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随感
下班路上,打着伞,走在小巷古旧的石头路上,脑袋回旋着刚刚阅读的北野武关于生死问题的一段话‘’如此说来,当时我所害怕的,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我害怕的是那种既沉闷又无聊的生活。‘’檐上的雨水稀疏滴落,我在认同他的所感同时,思绪又被分散到一个单词eavesdrop。这个既可当名词的檐水,又可当动词偷听,真是恰当呀,我走过的这条巷子时,将近午饭,又未及接送孩子的家长大军的候子时间,周围安静的,除了檐水滴落。先是让我闻到酸笋丝的味道,昨晚贪一杯拿铁,无眠到一点多,要是能饮这么一碗酸爽的汤,胃口应该可以打开,味蕾应该可以释放,往前,我又嗅到了煨鱼的味道,应该是下了料酒,听到入锅触及高温发出的嗞嗞欢快声,还有那随之飘来的酒香,再往前又是一曲铲与锅的交响曲,猜过去是炒蛤蜊一类的贝壳海鲜。作为凡俗之人,身陷钢筋水泥高楼构建的囹圄的我,这充满人间烟火的巷子,一路走去,闻、嗅以及不用偷听就可以获得的生活气息,让人不禁向往很久很久之前,家家户户邻里间的和睦,那种敞亮的感觉。我的思绪又多维地跨到了那年曾厝垵之旅,民宿边上紧紧挨挨的人家,清晨熟睡的游客在早起的当地人奏响的锅碗瓢盆中醒来,很接地气的活法。 一个屋檐下,和和美美的一家人,这场景,让我淡化了对生死问题的考虑。过一处檐水颇多,我竟也如顽童一般,凑上前去,甩了甩伞,水珠向四处散去,在落地之前体会飞的自由,或许这是不甘寂寞檐水的期许?出了仓楼里巷,到了视野较为开阔的溪江巷,我看到一处人家门前立着:此处静止停车。看着我就笑了起来,到底是不让停呢,还是热情邀约停呢。自然是前者,然而我更喜欢后者的意思。于是就带着这种一厢情愿的揣测出的善意,步履轻松地继续前行。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