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我一下子跌入谷底
原本我的人生轨迹与大部分同龄人相似,每天上学、学习、玩乐,但这一切都在我初三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我爸爸是我初中学校的校长,由于我父亲的关系,我经常被分配到重点班里,但我的成绩跟不上重点班的同学,上课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能够明确感受到有好几位科任老师对我的成绩十分失望,而且身边同学总是背后嘀嘀咕咕,说我是靠父亲的关系才进来重点班的。
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打击,于是我选择颓废,上课的时候经常带着耳机睡觉,有一次班主任发现了便批评了我,还在班里诋毁了我爸爸,一怒之下我动手了。从那以后,我开始很讨厌老师,十分抗拒上学。

自从那件事之后,我开始了抽烟和沉迷于玩手机。除了上课之外,我喜欢一直呆在家里,睡醒了玩手机,更不愿意上学了。每天洗澡我都会花好长时间,因为我觉得那时属于我的个人清净的时间,抽烟能够让我暂时忘记烦恼。
初三毕业之后,我觉得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且情绪起伏很大,就像过山车,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有时真的胸口郁闷到透不过气,很想死,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但想到父母,我又抑制了这样的想法。
后来父母意识到我可能患上了心理疾病,便带我四处求医,我曾在广州的某个医院就诊过,当时医生草草看完之后,问了几句,就断定我是双相情感障碍。但我妈妈觉得不像,认为我是青春期的叛逆。但我们还是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说明,开了药吃了两周。
后来回来读高一,一开始两周挺好的,但第三周后,因为学校对手机管束不严,我忍不住又开始玩手机了。在学校期间,上午睡觉多,不太想做练习题,因为经常玩手机被老师叫回家反省。我开始觉得上学也没用,听不进去,老师不理解我。回到家我基本上是晚上一两点睡,白天睡到3、4点。
后来在爸妈的三番五次劝导下,我还是去见了一个叫何日辉的医生,说是在双相情感治疗方面由很多年的经验。我当时是抱着不想再吃药的心态去试试,但也没很期待这个医生会有什么不同,感觉跟以前的都一样。但是,一切在与这位医生见面后,我发现我错了。

经过漫长的单独面谈,医生跟我爸妈说:“他肯定不是双相。”我和爸妈都都马上一副松了口气,“那个医生按照双相用药,给你用的药还有效。”爸妈连番追问,究竟是什么心理问题呢?医生解释,我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就是说我的问题就是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情绪上烦躁,有时还是莫名其妙的。第二有典型学习障碍,学习效率很低,但智商没问题,跟智商没问题。我问:“那么我还要吃多久的药,很难吞啊。”他接着说,除了继续服药之外,还要配合做创伤修复,需要通过深度催眠治疗。
催眠治疗是由Lucy医生来进行的,她修复了两个对我影响较大的创伤。第一个是小时候,大概是幼儿园的时候,是外婆带我,大人们上班,我常常感到孤独。爸妈担心我孤独,就买了一个收音机给他,刚好那年是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新闻的悲惨哭喊声、电视上的凄惨场面,对我造成恐惧。那段时间我经常会做噩梦,不肯自己睡,一直跟父亲睡,直至初三第二学期才分房睡。第二个是初中跟老师的冲突事件。当时老师说的话,我一直耿耿于怀。
我很感激又很惊喜的是,何医生与其他医生不同的地方在于,很仔细不敷衍,同时会非常耐心听患者说话,就像朋友那样。在我处理完创伤之后,他和Lucy医生还会帮我调整学习状态,协助、引导我做好人生规划。我明白了,挣钱的这个事情不用太着急,反而是先把手头上自己能做好的先做好,例如学习,学习是巩固我的理论知识。

对于学习障碍,要学会调整学习状态。医生成日教导我:你自己试试,尽量把情绪放松了,尽量在开心的、情绪好的时候学习,不要在不好的时候学,学烦了就停下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有所提升,需要自我肯定。凡事不能一蹴而就,过程虽然缓慢,也看个人坚持。
慢慢地,我状态好转得很快,我已经撤掉药了。不仅感谢医生,同时也很感谢我的父母,能够一直陪着我进行治疗,给我信心。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逼迫我,给我充分的自主权与能动性。我也不再沉迷于手机那些,学会把自己时间规划好,分配到合适的事情。
患病康复以后让我学会很多。人生似乎重新洗牌,重新开始了。
(本文来源公号:晴日心身医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