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
昨天植物园野餐时聊到有家长把安徒生《海的女儿》列为"禁书"。朋友重述故事梗概,才发现我竟然忘了一大半——我肯定自己读过,因为幼儿园送的毕业礼物是格林、安徒生两册童话书。但我肯定读不出这篇故事里的基督教内容:永恒灵魂的上升、肉体折磨,近乎天主教的圣徒故事了。
回来找出原文读了一遍,基本印证了听朋友复述得来的感觉。搜了一下英文维基,才恍然想起洋文没有什么"海的女儿"这种说法,安徒生正经起的名字是《小美人鱼》。而初稿给的名字是"天空的女儿"(Daughters of the Air),宗教味更重一点。有批评家就认为它近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故事,吓唬小孩。
这当然和那位家长读到的"不女权"截然两样,很难说读错读对。文学作品的完成也需要读者参与:哪怕读跑偏,也是它进入当下时代生活的必要方式。有趣的是,有论者反而认为小美人鱼是少见的女英雄,勇敢探索、能打破禁忌。
当时和朋友讲,替孩子当"审查员"的做法恐怕有些过激,毕竟这类著名童话故事作为一种知识甚至常识也是必要的。只是在讲故事之后怎么解释它的问题。甘心傻乎乎奉献,或是勇敢探索未知,故事的丰富性远大于教条。何况小孩听完是什么反应也相当难讲。成年人准备再周全也难免被问个措手不及——到底我们不懂怎么和孩子交流,想到所谓方法也常是蠢方法。大敌当前的状态未免太累,读个故事有多大威力呢?大多数孩子是像我一样过些年就把它们抛到脑后吧。要防微杜渐不妨把精力放在言传身教上,有个独立自主的母亲,养出个想当傻公主的女儿也只能说家门不幸。
重读过一遍,觉得《海的女儿》是个不坏的故事,可能我早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没能太感动。想到另一个人鱼故事,兰佩杜萨的《莉海娅》,如梦如幻,精彩极了。
——
《小美人鱼》的Wikipedia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Little_Mermaid
Simonoth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520 (7人喜欢)
- 邯郸拼贴 (7人喜欢)
- 将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问题化的思维片段 (59人喜欢)
- 20250308 我思考,因为我害怕 (11人喜欢)
- 20250117 过冬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