场所,每个房间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与其说寻找最重要的房间,不如去思考我们对房间所赋予的identity。我认为,房间必不可少的意义一定有:建立联系、增进情感、融合文化、凝聚温暖,卧室一定是留给老人、伴侣、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全身心放松,感到舒适和安全;客厅是举办家庭活动,促进情感交流;书房是让人生更有温度和深度;厨房是美食文化、理解互助的载体。。。 问题14:最疯狂的改造念头,这个听起来很有趣,如果各方面资源都满足的条件下,我希望把家里改造成集博物馆、书店、体育馆于一体的地方,首先家里的每个物品都有它久远的文化和底蕴,它可能没有所谓的价值连城,但是它一定具备特殊的意义,或者是承载回忆、蕴意希望,我觉得一些情感、回忆和希望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就像读史使人明鉴一样,或许后人也可从前人的印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另外,就是书店,从小就对书籍情有独钟,好的书籍,总是像宝贝一样珍藏,哪怕换了多少个地方,搬了多少次家,都舍不得丢掉,所以书房的元素必不可少。最后是体育馆,其实我想它更多的功能也是建立联系,取决于你的伴侣的喜好,对于极度爱好体育的伴侣而言,这块地方可以留给他充分设计和遐想。 功能上的改造,首先卧室要隔音,因为对于睡眠质量并不高的我,真的觉得,有一段特别安静的睡眠是多么重要;其次我想是要智能化,能够自动的就不想手动,充分暴露了懒的本质;最后就是希望周围绿化、基础设施越健全越好,为了老人,要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可能年龄越大,他们越需要热闹的陪伴,这些不可缺少。期待在父母年纪大的时候能为他们提供最舒适愉悦的环境,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乐趣。 (二) 关于金钱 问题17:关于开支,按照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生活乐趣来分解,包含买衣服、吃饭、房贷、车贷、保险,培训深造、专业资格认证、技能学习,日常消费、兴趣爱好、旅游,合计11项。每月平均消费分配,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消费最低一万五,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最低预支三万元,其它生活乐趣每月最低一万五,总额是六万元/月,即七十二万/年。按照年20%的增长率,年薪三十万的家庭需要五年。 按照目前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成长路径,已经步入职场的我们需要更加专注于职场能力的提升,按照常规的几个方面来总结:一是学历的提升,作为职场晋升的基础条件,足够的学历或许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专业水平的提升,如何利用好从职场小白到职场精英的黄金时间段,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场晋升途径,有时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比做出忙于当下的努力重要得多;三是情商的提升,作为职场软实力的重要元素,情商不止决定着职场,也决定着生活,好的关系需要经营,如何高效地建立联系,同理心,为他人提供帮助,传递正能量和影响力,发挥团队的作用等;四是基础能力要更加夯实,包括逻辑思维、语言能力、记忆曲线等方面,可以通过后期训练持续提升的,要常抓不懈,坚持做好每日的积累和再完善。 (三) 关于工作 问题38: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挖掘彼此的创造力,当然也需要经济支持和可建设性的建议,步入职场后,工作上的职业培训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包含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各类资源等等,如何平衡好各类成本以及成本消耗后带来生活上、心态上的改变值得深入思考,尽管如此,持续挖掘彼此在职场上内在的潜力,应该作为日常精进改善的重要指标。 需要如何支持彼此的工作,一是在价值观上,两人都不能甘于现状,应该将持续前进和努力作为生活的必要元素;二是在视野上,两人应通过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彼此的生活水准,开拓视野,能够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同时,通过持续努力拥有新的突破;三是在节奏上,在彼此进度的节奏上应当有所适应,过分超越和过度追赶都不适宜,希望两个人是以齐头并进的状态,互相鼓励,携手进步,面对生活的任何艰难险阻都绝不轻言放弃,带着一往直前的精神奋斗到底;四是在心态上,两个人要达到一种非常和谐、互相促进的状态很难得,有时也会出现失衡或者错位,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必不可少。换言之,前三者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来实现,而婚姻的本质在于理解和包容,包容彼此的缺点和不足,互相督促鼓励对方成为更好的角色,anytime在彼此眼中相互都是最完美的肯定和赞许,这些需要每一个家庭去不断思考。 问题39:我希望能在50岁就退休,然后留给家人更多时间,留给伴侣更多回忆,留给自己更多空间。但是对于目前的职场人士来说,五十岁之前退休其实很难,首先需要你有足够的保障能够支撑未来的生活,对于普通工薪家庭,在30岁就要考虑老人和孩子的照顾,资金成本对个人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知道未来能否实现,目前只能是通过更明确的努力,为未来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 如果可以早些退休,希望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定居,在未来的生活中,干净的空气、优质的水源、绿色的环境这些看起来简单,却越来越难实现的东西将变得弥足珍贵,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回归本源,感受生活的本色。