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相思说起
古典诗词中的相思,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浪漫的天才诗人李白,更是做《长相思》三首,曲尽其意。
长相思(其三)
美人在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
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
白露湿青苔。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以花喻美人或喻高士,自古有之,屈子有“香草美人”。“花满堂”使人联想到热闹的春天,春光大盛,姹紫嫣红开遍,“美人”在时,是何等热闹风光的景象,那盛况到如今,美人去后,那花香、那热闹仍浮动在房间里。不仅是美人在时,缱绻岁月历历在目,“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绣被也残留着故人味道,生活在这样熟悉的味道里,“我”的思念也如这香气,萦绕在眉间、心上。这种感受若是由现代人来写便是一首流行歌曲:“我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失之含蓄,失之隐秘。
这样的香气啊,萦绕着,在房间里,在“我”日日夜夜的起居止息、行动坐卧里,久久不灭,然而美人,竟然不肯回顾,多么狠心的美人,多么美满的曾经。
这样的回忆让“我”逃脱不得,可“我”又能如何呢,我只能在月白霜冷的晨光里,看着门前悠悠飘落的黄叶,阶上的青苔慢慢被露水侵蚀。“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我认为此句最妙,近乎白描的手法,点染“黄叶”、“白露”、“青苔”几个秋天常见的物象,却又以“相思”为感情统领,所以这“相思”是无奈的、是淡淡的,却又是如白露染湿青苔一般平常地存在在“我”每日的生活中,无刻不相思,无时不怀念。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长相思》思而不得而又不能停止的无可奈何,尽在其中了。
或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每当读到这句,紫霞仙子灵动的身姿总在我眼前浮现,正如那首歌唱到“一生所爱,隐约在白云外”。与所爱之人相隔,内心的孤独如竹篮打水永远填补不满,所以海子说“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