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基地
查看话题 >妈妈的爱情
《鬼脸童年》系列之七
妈妈不识字,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她是一个只知道往前走的人。
爸爸相亲多次以后,最后相中了妈妈。妈妈是家里的老大,有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作为大姐要帮衬家里,外公外婆不放人,她一直到25岁才嫁给爸爸。那在当时来说出嫁的年龄算是大的了。每当爸爸和妈妈闹矛盾的时候,爸爸就会拿这个说事,嫌弃妈妈家里的人。
爸爸做事大大咧咧,年轻的时候什么都玩但什么都没玩好,欠了一屁股债。刚结婚那阵,他借钱买了拖拉机,也没好好干活,没挣到钱,最后要债的人来了,把拖拉机开走了。他还和人合伙做生意,钱搭进去了,他人却不见了。我记得那时候要债的人来家里要债,没见到爸爸,搬走了唱片机,那是妈妈陪嫁过来的当时很时髦的家用电器。还把大门也拆下来拉走了。妈妈无能为力,只能躺在床上流泪。
那时候贫穷,村里人每到秋天都要到树林里扫树叶储存起来冬天烧火用。妈妈因为伤心,在家里整天躺着,错过扫落叶的机会。她时常抱怨自己不该那样躺在家里不出门。
后来爸爸卖铁制农具。她和爸爸一起。那时候要推着胶车子去赶集,摆摊,很辛苦。过了几年爸爸又做熟食和丸子,她又跟爸爸一起起早贪黑做丸子,开着三轮摩托车去市场卖,也很受罪。我很少听她抱怨过什么。她说爸爸这个人虽然懒惰,没挣到钱,但人品还是不错,从未打过她。她又说起一同嫁到这个村里有些姐妹,整天挨打,挨了打就往娘家躲。她从未因为这个回娘家。她说这个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的幸福。
爸爸不做熟食之后,和酒家饭店打交道。那时候酒家饭店很多,爸爸发现了一个商机,饭店都有打火机和手绢,可以往打火机和手绢上印上酒家的名字,那样还能起到宣传作用。那时候只有爸爸做这个,但并没有赚到钱。一开始打火机是烫金印刷,后来用丝网印刷。那时候我和妹妹已经读初中了,姐姐也辍学打工了。妈妈在外贸公司找了一个捡兔毛的工作,每天都很认真地去上班。
爸爸是一个空有一腔热情的人。我后来发现,他做事全凭自己的喜恶,并不考虑赚钱的事。他好面子,那些酒家饭店的老板有时候赊欠着,他也不以为意。但他做的是小本生意,送出去货,没收到现金,他就没钱提货,这样,他又拿妈妈挣的辛苦钱去提货。后来那些赊欠的钱要回来之后,他又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几年下来,和他做其他生意一样,并没存到钱。他本来就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我那时曾告诉妈妈,她赚的钱不要给爸爸,但每次一看到爸爸遇到难处,她就立即把自己赚的钱拿出来给他。
妈妈年轻的时候想要一台缝纫机。那个时候人俭省,衣服破了要修补,不像现在直接买新的。爸爸每年都说给妈妈买一台缝纫机,但每年都没有买。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还负着债,一到年关有不少人到家里来要债。爸爸没钱,只好躲出去,只留下妈妈来听这些人难听的数落话。
日子艰难的时候,他们也经常吵架,但爸爸从未动过手,反而妈妈会先动手。爸爸也不还手,只是拿出一根烟,用打火机点着,闷头吸了起来。妈妈气得把爸爸嘴里的烟夺过来扔到地下。爸爸怒了,大吼一声,但也不会动手,只是换到另一个地方坐下。
我长大之后,觉得爸爸就像一个小孩子。而妈妈就像爸爸的妈妈。但爸爸的这个”妈妈“也无法把爸爸教育成才。妈妈一个字不识,遇到问题还是要依靠爸爸,所以她处处忍让爸爸的不良习惯。日子虽然没过好,但这些年来也没出什么大岔子,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
我读完大学之后,自己开始赚钱,不必花家里的,爸爸轻松了。他在村里突然很受欢迎,年轻时什么都做过,现在村里有喜事或者白事要摆酒席都让他去做主厨。他又把十八岁时跟爷爷学的打铁的行当拾掇起来,攒了一些钱。过年的时候,他从他老朋友那里弄了一台旧缝纫机。现在的缝纫机放在家里就像古董一样。妈妈还是很开心,经常用来补衣服。
从我记事起,她一刻也没停下过,据说怀我的时候,还到场上打豆子。现在她的双手都长满了茧子,头发也白了。我们曾劝她停下来,她说我还没结婚,需要钱的地方还多。她仍旧停不下来。我跟姐姐说这件事,姐姐说她是劳碌命。
我有时候想想,时光真是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