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武剑酱聊天记录 / 持续更新
人物介绍:武剑酱是我们研究室比我大一届且比我小一岁的前辈,射手座,热爱设计(liao tian),最近发现可以聊出一些有趣的点,于是决定把迷茫期的我们的问题、心得记下来。
——————
20190322
为什么建筑学生都喜欢做栈道?
起源是今天武剑酱做zemi,做了一个栈道,被山崎老师改用了有方向感的小广场替换。
让我们突然思考到,只要是尺度一大,城市设计相关的竞赛中、作业中涂着鲜亮颜色的栈道就出现了。大家(包括我)总是喜欢把“动线”做成切实的东西,如同强迫症一般的,把人从一个点引到另一个点最直接的方式不就是抬高成栈道让人下不去吗,哈哈哈。。
其实,空出一条街道、做几个“孤岛式”的引导物或许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也许是为了构图的吸引眼球或是思考的惰性,便形成了“栈道”泛滥。
做东西太直接、太物质不止是建筑生的问题,也是这个快速时代的反射哇。
——————
20190404
为什么我们喜欢画剖面?
今天在讨论竞赛的时候发现武剑酱描述空间的时候喜欢画剖面小图,其实我也是这样,特别是2016年研一做联合设计的时候,发现画了很多剖面之后,画不出平面。
一开始没注意这个问题,后来他翻出G老师的网站,里面总结的各种方法大多也是剖面表达,突然发现原来是深受G的方法影响。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即先做节点(一两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再整体空间结构、平面的一步步推进。空间特征至上!!
“剖面表达空间特征,平面表达空间关系。”
因为人大多还是在平面上移动,所以剖面天生和平面不同,它切下去空间就凝固了,没有动线也没有时间,就算有一些坡道楼梯在大多的方案中也不是主角。但是平面包含的信息就包括了动线、前后衔接关系等等。
KK老师就很喜欢画平面,一般是要到了推敲节点关系了才看到画剖面。所以每个人对于建筑最本质的理解和诉求不同,工作方法也会自然的不一样哇。
不过以上也都不绝对,在不同的项目里权衡关系不一样初始的工作方法也会有不同。比如在坡地里,建筑师都是条件反射式的画剖面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