退休之后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一是希望能够尝试更多没有体验过的东西,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一颗童心,让所有不可能的事情,去变得有挑战,也有期待;二是为家人做更多的事情,留下更多珍贵的回忆,教育孩子的本质意义是做人,至少要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前进的助力,学会爱,学会创造价值;三是希望为社会和祖国做更多的事情,回报这个世界给予你的一切,感恩它带给你的所有温暖、感动与惊喜,生活就像一列永不止步的火车,我们走过了一站又一站,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那些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传递更多温暖与感动。 (四) 关于健康和食物 问题53:目前的健康水平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两人的关注,体重偏离正常水平,身体灵活度不够,因为长时间熬夜加班等对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运动。彼此对目前的健康水平并不满意,但是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我们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地去改善,一是调节生物钟,年轻的时候,觉得通宵熬夜无所谓,第二天补一觉又是神清气爽,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机能明显不如年轻时的状态,在长时间的熬夜、加班之后,感受到的是无限的劳累和难以短期恢复的疲惫,在经历了一次住院之后,终于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当它远离你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健康是多么的宝贵,失去了健康,工作也将失去意义,只会让爱你的家人、伴侣、朋友更加担心,对于职场,受视野限制,或许现在为止,没有发现哪一个人是真正的无可替代,即便你是高精尖人才,也可以通过外聘吸引专业力量的方式,发现更加优秀的人才,而你的家人只有你自己。 后期要选择跑步、游泳的方式锻炼身体、保持形体,最重要的是提高健康水平,在食物上选择绿色健康的食物,自己的睡眠非常不好,需要不断调整与改善,希望通过运动能让自己真正的得到锻炼。 (五) 关于家庭 问题64:哪些节日需要与原来的家庭共度,有很多啊,家人的生日,家庭特殊的纪念日,春节,端午节,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加上五一和国庆。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陪伴老人的时光越来越少,珍惜每一段陪伴的时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去耐心地体贴、照顾他们,是每一位孩子必须要做到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足够放心的情况下最好带他们出去游玩,或者给各自老人独有的空间,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保障,舒适开心的度过人生的后半段。 礼物也是必要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于特殊的日子,我们应该准备特殊的礼物,这些礼物或许很平凡、很普通但是一定能感受到真心,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更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如果他们喜欢就去繁华喧嚣的地方,如果他们喜欢安静,就带他们去欣赏小桥流水,江南雨景,我想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的地方,因为只要有家人在身边,任何一个地方都变得富含意义。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有最美丽的风景。 (六) 关于孩子 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美好的期望和好奇感,它们不应被约束,但是对于成人世界里一些规则,它们必须要懂得并且学会,因为规则会让他们学习更好的生活,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看电视,听音乐,玩电脑,读书都是一些可以放松减压的事情,让人享受,但是一切都有度,如果过度沉迷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会让孩子缺少思考和创造力,只是死读书有可能会让孩子成为书呆子,我想真正的意义在于如何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获得感、收获有价值的感想,很多事情都是具备两面性,家长的意义在于如何引导,教育,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如果想让孩子自律、谦和而上进,首先父母就要做一个这样的榜样,在做事方式、为人处世、行为风格中让孩子感受到教养和底蕴。所以我不会去限制,而是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平衡好自己的时间,教会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的规则,让他们明辨慎思笃行,不断地鼓励他们思考,希望他们学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时间,而我们与他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